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困鹿山 ISBN:9787558749070 出版社:雲南科技 著編譯者:鄭立學 陳玖玖著 頁數:22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687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介紹了古普洱府及普洱茶的命名和誕生,先有普洱山,再有普洱茶,後有普洱府,再由普洱府集散,通過茶馬古道及南方絲綢之路傳播到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尤以普洱府的困鹿山茶作為貢茶進貢到皇宮而名重天下。這些歷史文化通過《困鹿山》這本書,再次向世人展現,澄清了很多歷史上的模糊概念,為普洱作為普洱茶的發源地,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證據。作者簡介 鄭立學,男,漢族,普洱人,「老三屆」。 現任雲南普洱茶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雲南普洱古樹茶收藏研究會常務理事、雲南省作家協會會員、普洱市詩詞楹聯協會副主席。著有攝影散文集《探秘普洱茶鄉》、茶鄉散文詩話集《茶釅情濃》、森林生態文學作品集《綠色情緣》、紀實散文作品文集《故土茶緣》、公安交警專輯《忠誠鑄坦途》,最近出版的是普洱茶系列《人文普洱》《光影普洱》《自然普洱》等書;主編過《「普洱茶包裝設計及普洱茶造型設計大賽」獲獎作品集》《佤山秘境古茶園》《駐守在中緬邊境重鎮的?馬交警中隊》《寧洱車輛管理所》等書籍畫冊;參与編輯《流淌的太陽》《最美不過夕陽紅》等書籍畫冊;拍攝的照片被《普洱茶源》《走進茶樹王國》《享受大益》《那山那茶那歌》《品鑒普洱》《雲南山頭茶》《普洱市改革開放30年成就》《普洱風物概覽》《中國對聯集成。雲南普洱卷》等書籍大量採用;也在《普洱日報》《普洱》《雲南普洱茶》《雲南林業》《中國林業》《中國農業考古》等報紙刊物發表過不少照片和文章。 通過自學考試取得雲南大學畢業證書,並因在工作上的成績以及在攝影和文學方面取得的成果於1998年榮獲省總工會「職工自學成才優秀分子」表彰 2004年獲市文聯「突出貢獻先進文藝工作者」表彰,同年獲市委、市政府「優秀科普工作者」表彰,經市文聯推薦入選文化部文化藝術人才中心編纂的《中國地方藝術人才年鑒》。目錄 第一章 困鹿山獨特的區域位置第一節 困鹿山是離普洱府址寧洱縣城最近的古茶園 延伸閱讀:普洱府極簡史 第二節 困鹿山處於普洱茶主產區地理區域的中部位置 延伸閱讀:普洱茶的得名與普洱茶交易地的變化 第三節 困鹿山夾持在前後兩條茶馬古道之間 延伸閱讀:清代茶馬古道與「汛、塘、關、哨」軍事戍守制度 第四節 現代交通和野生大象同樣與困鹿山擦肩而過 延仲閱讀:經過困鹿山的野生大象淘氣又聰明 第二章 困鹿山的歷史定位 第一節 困鹿山是清代皇家古茶園 延伸閱讀:普洱貢茶生產地隨著朝代的變化而變化以及貢茶方式的多元 第二節 困鹿山在近代是被紅色文化熏陶的古茶園 第三章 困鹿山概況 第一節 困鹿山的自然地理環境與困鹿山古茶園概況 第二節 困鹿山名稱的由來 第三節 困鹿山新村 第四節 困鹿山人家 第四章 獨特的困鹿山茶園 第一節 困鹿山普洱茶基因庫與獨特的大葉茶和小葉茶 延伸閱讀:阮福的《普洱茶記》為什麼沒有寫困鹿山古茶園 第二節 困鹿山茶葉品鑒 第三節 與困鹿山古茶園毗鄰且近似的古茶園 延伸閱讀:普洱府址寧洱縣古茶樹、古茶園減少及消失的歷史原因考略 第五章 困鹿山普洱茶事 第一節 領導、專家和媒體聚焦困鹿山 第二節 張國立認養困鹿山古茶樹並參与重大的普洱茶事活動 第三節 茶源廣場困鹿山茶義賣助學 延伸閱讀:從「城畔荷風」到茶源廣場 第四節 困鹿山茶在2006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榮獲金獎 第五節 中外名人祭拜認養困鹿山古茶樹活動始末 第六節 挑著困鹿山金瓜貢茶「進北京迎奧運」與「百年貢茶回歸普洱」 第七節 走進困鹿山的馬來西亞茶商 第八節 龍井御茶園與困鹿山皇家古茶園 第六章 困鹿山人文軼事 第一節 李銘仁與困鹿山古茶園 延伸閱讀:李銘仁家族歷史資料 第二節 困鹿山上的趕牛人 第三節 謙崗風雨橋與馬秀廷德政碑 延伸閱讀:三進三出普洱府的清封「建威將軍」 第四節 困鹿山與李興昌 延伸閱讀:我父親李興昌走過的普洱貢茶製作技藝 第五節 結緣困鹿山 我和鄭立學因困鹿山而結緣 1976年我和鄭立學步行到困鹿山 1984年困鹿山喝茶讓我醉了 第七章 困鹿山的文化及價值 第一節 困鹿山圖片帶來的回憶和影響 第二節 困鹿山的詩與賦 第三節 困鹿山的畫 第四節 困鹿山的歌 第五節 困鹿山的八大價值 後記 寫作《困鹿山》只因一個「緣」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