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時期中原文明的繁榮與生態環境關係研究 李金玉 978721512886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河南人民
NT$37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商周時期中原文明的繁榮與生態環境關係研究
ISBN:9787215128866
出版社:河南人民
著編譯者:李金玉
頁數:33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365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這是一部研究中原文化與生態環境保護關係的專著,以商周時期為歷史視域,重點闡釋中原城邦文明、農業文明、人口與社會等與生態環境保護互為影響的關係,並以老子、莊子等經典論述揭示先賢對生態環保認識的廣度與高度。
該書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榮獲第32屆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圖書獎。

內容簡介
人類文明的產生、發展和繁榮離不開生態環境。商周時期的中原文明亦然。該書聚焦于商周時期中原文明與生態環境的關係。作者將文獻研究與實地考察相結合,從歷史學、生態學、政治學等學科出發,全方位、多角度地剖析了商周時期中原文明與生態環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在研究過程中,作者考察了商周時期中原地區文明繁榮的盛況,生態環境的變化,文明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政府及民間的生態保護思想和措施,等等。

目錄
緒論
第一節有關概念的界定
第二節 課題研究意義
第三節 課題研究狀況
第四節 研究方法及擬解決的問題
第一章 商周時期中原地區的生態環境
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
一、自然地理環境特徵
二、主要地形區
第二節 氣候變遷
一、氣候變遷對古代文明的影響
二、商代的氣候狀況
三、周代的氣候狀況
第三節 水資源狀況
一、河流
二、湖泊
第四節 森林植被狀況
一、林木資源
二、草原植被狀況
第五節 野生動物資源
一、商代的野生動物狀況
二、周代的野生動物狀況
三、野生動物分佈的變化——以大象和犀牛為例
第六節 自然災害
一、自然災害對人類文明的影響
二、旱災
三、水災
四、地震
五、蟲災
六、火災
七、風災
八、雪霜冰雹災害
九、自然災害促成的社會文明——社會救助
第七節 人文社會環境——文化底蘊
一、中原文明與中國古代文明
二、舊石器時代的中原文明
三、新石器時代中原文明曙光漸放
四、二里頭文化時代中原文明異彩綻放
五、古代中原文化與周邊文化的相互影響
第二章 商周時期中原文明的繁榮
第一節 古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
一、文字——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
二、中原地區——古代文字的發源地
三、中原地區的遠古刻畫符號
四、中原地區的甲骨文——人類文明的瑰寶
五、中原地區的商周金文及其他文字
第二節 城市文明及其繁榮
一、中原史前城址
二、夏文明探源的重要城址——二里頭文化等城址
三、商代城市文明的成就
四、周代城市文明的繁榮
第三節 青銅文明的繁榮
一、中原地區青銅文明的萌芽
二、青銅時代的到來——二里頭青銅文明
三、青銅文明的高峰——中原地區商周青銅文明
四、青銅文明對古代文明的承載
五、中原青銅文明的地位及貢獻
第四節 發達的中原農業文明
一、土地性質的演變及中原列國的農業改革
二、農業生產工具不斷改良
三、農業生產技術的發展進步
四、糧食作物的種類及演變
五、中原地區農業產量
第三章商周時期城市文明與生態環境的關係
第一節 城市文明對生態環境的依賴
一、商代城邑與環境
二、從盤庚遷殷看城邑對生態環境的依賴
三、周代的城邑營建觀
四、鄭韓故城所體現的生態環境觀
第二節 城市文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一、城邑營建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二、宮室營建加大對生態資源的需求
三、城市中的亭台樓榭建造
第四章 商周時期中原青銅文明與生態環境的關係
第一節 青銅文明對生態環境的依賴
一、對礦產資源的依賴
二、對生產環境的依賴
三、對交通條件的依賴
第二節 青銅冶鑄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一、採礦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二、青銅生產對森林資源的消耗
三、青銅冶鍊對環境的污染
第五章 商周時期中原農業文明與生態環境的關係
第一節 農業文明對生態環境的依賴
一、悠久的農業文明
二、商周時期河南的農業生產環境
三、由農業滋生的古代文明
第二節 農業文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一、農業生產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二、刀耕火種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三、農業發展加劇對生產環境的破壞
第六章 商周時期中原人口數量及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第一節 中原人口數量
第二節 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一、人口增長導致居住環境日益惡劣
二、人口增長導致對森林的破壞加劇
三、人口增長導致對野生動物的捕殺加劇
四、厚葬對生態資源的巨大耗費
第七章 商周時期中原先賢的生態環境保護思想
第一節 老子的生態智慧
一、老子的自然觀
二、「道法自然」
三、與自然和諧相處
四、對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譴責
第二節 子產探索天人關係的新成就
一、「天道遠,人道邇」的思想基礎
二、子產對天人關係認識的升華
第三節 墨子的生態環境思想
一、尊重自然的思想
二、合理適度利用自然資源的主張
三、對戰爭破壞生態環境的批判
第四節 莊子對人與生態環境關係的闡述
一、萬物所由,天地有常
二、循天之理,順物自然
三、天地並生,與天合一
四、物無貴賤,萬物不傷
第五節 商鞅與環境保護立法
一、商鞅的生態環境保護思想
二、「刑棄灰于道者」與生態環境保護
第六節 韓非子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探索
一、對世界本源的認識
二、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探索
三、對現實的批判和對美好生態環境的嚮往
第七節 中原先賢對「天人合一」思想形成的貢獻
一、《周易》對「天人合一」思想的闡述
二、老子對「天人合一」思想的闡述
三、墨子對「天人合一」思想的闡述
四、莊子對「天人合一」思想的闡述
第八章 商周時期中原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
第一節 設置環境保護機構和官員
一、林木資源保護官員
二、動物資源保護官員
三、水資源保護官員
四、其他環境保護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