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導論 (第五版) 歐文.E.休斯 978730030558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NT$4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公共管理導論 (第五版)
ISBN:9787300305585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著編譯者:歐文.E.休斯
叢書名: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經典譯叢
頁數:26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413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暢銷多年的公共管理經典入門讀物。
名家名譯:歐文·E 休斯代表作品,張成福教授領銜譯介
必讀經典:暢銷20餘年,已成為公共管理領域必讀經典
影響深遠:在公共管理學界和政府部門產生了深遠影響
《公共管理導論》一書是澳大利亞學者歐文·E 休斯的代表作品,第五版仍然由我國知名公共管理學者張成福領銜譯介。
《公共管理導論(第五版)》是作者在對傳統公共行政模式與公共管理模式兩種典範進行比較的基礎上撰寫的一部著作,全書對公共管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進行了介紹,為想要初步了解公共管理世界的讀者提供了一種概括性指南。
《公共管理導論(第五版)》回顧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全球範圍內發生的公共部門變革運動,闡述了這些變革的動力、階段、措施、問題流弊及發展趨勢,並指出,這些變革所確立的新型政府治理典範——公共管理典範,已經形成並替代傳統公共行政典範。
《公共管理導論(第五版)》強調,公共管理典範摒棄了傳統公共行政的僵化和教條,形塑了一種更具彈性、更加靈活的政府組織形態,引入了更為有效和多樣化的政府治理工具,因此,這一典範所包含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公共管理實踐中取得了切實的效果。
與上一版相比,《公共管理導論(第五版)》第五版進一步強調公共服務的重要性,以及技術對公共事務治理的影響,新增了「服務提供」一章,將原「電子化政府」一章修訂更新為「用技術來管理」,並對其他章節進行了重新撰寫、修繕、刪並。
《公共管理導論(第五版)》是公共管理領域的一部經典著作,自2001年首次在我國翻譯出版以來,在國內公共管理學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並被許多高校列入公共管理學科考研、考博參考書目。全書言簡意賅、通俗易懂,既可作為高校學生的公共管理基礎性、入門性讀物,同時也是其他讀者特別是公務員深入了解全球政府改革浪潮、提升公共管理理論素養的理想參考書。

作者簡介
歐文·E 休斯(Owen E Hughes),澳大利亞知名政治學家和公共行政學家,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澳大利亞政治等。在加入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之前,休斯教授長期在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任教,曾擔任該校管理繫系主任,並被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學、喬治城大學和我國的中國人民大學聘為客座教授。《公共管理導論》一書為其代表作,該書的出版確立了他在公共管理領域著名學者的地位。他還著有《澳大利亞政治》《政府間關係與公共政策》等,都頗具影響。
主要譯者簡介
張成福,本書主要譯者,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人民大學政府管理與改革研究中心主任;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行政管理學》第一首席專家,第六、七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公共管理學科評議組成員。主要研究領域為政府治理與改革、公共管理理論與實踐、法治政府建設、公共危機管理等。主編大型翻譯叢書「公共行政與公共管理經典譯叢」(出版譯著逾百種),在公共管理學界產生了廣泛的學術影響。

目錄
第1章 一個變革的時代
1 1 引言
1 2 從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
1 3 作為一個研究領域的公共管理
1 4 公共部門改革的必要性
1 5 -個有趣的時代
1 6 結論
第2章 政府的角色
2 1 引言
2 2 公共部門的必要性
2 3 作為公共政策基礎的市場失靈
2 4 政府工具
2 5 政府干預的各個階段
2 6 政府的規模
2 7 結論
第3章 傳統的公共行政模式
3 1 引言
3 2 早期的行政
3 3 19世紀的改革
3 4 韋伯的官僚制理論
3 5 威爾遜與政治控制
3 6 泰勒與公共行政
3 7 傳統模式存在的問題
3 8 結論
第4章 公共管理
4 1 引言
4 2 管理的內涵
4 3 管理方法的產生
4 4 管理的理論基礎
4 5 公共部門改革
4 6 新公共管理
4 7 一場全球性運動?
4 8 對管理改革的批判
4 9 結論
第5章 公共政策
5 1 引言
5 2 公共政策、行政和管理
5 3 政策分析
5 4 政策過程模型
5 5 經濟性公共政策
5 6 政治性公共政策
5 7 基於證據的政策
5 8 政策執行
5 9 政策分析的局限性
5 10 結論
第6章 治理
6 1 引言
6 2 治理的內涵
6 3 政府與治理
6 4 傳統公共管理中的治理:貝維爾與羅茲
6 5 公司治理
6 6 作為新公共管理的治理
6 7 治理與網路
6 8 嚴格治理與寬鬆治理
6 9 治理的有效性
6 10 結論
第7章 問責
7 1 引言
7 2 問責的概念
7 3 私營部門中的問責
7 4 政治問責
7 5 官僚問責
第8章 利害關係人和外部環境
第9章 管制、外包和公共企業
第10章 戰略管理
第11章 人事管理和領導力
第12章 服務提供
第13章 用技術來管理
第14章 財政和績效管理
第15章 結論:公共管理典範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一個有趣的時代
儘管在這裏運用公共管理是為了同傳統的、業已被視為過時了的公共行政模式形成對比,但這兩種理論的一些共同的、基本的理念還是受到了威脅。傳統的公共行政理論和不同變體的公共管理理論,在政府改善公民生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人們始終認定未來生活會越來越好。但這一共識點本身就有可能被社會大眾新一輪的反政治、反政府主義浪潮所淹沒,使公共管理者的工作更加複雜化。任何公共管理者的第一責任應該是對政府負責,但除此之外,在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中,長期以來一直還有一個傳統,那就是儘可能地進行合理決策。對公共管理人員來說,要應付與此相去甚遠的政策,很可能是一種挑戰。
關於早期公共部門改革的辯論有時相當激烈,例如,20世紀80年代英國國有企業私有化期間就是如此。但辯論一般都以事實為依據。公共管理改革的擁護者認為,他們的想法將提高服務效率,這樣對客戶更好。然而反對者的論點同樣基於事實和與事實有關的理論。換句話說,二者之間能進行正常的交流與辯論。新的反政府主義則截然不同:意識形態比事實更重要,如果事實與先入為主的意識形態觀點不一致,就會被駁回。2016年,《牛津詞典》宣布其年度詞彙是「后真相」;一名特朗普白宮工作人員在面對特朗普先生就職典禮人數的證據時,提到了「其他事實」;另一名工作人員提到了「解構行政國家」的總體目標(Washington Post, 23 February 2017)。確切地說,這意味著什麼還不清楚,但從表面上看,它似乎威脅到了幾十年的行政秩序。公共管理者,就像之前的公共行政人員一樣,在實際的事實中、在真實的數據中周旋。他們如何應對一個后真相的世界,如何應對因為浪費、服務質量差、身處一個應該停止存在的機構以及屬於不應該存在的精英階層而受到的持續攻擊等,還有待觀察。最激烈的反對可能是針對政治階層的,但目的卻不明確。即使「行政國家的解構」相當神秘,也很可能變成一種生存威脅。

