漢尼拔-從第一次佈匿戰爭到迦太基毀滅(西元前247年—西元前182年) 9787507557367 (美)雅各布.阿伯特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文
NT$19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漢尼拔-從第一次佈匿戰爭到迦太基毀滅(西元前247年—西元前182年)
ISBN:9787507557367
出版社:華文
著編譯者:(美)雅各布.阿伯特 王偉芳 譯
叢書名:美國國家圖書館珍藏名傳
頁數:26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641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漢尼拔-從第一次佈匿戰爭到迦太基毀滅(西元前247年—西元前182年) 787507557367 (美)雅各布.阿伯特 王偉芳 譯
內容簡介
漢尼拔是古代迦太基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他統帥迦太基軍隊,與古羅馬共和國進行了第二次布匿戰爭。雖然最終迦太基人戰敗了,但是漢尼拔和他的部隊翻越阿爾卑斯山、數次重創羅馬軍隊的戰役卻永載史冊,成為後世了解古代戰爭的經典案例。

作者簡介
雅各布·阿伯特(Jacob Abbott, 1803—1879),享譽美國的多產作家,美國教育史上的十大名人之一,致力於為美國人寫書的暢銷書作者。他傾盡一生創作出這樣一套普及世界歷史、讓世人了解世界名人的傳記作品,至今暢銷不絕,影響了幾代美國人。
王偉芳,西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2008年、2011年獲西北師範大學教學質量優秀教師獎。

精彩書評
「美國國家圖書館珍藏名傳」的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可以說是有史以來美國歷史讀物中最為逼真而立體的。
——著名文學評論家 卡羅爾·蓋
雅各布·阿伯特的作品中極具人性的寬容和溫柔。這使他的作品從所有時代同類書籍中脫穎而出。
——文學研究專家 吉莉安·艾弗里
雅各布·阿伯特所描繪的是一個簡單的世界,一個任何人都可以接受的世界。
——著名文學評論家 威廉姆·勞倫斯
美國人不可不讀的歷史百科全書。
——《紐約時報》報道(1932年)
這套書是值得每個美國家庭珍藏的好書。
——《華盛頓郵報》推薦(1952年)

目錄
第 1 章 第一次布匿戰爭(公元前 280 年至公元前 249 年)
第2章 漢尼拔在薩貢托(公元前 234 年至公元前 218 年)
第3章 第二次布匿戰爭開始(公元前 217 年)
第4章 強渡羅納河(公元前 217 年)
第5章 漢尼拔翻越阿爾卑斯山脈(公元前 217 年)
第6章 漢尼拔攻入義大利北部(公元前 217 年)
第7章 亞平寧山脈(公元前 217 年))
第8章 獨裁官費比烏斯(公元前 216 年)
第9章 坎尼會戰(公元前 215 年)
第10章 大西庇阿(公元前 215 年至公元前 201 年)
第11章 漢尼拔的敗逃與流亡(公元前 200 年至公元前 182 年)
第12章 迦太基的毀滅(公元前 146 年至公元前 145 年)

