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的啟示-從中國園林到當代建築的詩意傳承 李寧 978711228815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NT$81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園林的啟示-從中國園林到當代建築的詩意傳承
ISBN:9787112288151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著編譯者:李寧
頁數:25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468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古典園林作為中國傳統建築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夏美學中一門絢爛的綜合藝術,是必然要與當代建築發生聯繫的。當代建築可以從中國古典園林中汲取營養,從而使前者更為豐富與多元化。筆者作為職業建築師,在建築實踐中有很多設計理念源自於中國古典園林,關於當代建築如何向中國古典園林借鑒,有一些原理性與規律性的認識與總結。中國古典園林的建築意象實際上已經被一些當代的建築師自覺或不自覺地應用於現代建築的設計,在當下如火如荼的建築大潮中,仍存在著更為廣闊的空間供中國古典園林發揮作用。筆者提倡的不是復古的態度,而是中國古典園林在當代建築領域中的精神傳承。本書所言的中國古典園林是建築學範疇的,而不是園林景觀範疇的;本書所說的當代建築是現代主義建築及其延續。將中國古典園林與當代建築聯繫起來進行思考,「執其兩端」,有可能使兩者的結合變得更為積極與自覺,筆者試以建築師的視角在這方面進行一些探索。 為了表達簡潔或擴大涉及範圍,本書在論述時「中國園林」和「中國古典園林」的稱謂兼而有之,均指我國特有的傳統園林。

作者簡介

李寧,男,1975年生。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高級建築師。北京交通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研究生,天津大學建築學院碩士。現任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築設計院副總建築師。建築設計實踐領域:產業園區、總部園區、TOD、文化教育等。建築理論研究領域:園區設計原理、中國古典園林對當代建築的設計啟示。獲獎情況:2016∼2017年度國家優質獎工程獎及突出貢獻獎,2017年「中國建築學會優秀工業建築設計獎」一等獎,2019年「北京市優秀工程勘察設計獎」公共建築綜合獎二等獎、2019年「上海市建築學會第八屆建築創作獎」佳作獎等。

目錄

第一章 緣起——建築師遇見中國園林
第二章 源流——中國園林的文化源流
文化價值:多重交會性
文化價值:雅文化屬性
文化價值:設計創造性
美學根基:禮樂傳統
美學根基:儒道互補
美學根基:魏晉風度
美學根基:唯道集虛
第三章 態度——中國園林與當代建築會合的態度
文化自覺的美學態度
「批判的地域主義」
古今藝術同構
「適度技術」的建築態度
第四章 啟示——中國園林對當代建築的啟示
手卷畫式的空間序列
自由分散的總體布局
婉蜒曲折的規劃脈絡
有機融合的院落空間
高低俯仰的立體界面
虛實平衡的建築關係
多種感知的綜合藝術
師法自然的生態環境
華夏美學的人文元素
建築禮樂的場所精神
第五章 借鑒——現代建築向中國園林的借鑒
密斯建築里的中國園林意象
貝律銘的幾個建築作品
馮紀忠方塔園「何陋軒」
第六章 應用——中國園林面向當代與未來的應用
王樹:中國美術學院「水岸山居」
王樹: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
李興鋼:北京興濤展示接待中心
李興鋼:績溪博物館
周愷:天津大學馮號才文學藝術研究院
第一章明:范曾藝術館
第一章明:光明花博郵東風會客廳會議中心
董豫贛:北京紅磚美術館
董豫贛:「一畝園」溪山庭
第七章 園意——中國園林的精神傳承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