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004*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牛津兒童音樂文化手冊 ISBN:9787544477123 出版社:上海教育 著編譯者:余丹紅 編 胡青 譯 頁數:69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579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對兒童及其音樂世界作出了跨學科的探討——包括他們的歌曲、吟誦、節奏性言語、動作和舞步、聆聽興趣、社會音樂互動以及創造性表達,或單獨或合併,運用樂器及多種多樣的日常物品等。本書撰稿人包括來自民族音樂學和教育界以及具備民俗學和發展心理學專門知識的學者,他們考察了兒童音樂製造的內容和語境以及這些音樂表達對他們的意義。這些學者或提供了詳盡的證據,或作出批判性的評論。他們研究兒童為何參与音樂活動;音樂如何根據年齡、性別、種族、民族和社會經濟狀況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兒童製造的音樂是否與他們體驗的成人音樂相聯繫,或是跨越文化,與在世界各地發生的童年體驗性實踐相連等問題。 全書包括35篇文章,從廣泛的地域為人們提供了兒童音樂文化的研究視角,這些文章絕大多數都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音樂民族志。文章描述並評估了在特定背景下兒童的音樂世界,兒童對文化的適應以及音樂教育和培訓的可能性,知識和材料的來源以及他們能獲得、傳授、表達、創作並保存的音樂範圍。有的章節調查了兒童在使用音樂或是收集音樂的特定語境中(如學校、家庭及遊樂場)當地的音樂範圍;還有的章節試圖從「兒童的」視角理解音樂,調查兒童的音樂世界,允許他們的聲音為人們聽到。本書考察了兒童偏好和使用的音樂具有何種性質、結構和風格(此處「童年」的定義很廣,從幼兒的早期直到青春期),以及這種音樂為了兒童以及為兒童提供音樂的人獲得並傳達了哪些意義和信息。同時,本書也考慮到兒童知道和重視的特定音樂風格、甚至特定曲目,可能會以何種方式來代表對世界或對文化傳統的不同觀點。所有章節都有一個共同的基礎前提,即無論可能身在世界何方,兒童的發展都存在著共同的過程,然而也有一些文化因素——地方性、民族性以及全球性因素——影響了他們的思想和存在方式。目錄 譯叢總序編者致謝 關於配套網站WWW OUP COM/US/OHCMC 撰稿人 引言 牛津兒童音樂文化手冊 讓孩子發出聲音 第一部分 參与文化:社會化和身份認同 第一部分A 為兒童/由兒童(重新)製造文化/更新傳統 一、巴厘島少女體驗甘美蘭教育與文化政治 二、雅卡瑪民族部落學校的青少年音樂 三、猶太教改革派領唱以及猶太裔美國青少年的靈活實踐 四、南非林波波省的文達兒童音樂文化 五、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小學生的歌曲 六、烏干達巴干達族女孩用歌曲、音樂故事和音樂遊戲社會1進入女性成人期的策略 七、巴西亞馬遜叢林女孩的音樂文化 八、巴西兒童和少年日常生活中的音樂社會化 九、喬治亞(高加索)兒童的音樂復調概念 十、墨西哥兒童音樂世界中的融合 第一部分B 多重意義的文化身份 十一、康沃爾兒童音樂文化的凱爾特性質、一致性和持續性 十二、尼加拉瓜加勒比沿海米斯基托將兒童的歌唱遊戲作為跨文化的玩耍和表演 十三、獅子山村裡的教育和福音傳道 十四、北印度城市和鄉村兒童的音樂世界 十五、甘比亞兒童音樂製造中的享受和社會化 十六、特立尼達兒童參与狂歡節音樂 第二部分 文化中/穿過文化的個人旅途 十七、三代人的音樂童年,從波多黎各到美國 十八、澳大利亞北領地布魯盧拉和達爾文土著兒童的音樂世界 十九、新加坡音樂童年的反身和反思性視角 二十、田納西州非裔美國兒童的音樂文化 第三部分 教育和發展中的音樂 二十一、德國兒童和青少年的音樂需求和音樂教育 二十二、奧特亞羅瓦/紐西蘭幼兒文化課程體系中交織的音樂線 二十三、中國香港地區兒童音樂生活中變化與傳統的平衡 二十四、韓國兒童音樂文化的傳統和變化 二十五、美國樂隊核心少年對學校樂隊的觀點 二十六、日本幼兒園音樂培養的性質 二十七、早期幼兒音樂文化的複雜生活 二十八、俄亥俄州克里夫蘭市上帝與基督聖徒教會兒童中語境和體驗的作用 二十九、澳大利亞悉尼難民及新抵達的移民兒童生活中的音樂 三十、坦尚尼亞中部瓦果果兒童音樂體驗中母文化習得的不連續性 三十一、兒童MP3播放器物質文化中的修補和捆綁 三十二、南亞銅管樂隊社群中的經濟學、階級和音樂學徒身份 三十三、加拿大兒童音樂中的身份構建和協商 三十四、三張紐約市兒童音樂活動錄音專輯的歷史回顧 三十五、他們腦中是誰的歌 索 引 附錄:在線資源編號對照表 譯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