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國土-地下空間與未來城市 易榮 978751502732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國家行政學院
NT$54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第四國土-地下空間與未來城市
ISBN:9787515027326
出版社:國家行政學院
著編譯者:易榮
頁數:28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501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科學指引城市地下空間高質量開發利用,構建未來城市發展新模型。

內容簡介
地下空間,作為領土、領海、領空的之外的”第四國土”是國家重要戰略資源,對其科學開發利用,是化解”大城市病”的重要抓手,是破解資源供需矛盾的必由之路,是實現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客觀要求。本書共分6章,涵蓋了地下空間與國土空間的關係及發展歷程、城市發展面臨的挑戰、地下空間與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關係、地下空間與未來城市的關係,並對如何科學把握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構建地下空間綜合治理體系進行了分析和展望,多角度展示地下空間全貌,以歷史眼光、政治眼光和時代眼光為未來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新的解決思路。

目錄
第01 篇 地下空間——我們的”第四國土”
城市高速發展遇到的挑戰 5
地下空間就是我們的”第四國土” 19
第02 篇 前世今生——地下空間的發展歷史
古代地下空間的使用 27
近代以來城市地下空間的興起 35
第03 篇 砥礪崛起——我國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建設
由單一功能到多元發展的歷程 57
地下交通主導、市政同步跟進的開發現狀 61
國內主要城市的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情況 67
方興未艾:著眼打造”第五季”城市 69
第04 篇 破局之道——城市高質量發展和城市現代化的
責任與使命
地下空間的獨優勢 82
拓展城市空間,解決土地供需矛盾 85
賦能城市更新,化解”大城市病” 103
增強城市韌性,提升災害防禦能力 111
增匯減排,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126
綠色革命,發展地下清潔能源 142
釋放新動能,驅動經濟倍速發展 158
第05 篇 探索與開創——地上地下協同發展的未來城市
未來城市的探索與構想 174
未來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模式 193
第06 篇 底層邏輯——地下空間開發的科學性與系統性
我國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現狀 244
地下空間開發科學性和系統性的問題與對策 248
地下空間海量多源數據,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 264
總體規劃引領,地質調查先行,打造”透明”
城市地下空間 269
科學開發地下空間的原則 275
創新中國模式的”第四國土” 283
後記 287

作者簡介
易榮,正高級工程師,中國冶金地質總局礦產資源研究院院長,城市安安全與地下空間研究院首席專家,河北省地質學會副理事長,地下空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一直從事城市地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理論研究工作,主持《地下空間確權登記關鍵性技術及相關制度研究》《中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現狀及需求分析調查研究》等省部級科研課題10余項,發表文章 20餘篇。
【前言】
地下空間是當代城市發展的戰略空間,部分學者將地下空間提升至領土、領空、領海之後的”第四國土”的高度加以認識。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和工程技術的進步,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將進入土地深度開發、設施高效融合、信息化同步展開的全面建設階段,各國都致力
于打造功能齊全、生態良好的立體化城市。
近現代以來,西方國家首先開始探索城市地下空間的利用。當前西方國家的城市地下空間使用有以下幾個點:一是交通化,主要用於建設地鐵、地下高速公路、地下停車場等交通設施,以緩解地面交通擁堵,提高城市運行效率。二是商業化,通過建設地下街、地下商場、地下酒店等商業服務設施,以滿足城市居民的新消費需求,增強城市中心的吸引力和活力。三是市政化,地下空間被廣泛用於建設共同溝、供水系統、排水系統、垃圾處理系統等市政基礎設施,以保障城市的正常運行和環境質量。四是文明化,地下空間也被廣泛應用于建設圖書館、展覽中心、體育館、音樂廳等文化體育教育設施,以豐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城市的文明形象,這種發展思路一直是我們參考借鑒的對象。當然,西方國家在地下城市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很多的管理問題、技術問題、經濟問題、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這些殷鑒不遠,值得我們深刻反思。
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建設與地下空間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一方面,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可為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建設提供更多的空間資源和更高的空間效率,滿足城市化進程中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中國式現代化城市建設也要求在開發利用地下空間時充分考慮生態環境保護和安全風險防範,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避免重複西方現代化道路上走過的彎路。目前,我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量居世界首位,但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相比,與國外發達國家或地區開發利用水平相比,尚存差距,需要加強對城市地下空間的規劃設計、政策法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易榮同志的這部新著是他對城市地下空間領域長期深耕研究的總結。這部著作對近現代以來中西方地下空間的發展歷程進行了系統梳理,保持了歷史敘事的客觀公正性和學術嚴謹性。同時,它回應時代的關切和社會的需求,以鮮明的全球視角和本土立場,審視和評價中國城市地下空間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在城市地下空間與城市高質量發展關係、城市地下空間與我國”雙碳”方針關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面臨的主要問題、未來城市地下空間暢想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設性設想,是一部深入淺出的高質量學術專著,對推動我國城市地下空間研究的深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楊華勇
中國工程院院士
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
浙江大學工學部主任
2023 年3 月28 日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