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文學經典必讀.2022中篇小說卷 吳義勤 978755005237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百花洲文藝
NT$37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當代文學經典必讀.2022中篇小說卷
ISBN:9787550052376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
著編譯者:吳義勤
頁數:43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504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當代文學經典必讀 2022中篇小說卷》選取了2022年優秀中篇小說二十餘篇,包括王蒙、遲子建、王安憶、葛亮、尹學芸、張學東、鄭小驢、傅澤剛等作家作品,代表了中國當代中篇小說創作的較高水平。以專業的眼光嚴格遴選年度值得閱讀的中篇小說,每篇附有專業的、精彩的評論。

作者簡介
吳義勤,1966年生,江蘇海安人,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兼任中國小說學會會長。

目錄

目錄

從前的初戀 /1 王 蒙
白釉黑花罐與碑橋 /49 遲子建
五湖四海 /94 王安憶
浮 圖 /184 葛 亮
會飛的父親 /248 尹學芸
彎道超車 /304 張學東
南方巴赫 /347 鄭小驢
大地因此有了意境 /392 傅澤剛

精彩書摘
《中國當代文學經典必讀 2022中篇小說卷》:
1951年12月23日星期日
再有一個星期,光榮的、偉大的、深沉的一九五一年就要過去了,時間如飛,小心自己不要落在時間的後面啊。
到了冬天,到了新年,我就想起雪,白白的、可愛的雪,雪使世界莊嚴而純潔。今年寒冷偏偏來得晚,一場正經的雪還沒下呢。
一九五二年我就年滿十八歲了,的確,年齡自有它的真理,我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地感覺到,我已經大了,我已經是一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我有多少力量、又有多少幻想啊。
從前我為自己年齡太小而羞恥,好像一株小樹,沒有發育好,就生長到伸展到風暴裡去了,結果年齡,嗯哪,妨礙了我的工作,這樣一說,我覺得自己不免失笑於眾。眾精靈、老幹部,革命與戰爭培育出來的精明與犀利的一代,他們懷疑地打量我並且信且疑地詢問我的歲數,當別人竊竊私語”團區委來了一個小娃娃”的時候,當我不能參加某些正式黨員的會議的時候——我入黨三年多了,歲數不夠,還沒有從候補黨員轉正,我總羞愧於自己為什麼小,如果大一點,就更可以有所作為了。
現在呢,不再想這些,沒有人懷疑我不是二十多歲。區委書記老伴,辦公室的老田大姐,從一開始一直稱呼我為”老劉同志”,工作裡,我已經顯示了一點點沉著與老練。本來嘛,成為脫產幹部已經三年了。
環顧四周,朋友、親人們,也已經有了許多變化。爸爸和媽媽離婚了,這很好,也很不容易,結束了舊社會遺留下來的幾十年的殘酷和痛苦的變態,固然還有尾巴。最近幾個月,我首次在家裡感覺到了平靜和幸福。姐姐從學校出來,走上了工作崗位,她變得沉穩而且嚴肅。上次她批評我不該對一些不那麼重要的事情興奮與入迷:滑冰、小說、唱歌、欣賞風景說話也不應該動不動誇張激動。她提出要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工作和學習中,對極了。她還告訴我,她已經有了一個男性好朋友了。
