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新詩的譜系與傳統 李怡 978750397493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文化藝術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現代新詩的譜系與傳統
ISBN:9787503974939
出版社:文化藝術
著編譯者:李怡
叢書名:中國現當代文學譜系研究叢書
頁數:46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443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為論者多年致力中國現代新詩史論研究的論述精編,從新詩發展史到中外詩歌的藝術淵源,再到詩人論、作品論及學術研究的方法論問題均有涉及,是進一步探索和梳理中國現代新詩一系列重要現象的依據和基礎,也是總結中國新詩內在脈絡與發展譜系的重要思路。

作者簡介

李怡,1966年6月生於重慶,1984年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2003年獲得文學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先後擔任西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兼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魯迅研究會副會長兼基礎教育分會會長。主要從事中國現代詩歌、魯迅及中國現代文藝思潮研究。出版過學術論著《中國現代新詩與古典詩歌傳統》《現代四川文學的巴蜀文化闡釋》《為了現代的人生——魯迅閱讀筆記》《中國現代詩歌欣賞》《日本體驗與中國現代文學的發生》《作為方法的「民國」》《文史對話與大文學史觀》等。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獎者,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目錄

導論 「中國現代新詩」及其「傳統」
一、何謂「中國現代新詩」
二、中國新詩的「傳統」
第一章 誕生:歷史與文化的巨變
一、多重文化傳統的融會衝撞與中國新詩的誕生
二、生存實感的引入與中國「新」詩
三、大眾傳媒與新詩的生成
四、多種書寫語言的交融與衝突
第二章 探索中的發展:20世紀20年代的新詩
一、胡適《嘗試集》與中國新詩
二、早期新詩探索的四川氛圍與地方路徑
三、誤讀與想象:郭沫若、浪漫主義與泛神論
四、新月派與中國新詩的巴那斯主義
五、徐志摩:古典理想的現代重構
六、聞一多:矛盾與互斥
七、李金髮:溝通與不通
八、魯迅:新詩的「邊鼓」
第三章 中外融合與中國新詩的20世紀30年代
一、戴望舒:中國靈魂的世紀病
二、何其芳:歐風美雨中的佳人芳草
三、卞之琳:樓下的風景
四、梁宗岱:意志化的輝光與物態化的迷醉
五、朱自清:探尋「與傳統有關」的「現代化」
第四章 20世紀40年代:中國新詩的成熟
一、七月詩派領袖胡風的歷史貢獻
二、艾青:中國傳統的「棄兒」與叛逆
三、馮至:「遠取譬」與「最為傑出的抒情」
四、穆旦:「反傳統」與中國新詩的「新傳統」
五、袁可嘉:「現代化」與中國意義
六、徐訐:場邊、門邊與街邊
第五章 當代歲月:曲折、蜿蜒與分化
一、20世紀50年代與「二元對立思維」
二、「朦朧詩」現象討論
三、大西南文化與新時期詩歌的消長
結語 標準與尺度:如何評價中國現代新詩
附錄一 中國現代新詩期刊搶救性工程的必要與可能
附錄二 當代詩歌中的踽踽獨行者——懷念任洪淵老師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