精彩書摘
第2章 漢尼拔在薩貢托
漢尼拔的父親哈米爾卡是迦太基的主要將領之一。無論是軍銜、財富和在迦太基高不可攀的家
庭人脈關係,還是在國外治軍時展現出來的卓越的軍事才能,他都是佼佼者。羅馬—迦太基戰爭結
束后,他繼續率領迦太基大軍在阿非利加和西班牙發動戰爭—他還渴望與羅馬共和國再戰。
在漢尼拔九歲那年,哈米爾卡曾準備遠征西班牙。那時與往常一樣,他通過競技、表演和各種宗教儀式慶祝這一出征時刻。在世界範圍內,在任何時代,兩國交兵前,雙方總是通過舉行儀式,祭祀上天以祈求護佑。如今的基督教國家通過各國提供的經文來祈求戰爭的勝利,有的國家則通過獻祭、奠酒和供品等方式進行。哈米爾卡安排了這樣的獻祭,祭司把祭品供奉在全軍面前。
時年九歲的漢尼拔也在場。這個情緒高昂的小男孩熱心地參加了這場祭祀活動。他想隨軍赴西
班牙,便央求與父親哈米爾卡同行。哈米爾卡不可能同意,因為漢尼拔太小,無法忍受遠征途中的飢餓和身心上的疲乏。然而,他帶漢尼拔走上祭壇,當著其他軍官的面,讓其把手放在祭品上,併發誓一旦成年,必盡其力與羅馬共和國開戰。毫無疑問,他這麼做部分原因是要哄漢尼拔開心,並通過讓他許諾日後可與強敵較量,來緩解他當時不能參軍的失望心情。漢尼拔銘記自己的誓言,期盼著與羅馬共和國作戰的日子快快來臨。
哈米爾卡辭別兒子漢尼拔,揚帆遠赴西班牙。在西班牙的埃布羅斯河西岸,他有權向四面八方
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讀者諸君可找張地圖查看一下。你們會發現埃布羅斯河向東南流入地中海。
「埃布羅斯河」這個名字後來逐漸演變成「埃布羅河」。依照與羅馬共和國簽訂的和約,迦太基人不得越過埃布羅斯河。和約還規定他們不得侵擾薩貢托的居民,此城坐落在埃布羅斯河與迦太基之間。薩貢托與羅馬共和國結盟並受其保護。
然而,就這樣被迫克制與羅馬共和國的敵對行動,讓哈米爾卡焦躁不安,難以入眠。一到西班
牙,他馬上開始謀划再次開戰。他手下有一名叫哈斯德魯巴的小夥子,是他的首席副官,娶了他的女兒。在哈斯德魯巴的幫助下,他在西班牙繼續擴大勢力範圍,鞏固自己的地位,逐漸完善了與羅馬共和國再次開戰的計劃。然而,他最終卻壯志未酬身先死,其婿哈斯德魯巴繼任為統帥。當時,漢尼拔仍在迦太基,大概二十一二歲。哈斯德魯巴派人請求迦太基政府對漢尼拔委以軍職,並派漢尼拔到西班牙與自己會合。
關於是否答應這一請求,迦太基元老院展開了一場不小的爭論。在所有政府問題由投票來決定
的情況下,我們會發現,在每一時代,往往會形成派系,其中兩個主要派系通常會勢均力敵,相互制衡。這樣一來,儘管當時哈米爾卡家族掌權,迦太基還有一大派系與之抗衡。在迦太基元老院中,另一派系以漢諾為首。他曾做了一場鄭重其事的演講,反對委任漢尼拔為將。他認為漢尼拔太小,不能參軍。如果讓他參軍,他只會沾染兵營中的惡習和匪氣,從而變得腐化墮落。「除此之外,」漢諾說,「這樣的話,我們駐西班牙的軍隊的指揮權就會變成一種世襲的特權。哈米爾卡不是國王。為了鍛煉並造就漢尼拔,他應該先把指揮權傳給他的女婿哈斯德魯巴,然後再傳給他的兒子漢尼拔。」他還說,「而漢尼拔還未成年。讓漢尼拔做軍隊的高級將領,哈斯德魯巴就會藉機將所有軍權掌控在自己手裡。簡而言之,哈斯德魯巴是想挾少帥以令三軍。無論何時,無論何因,哈斯德魯巴都應該停止向他們發號施令。」
根據羅馬史學家的記述,我們得到了對這一爭論的唯一描述:儘管這些理由充分,然而在決策
時,一如往常,歷來是強權勝智慧。元老們投票委派漢尼拔,而漢尼拔最終帶著一顆無比激動、熱情奔放的心,漂洋過海奔赴西班牙。全軍上下對他的到來充滿好奇與期待。長期以來,士兵們唯其父哈米爾卡馬首是瞻。他們現在已做好準備,只要漢尼拔證明自己當之無愧,他們就會立刻把對他父親的依戀與愛戴轉移到他身上。他到營地后不久,就證明了自己不負眾望。漢尼拔很快就擔起了重任。
他精神抖擻、吃苦耐勞、克己忘我的品質引起了普遍關注,使他備受眾人擁護。他衣著簡樸;不打官腔;從不尋歡作樂、放縱自己;能與普通士兵同甘共苦,出生入死;粗茶淡飯,經常穿著軍用披風,與值班的士兵一起睡在地上;戰鬥中,他總是身先士卒,沖在前頭,而休整時,他總是最後一個撤離陣地。除了這些品質,羅馬人說他在與敵人的公開對決中慘無人道,而在與敵人的其他交往中更是奸詐狡猾,背信棄義。他很有可能的確如此。這樣的性格特徵在古往今來的己方士兵眼中是美德,而在敵人眼中則是劣行。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