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泡沫破滅型股災的發生機制與預警研究 施慧洪 978756383576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美國泡沫破滅型股災的發生機制與預警研究
ISBN:9787563835768
出版社: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著編譯者:施慧洪
頁數:30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432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第一部分系統性介紹了美國1900年之前,1907、1929、2001、2008、2021年的股災發生機制,以資我國借鑒;第二部分從法律、政治角度剖析美國的泡沫監管周期,以及美國式國家制度在2008次貸危機中的消極作用。第三部分按年份分析了我國2003-2021股市波動,強調改革推動了我國股市繁榮,改革是走出熊市的制度法寶。第四部分分析了股市泡沫預警方法,以及2003-2022中美股市泡沫檢測結果,結論是我國當前不存在股市泡沫,而美國卻存在嚴重的股市泡沫。本書充滿了制度自信,分析了股災中西方制度的缺陷,又辯證地認識到我國股市波動中改革的積極作用。這是本內涵豐富、充滿智慧的書籍,在對西方股災歷史和我國股市波動的考察中,回答了為什麼西方金融危機不斷,而我國股市卻沒有真正發生過一次系統性金融危機的問題。本書在專業洞察之中,堅持了辯證唯物主義和習近平思想,與專業性有機結合起來,將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

作者簡介
施慧洪,男,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網際網路金融、證券投資。
現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副教授。(1)獨著,《我國高科技企業主創業的動態局部均衡及模式分析》,經濟科學出版社,2019年;(2)獨著,《2015中國股市施慧洪 投資、動蕩與治理》,中國金融出版社,2016;(3)獨著,《網際網路+創業案例研究》,中國金融出版社,2017;(4)譯著,《房地產投資基金入門》,中國金融出版社

