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家書 (上下冊) (精) 唐浩明 978721810881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廣東人民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6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家書 (上下冊) (精)
ISBN:9787218108810
出版社:廣東人民
著編譯者:唐浩明
叢書名:唐浩明作品典藏系列
頁數:99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357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這不是一部簡單的曾氏家書。它是一個智者對世道人心的觀察體驗,是一個學者對讀書治學的經驗之談,是一個成功者對事業奮鬥的歷程,更是一個胸中有著萬千溝壑的大人物的心靈世界的坦露。讀懂這樣一部書勝過讀千百冊平庸之作。
全套家書印製精美,內頁採用柔光定製紙,封面為超厚布紋紙,版面疏朗,閱讀舒適。高端設計,雅緻大氣,是讀者重溫經典至佳版本。

內容簡介
作者效法蔡鍔,在曾國藩千余封家書中精選三百余封加以評點,從曾國藩的家世學養、人脈關係及時代背景等方面入手,闡發信里信外令人感興趣的話題,與讀者一道,深入曾國藩的心靈世界,破譯曾氏家族崛起的密碼。

作者簡介
唐浩明,湖南衡陽人,1946年出生,編審,現任湖南省作家協會主席。長期致力於《曾國藩全集》等湖南近代文獻的整理出版與歷史小說創作,曾獲首屆中國出版政府獎、第三屆國家圖書獎。代表作有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楊度》《張之洞》,並著有《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家書》《唐浩明評點曾國藩語錄》等。

目錄
上 卷
道光二十年到咸豐十年
(一八四?—一八六?)
稟父母 道光二十年二月初九日
評點 破天荒翰林
稟祖父 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
評點 一個不同凡庸的鄉村農民
致諸弟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
評點 為學譬如熬肉
致諸弟 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評點 讀書之要在格物致知
致諸弟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
評點 何紹基之字與湯鵬之文
致諸弟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評點 戒煙寫日記主靜
致諸弟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
評點 同意諸弟外出求學
稟父母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
評點 和睦兄弟為第一
稟祖父母 道光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
評點 升翰林院侍講
致溫弟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評點 感春詩慷慨悲歌
致諸弟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評點 絕大學問即在家庭日用之間
稟父母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五日
評點 清代官員的薪俸
致諸弟 道光二十四年正月二十六日
評點 羅澤南其人
致溫弟沅弟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評點 盈虛消息之理
致諸弟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
評點 作如火如荼之文
稟父母 道光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三日
評點 妹夫來京不能安置
致諸弟 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評點 治學以有恆為主
致諸弟 道光二十五年二月初一日
評點 送妹夫王五詩
致諸弟 道光二十五年三月初五日
評點 詩之門徑
稟叔父 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十七日
評點 江忠源乃義俠之士
稟父母 道光二十六年正月初三日