前言/序言
公共管理作為一種與人類文明發展有著同樣長久歷史的實踐活動,早在氏族部落時期就以管理共同事務的面貌而存在;當國家和政府出現以後,公共管理便一直在維持政治統治和保障社會生活秩序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現代民主法治社會,公共管理乃是以政府為核心的公共部門,整合各種力量,有效配置各種資源,廣泛運用各種方法,管理公共事務,解決公共問題,從而創造公共價值的活動。作為一門學科或者一個研究領域,公共管理顯然不是學者們在學術象牙塔里的自我獨白,不是一種純粹的理論生活,而是植根于實踐中的探究與思考,其意義就在於對我們時代所提出的各種挑戰進行持續性的回應,對關係國家和人類命運的共同問題予以解答,並在此過程中創造公共的價值。
我們正處在一個快速變革的時代。數字化、全球化、多元化、多極化等浪潮洶湧,從科技到經濟、從日常生活到政治生活,整個社會日新月異,跨文化交往日漸擴大。公共管理植根于這樣的現實,從而無論在理論還是在實踐上,也都處在持續不斷的變化與發展之中。不同時期、不同文化、不同社會情境面臨著不同的公共問題,這決定了公共管理在不同的時空中必然會呈現出範圍、內容以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多樣性和差異性。事實上,作為一種實踐活動,公共管理的模式並沒有統一的標準;作為一種理論探索,公共管理乃是科際整合的研究領域,從不同的視角和途徑出發,對公共管理的具體含義會有不同的理解。需要認識到的是,人們對何謂公共管理缺乏基本共識的這一事實並非意味著這門學科不成熟或者缺乏所謂的合法性,恰恰相反,這正是符合科學研究規律的表現。在科學研究中,通往真理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是否有某個答案宣稱自己掌握了真理(實際上這也是不可能的),而是在於是否有豐富多彩的、充滿活力的各種不同努力去嘗試發現相對合理的答案,以共同地幫助我們在通往真理的道路上前進一步。
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學者歐文·E 休斯所著的這本《公共管理導論》,便是在公共管理方面的這樣一種努力和嘗試。在本書中,休斯對與公共管理有關的一些經典問題和當前熱點問題進行了介紹,並對這些問題進行了獨到的解答,為想要初步了解公共管理世界的讀者提供了一種概括性指南。休斯回顧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全球範圍內發生的代表性公共部門變革運動,闡述了這些變革的動力、階段、措施、問題流弊以及未來趨勢等內容,在此基礎上他分析指出,一種新的典範確已形成,並已替代了傳統公共行政典範,而「公共管理」一詞足以涵蓋這一新典範的內容特質,這大概是因為:「公共管理」典範摒棄了傳統公共行政政治與行政二分、正統官僚制的僵化教條,實現了從「行政」向「管理」的轉變;它以公共選擇以及其他相關經濟學理論為基礎,重新界定了政治領導人和行政官員之間的關係,形塑了一個更為彈性、靈活的政府組織形態,引入了更為有效、多樣化的政府治理工具,明晰了政府與其外部環境要素間的互動關聯;「公共管理」典範所包含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已經付諸實踐,並且發揮了卓越的功效。與此同時,休斯還重點討論了「公共管理」與「新公共管理」的關係問題,他並不認為後者包含了一個典範構成的所有要素,而是術語功能遠大於理論功用,所謂「新公共管理」,其主要作用在於將分散的變革措施囊括於一個術語涵攝範圍內而呈現給人們一個整體性概念。當然,休斯也指出,典範的變遷並不是對歷史傳統的完全拋棄,而是在批判和繼承的基礎上,實現一種科學理性的揚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