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中的心理學-理解我們內心深處的恐懼 壹心理 978750575689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NT$37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童話中的心理學-理解我們內心深處的恐懼
ISBN:9787505756892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著編譯者:壹心理
頁數:23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301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3000萬心理愛好者平台壹心理X專業心理諮詢師創作團隊! 分離、孤獨、衝突、成長童話中暗含我們共同的恐懼與渴望! 家庭心理治療學派心理專家青音、知名心理諮詢師冰千里、志明心理治療師王峘聯袂推薦!

內容簡介
小時候,我們在童話中汲取美好的信念,嘗試接受生活的不確定性;如今,在心理學的視角下重讀童話,我們將打開集體無意識的大門,與自己的內在世界相遇。
本書選取了13個經典童話,除了將西方學者反覆解讀過的《睡美人》《小王子》等故事放在中文語境中進行新的詮釋,還開創性地收入了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如《寶蓮燈》《哪吒》等。在專業心理諮詢師的引領下,我們將得以從更豐富的層面去理解、感悟一個個熟悉的故事。我們可以在那些與自身相似的境遇中直面內心隱秘脆弱的一面,收穫審視自我、緩解焦慮、開闊視野的啟發與方法。
小美人魚的悲劇結尾除了展現無望的愛情,是否也意味著她在「我想成為的人」與「集體想讓我成為的人」的衝突中,選擇撇開世俗對她的要求和偏見,成為自己。被詛咒的醜陋野獸渴望愛卻不懂愛,總是以不合時宜的方式搞砸與貝兒的相處,是否也展露了其抗拒自己內心渴求,迴避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創傷心理。田螺姑娘的特質近乎完美地符合了封建社會中理想女性的原型,但在神話中的美好願景下是否也影射了那些被忽視、被束縛的女性?
這些古老的故事將煥發出新的活力,為我們在現實中的困境、衝突、掙扎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作者簡介
壹心理,深耕心理學行業12年的專業心理服務平台,專註於心理知識的全民普及,致力於推動中國心理行業發展。

精彩書評
這部作品重新解讀了我
們熟悉的童話、寓言故事,
對沉澱在故事中的無意識進
行了探索,探討的是大部分
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會面對
的生活議題,令人獲益匪淺

——青音
作家、家庭治療學派心
理專家
夢是還沒有睡醒的童話
,童話是睜著眼睛講述的夢
境。此書的閱讀是通往心靈
的旅程,可以幫助我們找尋
童年的記憶。以別樣的視角
重新感悟那些熟悉的故事,
並有助於我們探索人類與自
我心靈中更豐富的層面。而
臨床工作者則可以藉由本書
為來訪者所講述的那些似曾
相識的情節找到一些新的思
考方向,也為自己的假設找
到理論依據。
——王峘
知名心理治療師
童話是潛意識的現實,
是缺憾里的完美,是內心深
處的孩子,也許你會在本書
中遇見久違的自己。
——冰千里
知名心理諮詢師、心理
學圖書作家

目錄
推薦序

作者簡介
第一部分 在自我探索中成長
01 《海的女兒》:成為自己的英雄——任書儀
02 《睡美人》:如何走向獨立——高予清
03 《愛麗絲夢遊仙境》:成長中的困境——薛飛
04 《小王子》:拒絕成長的少年——張凱麗
05 《寶蓮燈》:愛是促使我們成長的力量——任書儀
第二部分 愛、獨立與親密關係
01 《美女與野獸》:愛的治療之旅——謝小丁
02 《青蛙王子》:追求自我完整——薛飛
03 《田螺姑娘》:被束縛的女性——高予清
04 《白蛇傳》:穿越陰影,才能走向親密一高予清
第三部分 養育的困境
01 《小紅帽》:孩子的內心世界——高予清
02 《穿靴子的貓》:惡作劇者的魅力——張凱麗
03 《漢賽爾與格萊特》:人格的對立統一性——任書儀
04 《哪吒》:父性與孩子的成長——張凱麗

