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學西傳」在英國的回應 ISBN:9787522721996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徐亞娟著 頁數:18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617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西交流史是近年來備受學界關注的一個領域,主要有「西學東漸」和「中學西傳」兩個研究方向。本書對近代早期歐洲刊行的「中國著述」在英國的傳播與影響進行梳理,從書籍史、文化史的角度分析英國學人對此或讚揚或貶斥的回應之勢,考量16-18世紀中國文化西傳英國的歷程,進而探討中國文化對英國的影響和作用。以古鑒今,對當下中英兩國文化交往仍具借鑒意義。作者簡介 徐亞娟,女,吉林白山人,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副研究館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歷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方向為中外關係史、中國民族文學。在《社會科學戰線》《東南學術》等刊物發表20多篇學術論文,出版《西江流域龍母傳說的嬗變》等著作。目錄 緒論第一節 選題意義與研究方法 一 選題意義 二 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 中學西傳歐洲的整體研究 二 「中學西傳」的國別研究 三 「中學西傳」的個案研究 四 「中學西傳」的專題研究 五 「中學西傳」的譯介及其研究 第一章 近代早期歐洲刊行的「中國著述」 第一節 大航海時代的中國行紀 一 新航路開闢之前的中國繪景 二 新航路開闢之後的中國文獻 第二節 東來傳教士的中國報道 一 16-17世紀來華傳教士概說 二 金尼閣與《利瑪竇中國札記》 三 曾德昭與《大中國志》 四 衛匡國與《中國新圖志》 五 李明與《中國近事報道》 第三節 歐洲學者的中國圖說 一 開意吉與《中國圖說》 二 杜赫德與《中華帝國全志》 三 《耶穌會士書簡集》 四 《中國雜纂》 第二章 近代歐洲「中國著述」在英國的傳播 第一節 近代早期英人東方認知溯源 一 近代早期中英兩國交往經歷 二 近代早期東來旅行家行紀的英文版 三 書籍貿易與私人圖書館日見規模 第二節 近代早期英文印本里的中國記述 一 近代早期英人的「中國著述」 二 近代早期歐洲「中國著述」的英譯本 第三節 近代英國戲劇里的中國元素 一 莎士比亞劇作中的「契丹人」 二 《趙氏孤兒》在英國的翻譯與改編 三 其他戲劇家的中國題材創作 第三章 16-18世紀英國學人的崇華觀點 第一節 對政治思想的借鑒:從哈克盧特到約翰遜 一 哈克盧特的《航海全書》 二 伯頓開具的中國藥方 三 約翰遜對中國政治體制的讚頌 第二節 對中國風物的推介:從布朗到錢伯斯 一 布朗與中國瓷器製作工藝 二 坦普爾對中國的興趣 三 奇彭代爾的《紳士與傢具師指南》 第三節 英國學人對中國園林的借用 第四節 英國學者對漢語言的關注 第四章 16-18世紀英國學人的貶華之詞 第一節 笛福作品中的諷刺聲音 第二節 對中國文明的批評:從諾克爾斯到沃頓 第三節 喬治·安森及其部下的負面記述 一 喬治·安森的《環球旅行記》 二 「百總」號成員的中國記述 第五章 馬戛爾尼使團與「中國著述」熱 第一節 馬戛爾尼使團訪華述略 第二節 馬戛爾尼使團成員的「中國著述」 一 國家管理 二 國民品性 三 科學技藝 四 語言、文學與藝術 第三節 同一使團、三種經驗的原因 結語 一 中國形象的轉變 二 英國國力的提升 三 馬戛爾尼使團的近距離窺視 附錄:部分「中國著述」書影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