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刑法論叢.2022年第2卷.總第70卷 ISBN:9787519781866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趙秉志 頁數:45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474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刑法論叢》第70卷共載論文17篇,秉承本論叢業已習慣的固定風格,所收錄的論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期我國刑法學界所取得的新研究成果。內容涵括中國刑法學、外國刑法學、國際刑法學、犯罪學與刑事政策學等刑法學諸多領域。 本卷特設「企業合規專欄」,收錄了3篇相關文章。秦長森的「行刑銜接視野下企業合規教義學化發展的二元構建」一文主張,企業合規可以被劃分為實踐性的行政合規與理論性的刑事合規,行政合規可為刑事合規的法益識別提供依據,刑事合規可以檢視行政合規建立的有效性,由此實現二元合規的雙向互動。李冠煜在「經濟刑法解釋的體系性思考——以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為指導」文中指出,我國司法實踐需要在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的指導下,對機能主義刑法解釋論進行外在和內在的體系制約,由此對民營企業家經濟犯罪的刑事解釋給予體系性思考。劉潤澤在「刑事合規中企業主歸責依據的教義學詮釋——以管理過失為視角」文中提出,企業主是否履行了制度建設義務而構成管理過失犯,這是企業主因刑事合規出入罪的依據,其中制度包括風險准入制度、風險疏散制度與風險阻卻制度。 本卷的其他欄目還刊載了如下優秀成果: 梅傳強和梁選點的「醉駕入刑10年治理模式反思——以重慶市A區數據分析為藍本」一文通過對醉駕刑事案例的實證研究,針對醉駕治理的困境,提出相應對策。 日本學者?哲夫在其「論被害者承諾」——文中指出了被害者承諾正當化根據的兩個路徑,並分析了不同學說中被害者承諾的正當化要件。 劉叢叢在「『或引渡或起訴』義務的性質問題研究」中針對「或引渡或起訴」這一義務的定性問題展開討論,並認為這一義務在針對國際核心罪行時應當具有國際習慣法地位。 高維儉和李昕明在「《犯罪人論》的理論還原及學術評論」一文中通過對龍勃羅梭的《犯罪人論》全版考證校對,概括其各版本的觀點演進,並還原和總結了犯罪人類型論。目錄 〔企業合規專欄〕行刑銜接視野下企業合規教義學化發展的二元構建 秦長森 經濟刑法解釋的體系性思考——以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為指導 李冠煜 刑事合規中企業主歸責依據的教義學詮釋——以管理過失為視角 劉潤澤 〔中國刑法〕 論違法多元性的理論依據與歸責原則 王秀梅 戴小強 輕重犯罪分離的標準研究 劉傳稿 《刑法修正案(十一)》立法檢視:類型歸罪與保障進路 莫洪憲 羅建武 醉駕入刑10年治理模式反思——以重慶市A區數據分析為藍本 梅傳強 梁選點 再論信用卡詐騙罪之「惡意透支」 劉躍挺 平台數據爬取行為的刑法規制 李雪健 竊取虛擬物品行為定性問題研究 楊釗 消防責任事故罪的困境與出路——基於419個刑案的實證研究 張華 〔外國刑法〕 論被害者承諾〔日〕?哲夫著 王充 譯 韓國刑法中違法性認識錯誤阻卻責任界限研究 白國哲 〔國際刑法〕 「或引渡或起訴」義務的性質問題研究 劉叢叢 〔犯罪學與刑事政策〕 犯罪定義權的展開 白星星 馬榮春 《犯罪人論》的理論還原及學術評論 高維儉 李昕明 刑事一體化視角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被害人權益的保障 韓瀚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