精彩書摘
在海的深處,有一個人魚的王國。國王有6個女兒,他已經獨身很多年了,老母親替他管理家務。她非常愛她的孫女們,孫女們也最喜歡聽奶奶講故事了,尤其是講人間的故事。她告訴人魚公主們,人類是擁有不滅靈魂的生物。她們就這樣快樂地生活在海底。
6位人魚公主中最小的公主是最美麗的,而且她的聲音也非常美妙動聽。她們居住的海底有很多珍奇異草,6位人魚公主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花園,她們把花園打理成各自喜歡的樣子。小美人魚將自己的花園布置成圓形,裏面種著紅色的花朵,看上去就像一輪太陽。花園裡面還有一個俊美男子的白色大理石雕像,那是姐妹們在海底淘來的寶貝。
人魚公主們都很嚮往大海之外的世界,但是她們必須要等到年滿15歲才可以出去。小美人魚的姐姐們年滿l5歲時,都陸續出去見了外面世界的山川、森林、農莊、夕陽等等。
終於,到了小美人魚15歲的這一天,祖母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游出了海底,把頭伸出了海面,看著這個她從未見過的人間世界。她看見一位俊美的王子正在一艘大船上舉辦生日宴會,可是就在這時,突然一陣滔天巨浪將大船掀翻在了海里,王子也落入水中,小美人魚奮不顧身地游過去救起王子。王子雙眼緊閉,小美人魚看著他,忍不住輕輕地吻了一下王子,然後將他放在了岸邊。不一會兒,一位漂亮的人間公主看見了王子,她喊來人救走了王子。
小美人魚悲傷地回到海底,她愛上了王子,希望和人類一樣也擁有不滅的靈魂。她心想:只要能變成人,哪怕少活300年也值得。
她忘不掉王子,於是,她拜訪了海里的巫婆,求她實現自己想要變成人的願望。巫婆為她配製了一種葯,告訴她在黎明前喝下去,魚尾就可以變成人的腿。巫婆還告訴她,只有王子愛上她並娶她為妻,她才能得到不滅的靈魂;如若王子與其他女人結婚,她就會變成海里的泡沫。
小美人魚聽后臉色蒼白,但她依然毫不畏懼地向巫婆要了藥水。作為報酬,巫婆割去了她的舌頭,拿走了她動聽的聲音。
第二天,當太陽照到海面的時候,小美人魚喝下了巫婆給的藥水。於是她有了一雙人類的腿,同時,她也變成了啞巴,而且她每走一步都像踩在刀刃上,疼痛難忍。可是,她的舞姿依然優美,王子很喜歡她。但是王子要娶的人不是小美人魚,而是那位曾在岸邊救起他的人間公主,因為王子並不知道那天救他的其實是小美人魚。
小美人魚知道后很悲痛,因為他們舉辦婚禮的頭一個早晨就是她消失不見的日子。姐姐們為了救她,用她們的長發從巫婆那兒換來了一把尖刀,只要將尖刀插在王子的心上,讓鮮血滴在小美人魚的雙腳上,她就會重新擁有尾巴,回到大海中。
看著熟睡的王子,小美人魚實在不忍心。於是她將尖刀扔進了海里。她自己也跳進了海里。隨之,她的身體化成泡沫融入了大海。P5-7

