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開端的洞察-《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如是讀 陳培永 喻春曦 978721816774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廣東人民
NT$16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近代中國開端的洞察-《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如是讀
ISBN:9787218167749
出版社:廣東人民
著編譯者:陳培永 喻春曦
頁數:14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700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深入剖析《馬克思恩格斯論中國》中關於中國問題的文章和書信,以小品文的寫作風格、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呈現馬克思恩格斯的中國觀、對中國的總體看法與未來希冀,全書融思想性、理論性、可讀性於一體,為深化馬克思主義經典研究提供學術借鑒,同時有利於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建設提供理論參考、思想借鑒與現實指引,對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有著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
陳培永,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在《哲學研究》《馬克思主義研究》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出版專著《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為什麼是對的》《黨性是什麼》《中國改革大邏輯》等多本,以及《資本的秘密》《女性的星空》等「經典悅讀系列叢書」10本。6集電視理論節目《社會主義「有點潮」》、4集電視理論節目《馬克思與新時代》主講嘉賓、主要撰稿人。

精彩書摘
19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在我們中國人對馬克思、恩格斯還不甚了解的時候,馬克思、恩格斯就已經關注到了中國。他們寫了十幾篇關於中國問題的文章,其中大多發表在美國的一家報紙——《紐約每日論壇報》上,只有一篇馬克思的 《中國記事》發表在奧地利的 《新聞報》上。
當時的馬克思居住在英國倫敦。中國、英國、 美國,在馬克思、恩格斯的作品里,已經悄然聯繫在一起。之後,馬克思主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傳入中國,經過先進知識分子廣泛傳播和對比選擇,最終改變了中國社會的歷史進程。不得不說, 這裏面有一種奇妙的歷史緣分。
馬克思、恩格斯主要關注了當時中國的三個問題,一是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過程及潛在影響;二是中英貿易、中俄貿易問題;三是太平天國運動,以及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鬥爭。馬克思、恩格斯利用當時能夠得到的有限文獻,關注到近代以來中國經濟社會發生的變革,並對中國的未來走向進行了預測。
馬克思撰寫關於中國問題的文章,直接的原因,可以說是謀生需要,給報紙寫稿獲取稿費貼補家用。他寫道,「但是使我所能夠支配的時間特別受到限制的,是謀生的迫切需要。八年來,我一直為第一流的美國英文報紙 《紐約每日論壇報》撰稿(寫作真正的報紙通訊在我只是例外)」。由此可見,馬克思此舉是為了緩解在英國流亡時的經濟窘境而 「被迫營業」。
但細想,致力於以哲學改變世界的思想家,不可能只是為了生計而離開自己的理論事業,寫一些與其理論無關的評論;更不可能隨手摘選一些關於中國的事件評論一番,只是為了滿足歐美民眾對古老中國的獵奇心理。馬克思、恩格斯關於中國問題的論述一定是被納入他們整個理論事業的總體思考中的。
當時的馬克思、恩格斯已經寫出 《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黨宣言》等作品,形成了系統的唯物史觀,形成了系統分析人類社會、世界歷史的理論觀點,掌握了觀察時代、洞察世界、透視歷史的方法論。關於中國問題的系列文章寫于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觀形成之後,很顯然,他們想要通過對中國這一具體個案的分析,進一步豐富和驗證他們已經形成的、建立在唯物史觀基礎之上的世界歷史理論。
閱讀馬克思、恩格斯關於中國問題的系列文章,不應只停留于了解中國當時的歷史,以及兩位國外學者對這些歷史事件的態度和觀點。我們應該在唯物史觀、世界歷史理論的視野下來閱讀這些文章,關注馬克思、恩格斯如何以中國為個案來論述他們的世界歷史的理論觀點。從這個角度去看這些文章,我們就會發現,他們對中國問題的關注並不是隨意的,而是有明確的選擇依據,他們是從資本全球擴張必然到東方社會的視角研究中國問題。中國問題是對他們理論的一次驗證,也促進了他們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