評點 以杜門謝客為好
稟父母 道光二十六年十月十五日
評點 祖母的福分欠缺點
致諸弟 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十二日
評點 回家有三難
稟祖父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十七日
評點 連升四級
稟父母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評點 曾府的五個千金
致諸弟 道光二十七年十月十五日
評點 武科考試
稟父母 道光二十七年十二月初六日
評點 失眠藥方與招運良法
稟父母 道光二十八年四月十四日
評點 接續家風的大功臣郭筠
稟叔父母 道光二十八年七月二十日
評點 道光末年的物價
致諸弟 道光二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
評點 京師官員吃花酒
稟父母 道光二十九年二月初六日
評點 升授禮部侍郎
致諸弟 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
評點 不存做官發財之念
致諸弟 道光二十九年四月十六日
評點 官宦之家與孝友之家
致諸弟 道光二十九年六月初一日
評點 以「甲科鼎盛」排名
致諸弟 道光二十九年十二月初三日
評點 不收賻儀與分送馬褂
致諸弟 咸豐元年三月十二日
評點 廣西出了大事
致諸弟 咸豐元年四月初三日
評點 義倉——美麗的空想
致諸弟 咸豐元年五月十四日
評點 直言上疏
致諸弟 咸豐元年六月初一日
評點 陶澍知和左宗棠
致諸弟 咸豐元年八月十九日
評點 不可幫錢墊官之虧空
致諸弟 咸豐元年閏八月十二日
評點 誥封蓋印也得行賄
致諸弟 咸豐元年九月初五日
評點 妻子兇惡丈夫才能中進士
致諸弟 咸豐元年十月十二日
評點 因賀女庶出而暫緩親事
致諸弟 咸豐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評點 老父訓斥侍郎兒
諭紀澤 咸豐二年七月二十五夜
評點 遭遇母喪
諭紀澤 咸豐二年八月初八日
評點 再囑應辦事宜
諭紀澤 咸豐二年九月十八日
評點 孝道平衡了「三從四德」
稟 父 咸豐三年十月初四日
評點 由侍郎變為湘軍統帥
稟 父 咸豐四年三月二十五日
評點 讓人快速致富的戰爭吸引鄉民
致諸弟 咸豐四年四月十四日
評點 守耕讀之家本色
致諸弟 咸豐四年四月二十日
評點 水勇逃逸,將官冒功
致諸弟 咸豐四年五月初九日
評點 百年舊檔重見天日
稟 父 咸豐四年五月二十夜
評點 胡林翼早年是個花花公子
致諸弟 咸豐四年七月二十七日
評點 湘軍前途不被人看好
致諸弟 咸豐四年八月十一日
評點 前二品侍郎獲賞三品頂戴
致諸弟 咸豐四年九月十三日
評點 只做了七天署理湖北巡撫
致諸弟 咸豐四年十一月初七日
評點 享榮名而寸心兢兢
致諸弟 咸豐四年十一月二十三夜
評點 無實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
致諸弟 咸豐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評點 忍辱包羞,屈心抑志
致諸弟 咸豐五年正月初二日
評點 水師大敗
致諸弟 咸豐五年六月十六日
評點 結怨江西官場
致諸弟 咸豐五年八月二十七早
評點 讓兒孫一無可恃
致諸弟 咸豐五年九月三十日
評點 老九得優貢
致諸弟 咸豐五年十二月初一夜
評點 不置私田
致諸弟 咸豐六年二月初八日
評點 紀澤新婚
致溫弟 咸豐六年四月初八日
評點 蠟丸隱語報軍情
致澄弟 咸豐六年九月初十日
評點 藏身匿跡,不露圭角
致沅弟 咸豐六年九月十七日
評點 赤手空拳辦大事
諭紀鴻 咸豐六年九月二十九夜
評點 願子孫做君子不做大官
諭紀澤 咸豐六年十月初二日
評點 不可浪擲光陰
諭紀澤 咸豐六年十一月初五日
評點 先習小學及古文
致沅弟 咸豐六年十一月初七日
評點 分多潤寡及澄心定慮
致澄弟 咸豐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評點 不妄取絲毫公款
致沅弟 咸豐七年十月初四日
評點 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
致沅弟 咸豐七年十月二十七夜
評點 將才四大端
致沅弟 咸豐七年十二月初六日
評點 李續賓的訣竅:暇與渾
致沅弟 咸豐七年十二月十四夜
評點 人才第一
致沅弟 咸豐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評點 在江西鬱郁不得意者
致沅弟 咸豐八年正月初四夜
評點 去機巧求篤實
致沅弟 咸豐八年正月十四日
評點 腳踏實地,克勤小物
致沅弟 咸豐八年正月二十九日
評點 善事的三種做法
致沅弟 咸豐八年二月十七日
評點 耐煩為第一要義
致沅弟 咸豐八年三月初六日
評點 長傲多言為凶德
致沅弟 咸豐八年三月十三日
評點 感懷往事多有悔悟
致沅弟 咸豐八年三月三十日
評點 以「平和」養德保身
致沅弟 咸豐八年五月初五日