目錄

目錄
第一章文獻綜述
第一節股災發生機制及預警分析文獻綜述
第二節股市泡沫檢測方法文獻綜述
第二章南海泡沫與密西西比泡沫分析
第一節南海泡沫的時代背景、過程、內在發生機制和後果
分析
第二節密西西比泡沫的時代背景、過程、內在發生機制和影響
分析
第三章1900年之前美國股災發生機制分析
第一節股市萌芽階段的泡沫和股災的發生機制分析
第二節1838—1869年美國股災的發生機制分析
第三節工業化進程中的美國股市泡沫破裂發生機制分析
第四章1907年和1929年美國股災發生機制分析
第一節美國1907年股災發生機制分析
第二節美國1929年股災發生機制分析
第五章2001年和2008年美國股災發生機制分析
第一節2001年美國股災發生機制分析
第二節美國2008年房地產泡沫破滅引致的股災發生機制
分析
第六章2021年美國股市泡沫形成及股災發生機制分析
第一節2008—2021年美國股市泡沫及股災發生機制解析
第二節2021年美股泡沫及股災發生機制分析
第三節總結與認識
第七章泡沫、法律和金融監管
第一節泡沫周期與監管周期
第二節監管不穩定性假說
第三節美國次貸危機前的影子銀行實例分析
第四節股市調控分析
第八章美國次貸危機政治泡沫分析
第一節美國資產泡沫必然性的政策因素分析
第二節美國次貸危機中的政治因素及危機應對反思
第九章2003年至2009年我國股市波動的發生機制分析
第一節2003—2006年我國股市波動的發生機制分析
第二節2007—2009年我國股市波動的發生機制分析
第十章2010年至2021年我國股市波動的發生機制分析
第一節2010—2013年股市波動的發生機制分析
第二節2014—2017年股市波動的發生機制分析
第三節2018—2021年股市波動的發生機制分析
第十一章2003年至2022年股市泡沫檢測及預警分析
第一節泡沫檢測與泡沫預警
第二節泡沫檢測與泡沫預警的數據和方法
第三節泡沫檢測與泡沫預警的實證分析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本書研究美國泡沫破滅型股災的發生機制與預警,及其對我國股市的相關參考意義。
股市泡沫的形成與破裂是周期性的,與商業周期、技術創新周期、債務周期等緊密相聯。一般而言,它往往少不了貨幣寬鬆,有時候還有財政寬鬆的外部環境。隨著經濟繁榮的持續,投機活動逐漸活躍,沒有經驗的投資新手不斷加入,羊群效應催生泡沫。這樣複雜的一種場景,我們在「南海泡沫與密西西比泡沫分析」(第二章),「1900年之前美國股災發生機制分析」(第三章),「1907年和1929年美國股災發生機制分析」(第四章),「2001年和2008年美國股災發生機制分析」(第五章),「2021年美國股市泡沫形成及股災發生機制分析」(第六章),「泡沫、法律和金融監管」(第七章)等章節做了極其詳盡的分析。美國股市的發展是從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場向政府逐漸加強監管的過程轉變,而這個轉變的節點就是股市乃至金融危機。這與中國的股市改革路徑截然不同。
在總結美國股市泡沫的形成過程中,我們發現股市屬於上層建築,肯定受到法律、金融監管、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影響。例如,腐敗縱容了股市投機,公司上市中的腐敗誘發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市場參与者也為了利益鋌而走險,坐莊、內幕交易、虛假信息、虛假重組、虛假合同,等等,層出不窮。美國的遊說活動就是一種陽謀,合法的遊說會影響法律和金融監管,從而使得泡沫更容易被無視。事實上,美國股市的動蕩性往往比中國股市更嚴重、影響範圍更廣。美國不崇尚加強政府對市場的監管,然而金融市場過度自由化必然帶來危機;中國金融市場儘管不夠完善,但政府主動調控泡沫,防範泡沫,反而使得泡沫破裂時不至於爆發系統性金融危機。「泡沫、法律和金融監管」(第七章),「美國次貸危機政治泡沫分析」(第八章)給我們提供了非常有價值的認識股市泡沫發生機制的視角,它們將政治、法律因素等引入泡沫形成過程的分析中來。這說明,政府對股票市場泡沫的干預是必要的,但是,如何科學干預,其具體機制、手段如何,則值得深入研究。
三十多年歷史的中國股市與二百多年歷史的美國股市比較起來,中國股市的波動性比較明顯,但沒有發生過系統性金融危機。每次中國股市動蕩之後,政府特彆強調改革開放的作用,不斷推進和完善股市的市場化進程,釋放市場活力,遵循「公平、公正、公開」和「保護投資者」等基本原則。每次改革都重新點燃了人們對股市的期望,從而開啟新一輪的股市繁榮周期。「2003年至2009年我國股市波動的發生機制分析」(第九章)和「2010年至2021年我國股市波動的發生機制分析」 (第十章)則介紹了中國股市改革的一些重要政策脈絡。
可以設想:?新興股票市場制度不完善,執法或法律本身總是有漏洞;?信息的真實性沒有司法保障,虛假合同、虛假財務、虛假重組,違規收益遠遠超過違法風險和成本;?上市公司圈錢、肇事,劣質公司得不到充分地淘汰,投機者藉機炒短、炒小、炒差,或者炒新、炒中小創、炒高送轉,或者炒政策、炒題材、炒預期,種種炒作行為,均經不起時間的檢驗,炒作過後滿地狼藉;?股民充滿投機性,為了暴富不惜冒不可承受的風險;?投資者利益受到非法損害后得不到賠償,應該讓造假者傾家蕩產,政府必須拿出這樣的態度,塑造這樣的投資者維權機制。這些現象最終損害了股市高效配置資金的機制,對經濟增長造成傷害。
慶幸的是,政府一直很清醒,一段時間以來,中國政府不斷干預股市投機的規模,一定程度上多次降低了股市的劇烈動蕩,為股市和經濟護航。事實證明,中國政府抑制瘋狂的泡沫,而不是放任其演變成不可收拾的金融危機,這種策略是對的,也是比美國股市監管高明的地方。
還有就是金融市場隱蔽的腐敗,腐蝕著健康的金融資產;金融業對產業利潤的侵蝕乃至剝奪,金融業相對於其他行業的高工資,使人才向金融業集中,不利於製造業的發展;權錢交易和違法牟利在股市不少見。這些往往伴隨著股市泡沫發展的全過程。
除了歷史分析和定性分析,我們還採用了模型和量化的方法,如「2003年至2022年股市泡沫檢測及預警分析」(第十一章)分析了中美股市是否存在泡沫及如何預警的相關問題。美國從2020年3月疫情期間的四次熔斷到2022年的股市泡沫,像過山車那樣驚心動魄;中國股市相對平穩,不斷推出改革措施穩定人們的預期,在沒有實行貨幣寬鬆的背景下,股市恢復了信心。由於美國貨幣無限制的寬鬆與巨額財政赤字,股市泡沫明顯,通貨膨脹高企等,正蘊釀著可能的金融危機。而中國由於2018年前後,多次全國範圍內降槓桿,化解金融風險,即使恆大、融創、華夏幸福等出現資金鏈危機,也沒有演變成系統性的危機事件。在筆者看來,中國政府化解危機的意識和能力要遠遠強於西方政府。
可以說,中國政府注重防範惡性股市泡沫的一貫態度和政策要優於美國放任股市泡沫、無所作為的態度,要優於美國主流學術圈不承認股市泡沫,即使泡沫破裂也認為股票市場是有效的這樣一種學術思潮。股市能自發性地產生泡沫,而政府要防範惡性泡沫的出現,中國政府警惕惡性泡沫,這些就是本書最終的重要的觀點。
在近二十年的股票市場投資、教學和研究中,我發現,承認「人之初,性本惡」更符合現實,更有利於股市監管的制度建設。在未來的三十年,股票市場將是我國市場經濟運營的核心機制,成為信息和資金的集散中心,服務於科技創新競賽和市場選拔人才競爭。我們期待著中國建設成功世界上最發達的股票市場的這一天!
最後,感謝學校出版基金的資助,也感謝同事提出的寶貴意見,在搜集資料時提供的幫助,以及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的嚴格要求。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