過去我覺得,她雖然比我大一歲半,可是我幫助她在政治上”進步”起來的,而最近,我越來越感覺到,許多地方,是我需要向她學習了。
還有學校裡的一些同志,中學的團總支幹部們,我與他們的親密,超過了與本機關的同事們。說實話,他們身上的擔子夠重的。一個中學生,每天七節 課,團區委給他們佈置了繁重的任務。就說兩次軍事幹部學校招生吧,他們下了課後與校長們一起做新生審查工作,同學們對他們的要求又特別高,一次早操缺席,同學們就會說他們是”帶頭作用不夠”。結果呢,一個學期結束了,他們的考試成績比一般同學還要強,甚至於,他們學會的新歌與集體舞、新詩與新知識,即使是讀報,也比其他同學們讀得更多。
市委領導彭真同志說了,大講學生黨員幹部的負擔如何如何繁重,是沒有意義的,前所未有的繁重任務,你靠誰去呢?只有一個辦法,要吃點苦,必須加油努力。
市委領導的指示讓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的幹部慚愧而又振奮。
我常常回憶今年年初參與的中學生黨員積極分子培訓班的情形,這些孩子們自我檢查起來,比誰都沉痛,眼淚會在檢討會上流下。不,這是保爾 柯察金式的對自己的苛刻與無情。他們如果發現自己身上有一些不利於黨的缺陷,他們會萬分地痛苦。高興的是,培訓班結束後,他們一一地入黨了。小李還送我一本”革命日記”,其實是我應該送他們一點什麼紀念品的。我也懷念參軍上了幹部學校的同志們,前天,收到建群的信,他們馬上要開赴朝鮮前線了。而省立高中的地下黨第一支部書記,參軍以後立即保送到瀋陽的空軍學校,他將駕駛著戰鷹在藍天白雲中萬里飛翔,與敵人短兵相接,瞬時勝負存亡生死。我羡慕他們,也祝福他們。
我們這裡的張昌,常常嬉皮笑臉地叫他們”小幹部”,我不喜歡。老有老的偉大,小有小的莊嚴,不容褻瀆,不容輕薄。
我自己呢,不知道從哪裡說起。我們的書記黎銀波近來幾次頗有深意地對我說:”你很不錯,你真的大了”可以想像,比我大十七歲,抗日戰爭前”一二 九”時期就參加了地下黨的她,對於火暴的小人兒劉夏有多少期待。
一年當中有多半年我參加全區的一攬子中心任務,沒有更多的時間取得她的理解與指導。但是她的敏銳與友情,她對旁人的觀察深度,使我相信她永遠瞭解著關注著指引著我。
我愛一攬子的突擊任務、中心任務,它像火焰一樣地把幹部把群眾燃燒起來,平常想做而沒有做成的事情,一下子就做成了。
我也怕這一類工作,一開動,我就必須連基層的黨支部帶團支部一起抓。有個別黨支部的老爺故意與我這個毛孩子找麻煩。”立仁”廠的支部書記不執行區委的指示,我與他吵了一架,我很難過,雖然區委領導支持了我,我仍然長久地不安。我們畢竟是團結起來到明天的最後鬥爭中的戰士,英特納雄耐爾,等待著我們一道去實現。
朝天每日地開會、寫材料、談話、聽報告、讀文件,但是一年過去,我好像更愛玩了。對不起,正是玩——讓我真切感動地體會到,我們用雙手正在建立著的新生活的幸福。有時候週六晚上開了一晚上會,我仍然願意會後用十分鐘走到近處新蓋好的電影院的門口看看。美豔的燈光照耀著鮮明的影片廣告圖片,圖片上的中蘇影星與散場後走出來的歡喜的人群,臉上仍然停留著關注、沉醉、迷戀與感動,我分享他們的興奮與滿足。我覺得如此輕鬆快活,生活中給我們的不僅是壓彎脊的任務加任務。我還愛音樂,一唱起歌來就進入了一個遠遠更偉大與悲壯的殿堂,更遼闊與深沉的世界。