評點 朝廷厚胡薄曾
致沅弟 咸豐八年五月十六日
評點 人生適意之時不可多得
致沅弟 咸豐八年六月初四日
評點 由程朱到申韓到黃老
致澄弟 咸豐八年七月初七日
評點 劉蓉與郭嵩燾
致澄弟季弟 咸豐八年七月二十日
評點 蔬竹魚豬可覘興衰氣象
諭紀澤 咸豐八年七月二十一日
評點 讀書之法與做人之道
諭紀澤 咸豐八年八月初三日
評點 讀書宜體察涵泳
諭紀澤 咸豐八年八月二十日
評點 作詩寫字之法及生平之恥
諭紀澤 咸豐八年十月二十五日
評點 勤做讀書札記
致諸弟 咸豐八年十一月十二日
評點 三河慘敗老六陣亡
致諸弟 咸豐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評點 禍福由天,善惡由人
致諸弟 咸豐八年十二月十三日
評點 李鴻章與王闓運
致諸弟 咸豐八年十二月十六日
評點 得意之時與失意之事
致諸弟 咸豐九年元旦
評點 亂世居華屋非所宜
致諸弟 咸豐九年正月十三日
評點 招魂具衣冠葬老六
致諸弟 咸豐九年正月二十三日
評點 歷代聖哲三十二人
致諸弟 咸豐九年正月二十八日
評點 曾氏家族的一大懸案
致諸弟 咸豐九年二月初三日
評點 寫毛筆字握筆宜高
致諸弟 咸豐九年二月十三日
評點 尷尬的封典
諭紀澤 咸豐九年三月初三日清明
評點 詩文與字均宜留心摹仿
致諸弟 咸豐九年三月十三日
評點 「一門忠義」竟成讖語
諭紀澤 咸豐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評點 書法的南派北派
諭紀澤 咸豐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評點 讀書應有所選擇
致諸弟 咸豐九年四月二十三日
評點 應酬周到
諭紀澤 咸豐九年五月初四日
評點 抄體面話與分類整理
諭紀澤 咸豐九年五月初四日
評點 歐陽夫人不是才女
致澄弟 咸豐九年六月初四日
評點 以身作則
諭紀澤 咸豐九年六月十四日
評點 《尚書》之今古文
致沅弟 咸豐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評點 回救寶慶
諭紀澤 咸豐九年七月十四日
評點 顏柳之帖有敗筆
致澄弟沅弟 咸豐九年八月十二日
評點 以「拖」來對付朝廷
致諸弟 咸豐九年八月二十二日
評點 改葬父母
致澄弟 咸豐九年十月初四日
評點 樊鎮一案
諭紀澤 咸豐九年十月十四日
評點 《冰鑒》不是曾國藩所著
致澄弟沅弟 咸豐十年二月初八日
評點 可憐的光祿大夫
諭紀澤 咸豐十年二月二十四日
評點 分類抄記典故藻匯
致澄弟沅弟 咸豐十年三月二十四日
評點 惜福
諭紀澤 咸豐十年閏三月初四日
評點 善讀《文選》
致澄弟沅弟 咸豐十年閏三月初四日
評點 勤洗腳
致澄弟 咸豐十年閏三月二十九日
評點 治家八字訣
致澄弟 咸豐十年四月十四日
評點 江南大營崩潰與湘軍騰飛
致沅弟 咸豐十年四月二十二日
評點 愛民與積德
諭紀澤 咸豐十年四月二十四日
評點 文章當珠圓玉潤
致澄弟 咸豐十年四月二十四日
評點 左宗棠乘時而起
致沅弟季弟 咸豐十年四月二十八日
評點 終於有了地方實權
致澄弟 咸豐十年五月十四日
評點 收存片紙隻字
致沅弟季弟 咸豐十年六月初十日
評點 頭髮橫而盤者不馴
致沅弟 咸豐十年六月十九日
評點 厘金——湘軍軍餉的主要來源
致季弟 咸豐十年六月二十七日
評點 講求將略品行學術
致澄弟 咸豐十年七月初四日
評點 此信當年為何不收入全集
致沅弟季弟 咸豐十年七月初八日
評點 不能以「命」教子訓士
致沅弟季弟 咸豐十年七月十二日
評點 天下似無戡定之理
致沅弟 咸豐十年七月十五日
評點 與人相處疏疏落落
致沅弟季弟 咸豐十年八月十二日
評點 由高亢漸歸平實
致沅弟 咸豐十年八月二十八日
評點 錯用李元度
致沅弟季弟 咸豐十年九月初七日
評點 李元度大節已虧
致沅弟 咸豐十年九月初十日
評點 為何發這麼大的火

精彩書摘
十幾年前,隨著《曾國藩全集》和以曾國藩為主人公的文學作品的出版,一個曾經改變歷史走向的人物,彷彿一件稀有文物被發掘出土似的,立時引起國人的廣泛興趣:官場士林、商界軍營乃至市井百姓,一時間都以談論曾氏為博雅為時髦。此風亦波及海外華人世界,華文媒體也爭相介紹這位早已被遺忘的曾文正公。
中國近代史上叱吒風雲的人物豈止千百,為何此人能得到眾多領域和層次的關注:似乎只要是中國人,誰都可以從他身上說點什麼!看來,這就不僅僅是出於個人經歷的傳奇性,而是此人身上有著民族和文化的負載。
當今的時代,是一個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時代,西方文化仗著經濟實力的強大,正在向全世界各個角落風捲殘雲般撲來,大有排斥、壓倒一切文化的勢頭。曾經創造過五千年燦爛文明的中國文化,在如此形勢下如何立足,它究竟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中華民族還需要它的哺育嗎?它還有發展的可能嗎?這些原本不是問題的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