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續集 蔣寅 978710116319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華書局
NT$48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續集
ISBN:9787101163193
出版社:中華書局
著編譯者:蔣寅
頁數:44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492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接續《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的研究,除繼續關注詩美概念,如「老」「厚」「澀」等外,更注意詩學史上的一些重要觀念,如「神韻」「格調」「性靈」「肌理」等,將這些概念還原到最初語境中,根據倡導者本人和後人的具體用法來分析其含義,在動態過程中把握其衍生情形。 作者將中國古典詩學的學術史意義和理論價值放到更廣闊的歷史視野中進行思考,希望通過對古典詩學基本概念和命題作這樣的現代詮釋,慢慢形成一批相對穩定、清晰的基本概念,為今後的理論建設和批評實踐提供工具術語和基礎理論平台,從而促進全球化視野下的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研究和當代文學理論的建設。

作者簡介

蔣寅,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古代文學研究室主任。現為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唐代文學、清代詩學研究。出版過《大曆詩風》、《大曆詩人研究》、《百代之中》、《古典詩學的現代詮釋》、《清詩話考》、《王漁洋與康熙詩壇》、《清代詩學史》(第一、二卷)等學術著作。

目錄

在中國發現批評史(代前言)——清代詩學研究與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傳統的再認識
一、關於中國文學理論和批評的三個偏見
二、清代詩學提供的另一種歷史認知
三、清代詩學實踐與傳統的再思
四、在中國發現批評史
一 情景交融——古典詩歌意象化表現方式的定型
一、「情景交融」溯源
二、如何理解和界定「情景交融」?
三、中古詩歌的情景結構
四、唐詩情景關係變異的理論跡象
五、大曆詩歌中的意象化表現
六、「情景交融」的意象結構何以在中唐詩歌中成型
二 老——古典詩歌審美范型之一
一、由老邁之「老」到老成之「老」
二、「老」的美學內涵
三、與「老」相關的負價概念
三 厚——古典詩歌審美范型之二
一、「厚」的詩歌表現
二、「厚」成為文論概念的淵源
三「厚」在清代的豐富和拓展
四、妨礙「厚」的藝術要素
四 澀——古典詩歌審美范型之三
一、「澀」為詩中一境
二、「澀」為談藝家一境
三、求「澀」何為?
四、「澀」的美學意涵及衍生概念
五、「澀」的負價意義
五 詩中有畫(二)——用話語分析的方式來詮釋
一「詩中有畫」的「畫」指什麼?
二、「詩中有畫」的「畫」作為王維畫意
三、王維畫的寫意傾向
四、王維詩的寫意特徵
五、結論
六 不粘不脫,不即不離——性靈詩學關於詠物詩的理論反思
一、新語境中的老問題
二、話語溯源
三、由理論到批評
四、寓意成為焦點
五、「切」的詩學意義
六、嘉、道以後的餘響
七 家數·名家·大家——有關古代詩歌品第的一個考察
一、引言
二、「家數」溯源
三「大家」概念之形成
四、「大家」的境界
五、「大家」的幾個標誌
六、結論
八 擬與避——古典詩歌文本的互文性問題
一、互文性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般特徵
二、詩歌文本的擬議與變化
三、古典詩歌文本的隱性互文——避
九 神韻——王漁洋「神韻」的審美內涵及藝術精神
一、「神韻」的審美印象
二、「神韻」的美學內涵
三、「神韻」的印象主義傾向
十 格調——以沈德潛的格調詩學為中心
一、格調論抑或格調派?
二、「格調」溯源
三、沈德潛的新格調觀
十一 性靈——袁枚性靈詩學的要義
一、自我表現的詩學
二「性靈」說的解構傾向及其理路
三、破而不立的詩論
十二 肌理——深入文本組織層面的詩學
一、「肌理」說之於翁方綱詩學
二、詩理與肌理
三、「肌理」的淵源及理論定位
四、筍縫:肌理說的重要概念
十三 中庸的美學——中國古代文論對審美知覺的表達及其語言形式
一、審美概念的價值分類
二、絕對正價概念
三、有限正價概念
四、有限正價概念的表達之一——補充法
五、有限正價概念的表達之二——排除法
六、有限正價概念的表達之三——限製法
七、有限正價概念表達法的綜合運用
八、負價概念及其表達方式
九、中性概念及其表達方式
論文原刊出處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