前言/序言
當今時代,對經典的追懷和崇拜正在演變為一種象徵性的精神行為,人們幻想著通過對經典的回憶與撫摸來抵抗日益世俗和商業化的物質潮流。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經典作為人類文學史和文明史的基石與本源,其價值得到了充分的認同與闡揚;另一方面,經典的神聖化與神秘化又構成了對於當下文學不自覺的遮蔽和否定。可以說,如何面對和正確理解”經典”,正是當代中國文學必須正視的一個問題。
什麼是經典呢?就人類的文學史而言,”經典”似乎是一個約定俗成的概念,它是人類歷史上那些傑出、偉大、震撼人心的文學作品的指稱。但是,經典又是無法科學檢驗的主觀性、相對性概念。經典並不是十全十美、所有人都認同的作品的代名詞。人類文學史上其實根本就不存在十全十美、所有人都喜歡、沒有缺點的所謂”經典”。那些把”經典”神聖化、神秘化、絕對化、烏托邦化的做法,其實只是拒絕當下文學的一種藉口。通常意義上,經典常常是後代”追認”的,它意味著後人對前代文學作品的一種評價。經典的標準也不是僵化、固定的,政治、思想、文化、歷史、藝術、美學等因素都可能在某種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成為命名”經典”的原因或標準。但是,”經典”的這種產生方式又極容易讓人形成一種錯覺 即”經典”仿佛總是過去時、歷時態的,它好像與當代沒有什麼關係,當代人不能代替後人命名當代”經典”,當代人所能做的就是對過去”經典”的緬懷和回憶。這種錯覺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在”經典”問題上的厚古薄今,似乎沒有人敢於理直氣壯地對當代文學作品進行”經典”的命名,甚至還有人認為當代人連寫當代史的權利都沒有。
然而,後人的命名就比同代人更可信嗎?我當然相信時間的力量,相信時間會把許多污垢和灰塵蕩滌乾淨,相信時間會讓我們更清楚地看清模糊的、被掩蓋的真相,但我懷疑,時間同時也會使文學的現場感和鮮活性受到磨損與侵蝕,甚至時間本身也難逃意識形態的污染。我不相信後人對我們身處時代”考古”式的闡釋會比我們親歷的”經驗”更可靠,也不相信,後人對我們身處時代文學的理解會比我們親歷者更準確。我覺得,一部被後代命名為”經典”的作品,在它所處的時代也一定會是被認可為”經典”的作品,我不相信,在當代默默無聞的作品在後代會被”考古”挖掘為”經典”。也許有人會舉張愛玲、錢鍾書、沈從文的例子,但我要說的是,他們的文學價值在他們生活的時代就早已被認可了,只不過新中國成立後很長時間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我們的文學史不允許談及他們罷了。
這裡其實就涉及了我們編選這套書的目的。我認為,文學的經典化過程,既是一個歷史化的過程,又更是一個當代化的過程。文學的經典化時時刻刻都在進行著,它需要當代人的積極參與和實踐。文學的經典不是由某一個”權威”命名的,而是由一個時代所有的閱讀者共同命名的,可以說,每一個閱讀者都是一個命名者,他都有命名的”權力”。而作為一個文學研究者或一個文學出版者,參與當代文學的進程,參與當代文學經典的篩選、淘洗和確立過程,正是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事實上,正是出於這種對”經典”的認識,我才決定策劃和出版這套書的,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真實同步地再現21世紀中國文學”經典化”的進程,充分展現21世紀中國文學的業績,並真正把”經典”由”過去時”還原為”現在進行時”,切實地為21世紀中國文學的”經典化”作出自己的貢獻。與時下各種版本的”小說選”或”小說排行榜”不同,我們不羞羞答答地使用”最佳小說”之類的字眼,而是直截了當、理直氣壯地使用了”經典”這個範疇。我覺得,我們每一個作家都首先應該有追求”經典”、成為”經典”的勇氣。我承認,我們的選擇標準難免個人化、主觀化的局限,也不認為我們所選擇的”經典”就是十全十美的,更不幻想我們的審美判斷和”經典”命名會得到所有人的認同,而由於閱讀視野和版面等方面的原因,”遺珠之憾”更是不可避免,但我們至少可以無愧地說,我們對美和藝術是虔誠的,我們是忠實於我們對藝術和美的感覺與判斷的,我們對”經典”的擇取是把審美和藝術放在第一位的。說到底,”經典”是主觀的,”經典”的確立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經典”的價值是逐步呈現的,對於一部經典作品來說,它的當代認可、當代評價是不可或缺的。儘管這種認可和評價也許有偏頗,但是沒有這種認可和評價,它就無法從浩如煙海的文本世界中突圍而出,它就會永久地被埋沒。從這個意義上說,在當代任何一部能夠被閱讀、談論的文本都是幸運的,這是它變成”經典”的必要洗禮和必然路徑,本套書所提供的同樣是這種路徑,我們所選的作品就是我們所認可的”經典”,它們完全可以毫無愧色地進入”經典”的殿堂,接受當代人或者後來者的批評或朝拜。
感謝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對我的經典觀的認同以及對於這套書的大力支持,感謝讓這個文學工程可以在百花洲文藝出版社這個平臺美麗綻放。我們的編選仍將堅持個人的純文學標準,而為了更好地闡析我們的”經典觀”,我們每本書將由青年學者對每一篇入選小說進行精短點評,希望此舉能有助於讀者朋友對本叢書的閱讀。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