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安治理視閾下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林俏 978730264682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清華大學
NT$1,011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社會治安治理視閾下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ISBN:9787302646822
出版社:清華大學
著編譯者:林俏
頁數:15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512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社會保障是社會發展的穩定器,社會保障的收入再分配效應已經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可,在實踐中也得到了證實。本書認為,完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應從立法理念、立法體系等方面著手進行,應建立統一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本書在調查研究、分析借鑒的基礎上,提出完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路徑及對策。 這些路徑及對策既需要宏觀層面的頂層制度設計,也需要微觀層面的具體制度構建。本書從宏觀微觀相結合的角度,以社會治安治理視閾下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為研究核心,綜合社會學、管理學、經濟學、統計學的視角,試圖提出立法、政策方面的建議,期待這些建議能夠促進現有社會保障法律制度更加完善。

作者簡介

林俏 遼寧警察學院公安基礎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法學博士后。遼寧省法學會治安治理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遼寧省法學會經濟法研究會理事。 主持省部級項目9項,出版專著1部,發表論文20餘篇。 代表性文章:《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養老保險並軌法律對策研究》(載《當代經濟管理》)、《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社會保障權利研究》(載《天津行政學院學報》)、《德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及對中國的借鑒》(載《天津行政學院學報》)、《統籌城鄉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路徑分析》(載《商業研究》)。

目錄

第一章 理論分析
第一節 社會保障制度與社會治安治理的理論邏輯與相互關係
一、社會保障制度與社會治安治理的理論邏輯
二、我國轉型期違法犯罪率變化的原因分析
三、社會治安問題的社會結構性根源分析
四、社會保障通過調節收入差距對違法犯罪的影響及傳導機制
第二節 社會保障制度與刑事犯罪相關性的實證檢驗
一、模型的設定
二、變數選擇與數據來源及處理
三、實證檢驗及結果分析
第三節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功能及法律分析
一、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收入再分配效應分析
二、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功能分析
三、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功能的法律分析
第二章 社會治安治理視閾下典型國家社會保障法律制度變遷及啟示
第一節 德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
一、德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二、對德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評析
第二節 日本社會保障法律制度
一、日本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建立與發展
二、日本社會保障法律制度評析
第三節 德、日等國家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對我國的啟示
一、重視社會保障制度在社會治安治理中的作用
二、建立完備的社會保障法律體系
三、社會保障立法應堅持互助共濟性
四、完善的權利救濟體系
五、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建設要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
第三章 社會治安治理視閾下中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歷史回顧
第一節 中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發展歷程
一、中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建立(1949—1977年)
二、中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轉型(1978一1992年)
三、中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改革(1992年至今)
第二節 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及規範性法律文件
一、社會保障相關法律
二、社會保障相關行政法規
三、社會保障相關的部門規章
四、社會保障相關的地方性法規
五、社會保障相關的規範性法律文件
第三節 中國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建設取得的成就
一、社會保障法律制度體系已初步形成
二、社會保障制度一體化取得重大突破
三、多層次養老保險法律體系建設取得成效
四、建立覆蓋全民的醫療保障法律制度體系
五、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結合的原則
第四章 社會治安治理視閾下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法律問題分析
第一節 社會保障法律體系
一、社會保障立法理念和價值取向的轉變
二、社會保障立法缺乏總體規劃和統籌
三、社會保障立法嚴重滯后
四、統籌層次低制約了社會保障功能
五、個人賬戶缺乏風險分擔機制
六、政府社會保障責任不明確
七、法律運行中的背離與扭曲
第二節 養老保險法律制度
一、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繫結構失衡
二、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養老保險法律問題分析
第三節 醫療保險法律制度
一、長期護理立法缺位
二、欠缺應急醫療保障法律制度
三、大病保障制度的法律界定不明晰
第四節 工傷與失業保險法律制度
一、工傷與失業保險制度法律問題分析
二、靈活就業人員失業和工傷保障的法理分析
第五節 社會救助法律制度
一、社會救助法律法規分散
二、難以救助靈活就業人員
三、被救助者的自助責任規定不夠清晰
四、臨時救助的公平性和穩定性不足
五、未明確規定最低生活保障認定的「共同生活家庭成員」範圍
第五章 社會治安治理現代化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建構路徑
第一節 確立科學的立法理念
第二節 確立科學立法的基本原則
一、公平原則
二、互助共濟原則
三、權利和義務相對應原則
四、基本權利保障原則
第三節 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設目標
第六章 社會治安治理現代化的社會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
第一節 完善養老保險法律制度
一、建構多層次養老保險法律體系
二、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養老保險並軌的法律對策
第二節 完善醫療保障法律制度
一、明確重大疾病保險的法律屬性
二、完善應急醫療保障法律制度
三、建構統一的長期護理保險法律制度
第三節 完善工傷和失業保障法律制度
一、完善勞動關係的認定標準
二、修改工傷和失業保障相關法律法規
三、擴大工傷和失業保障的覆蓋面
第四節 完善社會救助法律制度
一、加快社會救助立法進程
二、建立靈活就業人員的社會救助法律制度
三、完善社會救助「協助自立」的相關法律規定
四、增強臨時救助的公平性和穩定性
五、明確規定最低生活保障認定中的「共同生活家庭成員」的範圍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