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技術-經驗與展望 (法)A.里克里奇等 王繼華等主譯 978703076757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科學
NT$1,38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植物生物技術-經驗與展望
ISBN:9787030767578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法)A.里克里奇等 王繼華等主譯
頁數:26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651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在人口快速增長和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如何安全穩定地確保每個人的食品供應、當前的農業生產方式和技術能否以可持續的方式為不斷增長的人口提供服務,這不僅僅是科學問題,更是人類社會學問題。在轉基因作物近20年的種植和產業化應用后,我們仍處於植物生物技術研發、轉基因植物種植和生產的早期階段。如今有哪些生物技術可以提高農業生產力和服務大眾健康,它們目前的應用如何,生物技術可以為可持續農業做什麼,近期的現實期望是什麼,這些問題都將在本書中找到答案。本書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了與農業相關的尖端植物生物技術及其應用,更新並介紹了環境分析和評估、耕地供應減少、水資源短缺和氣候變化背景下植物生物技術和分子育種的範圍和方法。其中,重點介紹了植物創新技術的研發及其在生產應用中的進展:如何利用生物技術培育適應新的氣候條件、抵抗生物和非生物脅迫的作物品種,並通過相關實例向讀者解釋他們關切的問題。此外,這些新植物育種技術在不同國家涉及的倫理問題、知識產權保護和監管政策等也在本書進行了討論。 本書為從事植物生物技術研發的科研人員、高校師生和科學倫理研究者全面了解植物生物技術前沿提供了第一手的文獻資料,也為生物技術愛好者提供了正確的科學指引。

目錄

第1部分 植物改造工具
第1章 農業演變和植物創新工具
第2章 現代植物育種技術與工具
第3章 提高作物非生物脅迫耐性的基因組方法
第4章 植物精準育種新技術
第5章 CRISPR技術在植物生物技術創新中的應用
第2部分 對社會的貢獻
第6章 植物創新知識產權保護
第7章 轉基因作物使用的環境影響:對農藥使用和碳排放的影響
第8章 克服轉基因爭議的可能性——哲學角度的一些觀點
第3部分 可持續管理
第9章 抗蟲作物的可持續管理
第10章 轉基因作物對非靶標生物體的影響
第11章 抗病毒作物和樹木
第4部分 可持續發展的環境
第12章 改善氮素獲取效率的根系特徵
第13章 可持續土壤健康
第14章 環境植物修復和分析技術在重金屬污染去除與評估中的應用
第5部分 對食品、飼料和健康的貢獻
第15章 利用植物基因工程蛋白生產藥物
第16章 基因編輯培育低麩質含量及乳糜瀉患者耐受的小麥品種
第17章 利用近等基因系作為有效工具評估單一植物化學物在促進健康和預防慢性病中的積極作用
第6部分 基因編輯對農業的貢獻
第18章 植物基因編輯的政策和管理
第19章 探索老套轉基因論述的根源及年輕人開始提出批判性問題的緣由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