前言/序言
夢境是還沒有睡醒的童 話,童話是睜著眼睛講述的 夢境。 從榮格分析心理學的觀 點來看,童話和夢境一樣, 都是通往人類無意識的心靈 世界的橋樑,又或者說,是 無意識試圖向我們的意識傳 遞某些重要信息的路徑。如 果說兩者之間有什麼差異, 那就是夢境中屬於個人層面 的內容會更明顯一些,可以 將其視為個人內在世界宛如 童話般奇妙怪誕的表達,而 童話則是對人類心靈中共同 夢境的講述。 在瑞士心理學家榮格看 來,在個體的心靈領域之外 ,還有一個更廣闊也更深遠 的集體心靈所在,他稱之為 集體無意識。集體無意識是 人這一物種經由遺傳獲得, 與生俱來的心理成分,是人 類共同的心靈體。它不受個 人經驗影響,更像是人類共 同命運的心靈印跡。它會在 關於家國的宏大敘述中不斷 出現,在個人經歷中反覆被 表達,在夢境里留下蛛絲馬 跡。當然,探尋集體無意識 最便捷,也最可控的路徑是 對神話、童話、傳說和史詩 進行探究。它們最初由口口 相傳而保存下來,在對其進 行記載和流傳的過程中經由 集體反覆選擇、調整、打磨 、塑造,最終留存下人類最 共通的經驗。 小時候我就對童話很感 興趣。經由童話,孩童時代 的我可以去到遙遠的過去、 陌生的國度,認識各種奇異 的人,見證各類奇妙的事, 見識人類共同的困境、掙扎 和鬥爭,體驗自己生活外的 情感張力。後來我學了心理 學,成為一名心理治療師。 在我的臨床工作中,在和來 訪者的對話里,我一次又一 次地在他們給我講述的夢境 、幻想甚至個人生活經歷里 ,聽到與我小時候讀過的故 事中相同的主題和境遇。這 不僅讓我感到驚奇、讚歎, 還會加深我對來訪者的理解 ,為接下來的工作方向提供 新的可能性。對於童話的解 讀是深度心理學、精神分析 和分析心理學偏愛的一個研 究方向。這一工作可以幫助 我們理解人類這個共同體是 如何從蒙昧的童年一路走來 ,邁向文明,也能讓我們看 到人類共同的困境和解決之 道。對於每一個個體而言, 解讀童話也可以映照出我們 的個人處境,發掘個人的體 驗和情感,並尋找歷史上的 應和與迴響。 不過遺憾的是,在我過 去的工作中,參考和引用的 關於童話分析的論文大多是 西方學者用英文寫就的。在 中文世界里,立足中國本土 文化解讀童話的作品非常有 限。過去幾年我在英國從深 度心理學、社會和文化的角 度思考了自己的臨床工作, 也做了相關的跨文化研究。 一方面,我覺得人性底層的 善與惡、愛與恨、戰鬥與妥 協都是相同的;但另一方面 ,受文化和社會的影響,這 些底層情感和體驗的表達形 式在不同環境、不同語境下 ,其具體表達形式卻各有不 同。 壹心理編著的這本《童 話中的心理學:理解我們內 心深處的恐懼》是一次有意 義的嘗試。本書試圖立足今 日的中國,將西方心理學理 論、傳統文化積淀、鮮活的 臨床案例以及各位作者對自 己體驗的深度思考整合到一 起。 本書是適合成人閱讀的 心理學通俗讀物,作者大都 是資深的臨床工作者,有著 深厚的深度心理學理論功底 。在他們的文章中,有的將 西方學者反覆解讀過的《海 的女兒》《睡美人》《小紅 帽》等故事放在中文語境下 進行新的詮釋,並補充以中 國人的心靈體驗;有些則將 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故事如《 白蛇傳》《田螺姑娘》《哪 吒》等,用西方心理學理論 進行擴充和深化。他們使用 了榮格的概念、精神分析的 觀點、依戀理論的視角,以 及女性主義的主張,佐以生 動的個人經歷和臨床材料。 於是,所有關於人類心靈的 材料,包括個人的和集體的 ,都自然而然地交織于書中 ,這些古老的故事也因此重 新煥發活力,有了現實的意 義。 可以說,閱讀此書是一 場通往心靈的別樣旅程。在 這趟旅程中我們能夠找尋自 己童年的記憶,獲得別樣的 視角,重新體會那些熟悉的 故事,並探尋人類與自我心 靈中更豐富的層面。如果你 是臨床工作者,那麼你可以 對來訪者講述那些似曾相識 的情節,為他們的困難、沖 突和掙扎找到新的思考方向 。當然,你還需要在和來訪 者的諮詢中進一步驗證這些 方向的可靠性和適用性。 這是一場與老友重新認 識的旅程,祝你閱讀愉快。 王垣博士 心理治療師 2023年6月4日 于倫敦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