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學史講義-全3冊 周國平 978755073392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深圳
NT$1,58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西方哲學史講義-全3冊
ISBN:9787550733923
出版社:深圳
著編譯者:周國平
頁數:127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509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這是一個哲學愛好者寫給眾多哲學愛好者的書。——周國平
★從這本書開啟哲學史的閱讀!周國平「西方哲學之旅」開講之作
從古希臘到近代,從泰勒斯到尼采,和你一同結識兩千年裡西方那些智慧頭腦和有趣靈魂。
★一個哲學愛好者寫給眾多哲學愛好者的書,力求通俗明白
採用講義體裁,引原典,講故事,作類比,融入個人感悟,沒有長篇大論,沒有複雜艱深的理論,周國平的語言通俗明白,富有哲思,讓你直觀領略到哲學的魅力。
★曾經掀起「尼采熱」,這次用同樣的方式寫西方哲學史
哲學家絕不是人們所以為的那般枯燥的人物,他們性格各異,但都是一些活生生的、非常真實的人。他們誠然專註於思想,但他們所思考的問題,其實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是我們也感到驚奇和疑惑卻沒有深入去想的問題——在一個苦難的世界里,人如何能夠幸福?什麼是幸福?什麼是可支配的?什麼是不可支配的?我今天應該做什麼?為什麼人生會如此痛苦?人生的使命是什麼?
★學者周國平重磅新作,多年收穫系統梳理
梳理兩千五百年來西方哲學家們討論的大問題,重點講述構成哲學的三個基本領域,即本體論、人生論、認識論;另外講述美學、政治學、教育學等方面的開創性的或富有特色的思想。
★ 精美函套,附贈箴言書籤,一版一印周國平贈言紀念章

內容簡介
從這本書開啟哲學史的閱讀!周國平「西方哲學之旅」開講之作
本書主要講述西方哲學的產生與轉變。從距今兩千五百多年的古希臘哲學出現,到一百多年前尼采預見現代人的精神困境,時間跨度兩千五百余年。
從古希臘開始,哲學家們討論宇宙的本體是什麼,致力於探究使宇宙萬物能夠統一的那個東西是什麼。隨後,蘇格拉底把哲學關注的對象從宇宙轉移到了人生。接下來的古羅馬哲學圍繞著人生論,幾乎沒有一個時代像古羅馬那樣,哲學家們圍繞人生問題寫了這麼多書,他們對幸福、道德、政治的思考,今天看來仍具有啟發意義。而後漫長的中世紀時期里,哲學成為了神學的奴僕,必須聽命于神學。
當時間來到歐洲近代,哲學家們不但拋棄了神學教條,而且對古希臘哲學進行了批判,以前的哲學家們對世界做各種論斷,現在哲學家們要追問,你這麼說有什麼根據?哲學家們產生了越來越多的懷疑。正因為這種種懷疑,認識論成為他們關注的中心。認識論的主要工作,是對人類的理性能力進行批判地考察。西方哲學發生了從本體論向認識論的重大轉變,從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三四百年間,哲學大家輩出。
總的來說,本講義藉助哲學原典和傳世文獻,梳理西方哲學產生、傳承和轉變的過程,再現哲學家們對世界和人生深刻的思考。在結構上,基本上以哲學家為單位,全書三十講中,有二十五講是每一講只講一個哲學家,讀者對於每一位重要哲學家的生平和思想可以形成完整的清晰的了解,比較容易進入各人所關注的主要問題和問題之思路中去;在形式上,採用講義體裁,用通俗明白的語言,帶領大眾親近哲學。

作者簡介
周國平,學者,作家。1945年生於上海,196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主要作品有:《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聖路》《人生哲思錄》《歲月與性情》《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等。譯著有:《悲劇的誕生》《作為教育家的叔本華》《偶像的黃昏》《尼采詩集》等。

目錄
《西方哲學史講義 上》
緒論哲學的定位
古希臘公元前六世紀至前三世紀
第一講希臘早期自然哲學
第二講希臘早期唯心主義
第三講蘇格拉底
第四講柏拉圖
第五講亞里士多德
第六講希臘倫理學派
第七講希臘認識論精華
古羅馬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二世紀
第八講西塞羅
第九講盧克萊修
第十講塞涅卡
第十一講愛比克泰德
第十二講奧勒留
中世紀公元二世紀至十四世紀
第十三講奧古斯丁
第十四講經院哲學
《西方哲學史講義 中》
近代前期公元十六世紀至十七世紀
第十五講蒙田
第十六講培根
第十七講霍布斯
第十八講笛卡爾
第十九講帕斯卡
第二十講斯賓諾莎
近代中期公元十七世紀至十八世紀
第二十一講洛克
第二十二講萊布尼茨
第二十三講貝克萊
第二十四講休謨
《西方哲學史講義 下》
近代後期公元十八世紀
第二十五講盧梭
第二十六講康德
近代晚期公元十九世紀
第二十七講叔本華
第二十八講愛默生
第二十九講密爾
第三十講尼采

精彩書摘
對於我來說,哲學主要不是我的一個專業,而是我的一個愛好。我始終認為,哲學成為我的專業有相當的偶然性,是由於種種機緣巧合,比如說,機緣之一是,在對哲學完全無知的年齡,我懵懵懂懂地報考了北京大學哲學系。但是,即使沒有走進哲學專業,我也一定不會放棄對哲學的愛好。
我是愛讀書的,在我所讀的書之中,西方哲學史上的經典著作佔據了很大的比重。我不是作為研究者,而是作為一個普通讀者、一個愛好者,去讀這些著作的。這樣的讀法給我帶來極大的愉快,我真正是樂在其中、欲罷不能的。我被這些智慧的頭腦所吸引,不由自主地進入他們所思考的問題之中,追隨他們的思路,如同在一個奇妙的精神世界里探險,途中交替著面臨歧路的躊躇和豁然開朗的喜悅。
懷特海說:先賢們的思想交流是啟發心智的盛會,他們的聚會只可能有一個殿堂,這就是現在;任何一位先賢是什麼時間來到這個殿堂的,這完全不重要。此言貼切地說出了我讀經典作家時的感覺。我絲毫不覺得歷史上的大哲學家是古人,讀他們的著作,我覺得每一位都是活在現在的人,都是我親近程度不同的朋友。當你與偉大的思想相逢時,時間不復存在。
許多年下來,我所讀西方哲學經典已有相當數量,受惠甚多,於是產生了寫這本《西方哲學史講義》的想法,藉此把我的收穫做一個比較系統的梳理。通過本書的寫作,我一個個重新拜訪西方歷史上那些大哲學家,和每一位認真相處一些日子,傾聽他們的談論,在心中和他們討論。不料這項工作竟花費了四年的時間,但我很享受這個過程。
本書之所以稱作講義,是因為在寫作時,我想象自己是在向和我一樣的哲學愛好者們講西方哲學史。這是一本一個哲學愛好者寫給眾多哲學愛好者的書。按照這個定位,我要求自己把我讀哲學經典時領略到的哲學的魅力盡量傳遞出來,讓讀者也領略到。按照這個定位,我還要求自己盡量寫得通俗明白,讓喜愛思考的一般讀者都能夠讀懂。我希望讀者從中真切地感受到,哲學家絕不是人們所以為的那般枯燥的人物,他們性格各異,但都是一些活生生的、非常真實的人。他們誠然專註於思想,但他們所思考的問題,其實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是我們也感到驚奇和疑惑卻沒有深入去想的問題。
西方哲學的歷史,從古希臘開始,迄今兩千五百年。哲學家們討論的大問題,可劃分為三大類,構成哲學的三個基本領域,即本體論、人生論、認識論。在西方哲學中,人生論往往稱作倫理學,但是,在我們的概念中,倫理學只是指對道德問題的探討。 我用人生論這個概念,它的涵義更廣泛,指對人生意義的探討,道德研究是其中的一個內容。
在不同的時代,三大類問題中的某一類會佔據中心地位。粗線條地說,在古希臘,本體論是中心;在古羅馬,人生論是中心;在近代,認識論是中心。這隻是相對而言,事實上,無論哪個時代,在主導類別之外,其他類別的問題也會有所討論。所以,每個時代,我的講述會突出那個時代的中心,同時根據實際情況旁涉其他類別的內容。
這三大類問題構成西方哲學的主幹,是我講述的重點。除此之外,有的哲學家還討論了美學、政治學、教育學等方面的問題,對於在這些方面具有開創性的或者富有特色的思想,我也會有選擇地講述。
在結構上,本講義基本上以哲學家為單位,全書三十講中,有二十五講是每一講只講一個哲學家。這樣做的好處是,讀者對於每一位重要哲學家的生平和思想有完整的清晰的了解,比較容易進入各人所關注的主要問題和問題之思路中去。不同哲學家之間若有思想上批判或傳承的關係,我會在行文中予以探究和表述。
通常的西方哲學史以本體論和認識論為標準,對於在這兩個領域無專門研究的著作家,便不承認其為哲學家,往往不予收錄。我認為這是一種偏見。本講義給了蒙田、帕斯卡、愛默生各人以專門的篇幅,在我看來,這三位對人生問題的思考皆獨特而深刻,非一般哲學家所能及,揆之哲學即愛智慧的本義,他們恰是名副其實的哲學家。
本講義止步于近代。我不講現代哲學。對於我來說,古代和近代是笨拙的,單純的,完整的,和我很親近,現代則太機靈,太複雜,太細碎,和我甚疏遠。在現代,哲學已失去家園,四處流浪,在別人的疆土上尋找寄身之處。我願意聽從維特根斯坦的勸告,對於不可說的保持沉默,並且不去理會闖入沉默之域的各種新奇談論。
我的西方哲學之旅開啟了,歡迎你和我同行,從古希臘到近代,從泰勒斯到尼采,我們一同去結識兩千年裡西方那些最具智慧的頭腦和最有趣的靈魂。
周國平
2023 年 8 月 20日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