杶廬所聞錄 杶廬筆談 瞿兌之 978754572389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三晉
NT$30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杶廬所聞錄 杶廬筆談
ISBN:9787545723892
出版社:三晉
著編譯者:瞿兌之
叢書名:民國筆記小說粹編
頁數:32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367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民國筆記小說萃編》是我社重點出版項目,是一套收集並整理民國年間掌故筆記著作的大型叢書。本書即為此叢書中的一種。此次出版以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為底本。校正了一版之所錄篇目之目次順序。《杶廬所聞錄》是中國近代史學家瞿兌之記錄自己在讀書過程中所記錄的讀書隨想、思考、見解,涉及內容廣泛,可以作為百科備查。《故都聞見錄》是作者記錄民國初年北京以及周邊地區民俗、社會等內容的小冊。有13則與《杶廬所聞錄》相同,此次所錄節選不同者,補錄於後。

目錄
導言
杶廬所聞錄
俞序
自序
一 佛學中之偵探術
二 裸女
三 元代燕京風俗
四 唐代之胡商勢力
五 湘綺樓佚事
六 包慎伯佚事
七 「中」為象形字
八 新名詞
九 龔定庵佚事
一? 洪氏故宮
一一 謝折
一二 粵人重貞節
一三 家族興衰之傳說
一四 名刺
一五 董其昌家被民抄
一六 今世桃源
一七 明末清初服制
一八 荷花奇案
一九 北都妖妄
二? 名士嗜好
二一 乾嘉風俗
二二 衙署異聞
二三 明清物價
二四 宜檬
二五 辮髮
二六 廣和居
二七 明人怪事
二八 高麗美人
二九 張獻忠遺事
三? 孫春陽
三一 明代醫生價值
三二 妝域
三三 惡疾
三四 ?妃
三五 洋米
三六 京師竹枝詞
三七 書賈
杶廬筆談
附錄:《故都見聞錄》選輯

前言/序言
瞿兌之(1894—1973),
湖南長沙人,筆名宣穎,字
兌之,別名益鍇,別號蛻園
,又別署楚金、向平、純廬
、渠彌、銖庵,畢業於復旦
大學(一說畢業於上海聖約
翰大學)。早年任北洋軍政
府內閣總理顧維鈞的秘書長
、國史編纂處處長、印鑄局
局長、河北省政府秘書長,
後任南開大學、北京師範大
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教
授。新中國成立后,長期居
滬,著書為生,曾任中華數
據上海編譯所特約編輯,上
海市政協委員。
瞿兌之出身於名門望族
,其父為清末軍機大臣瞿鴻
機,其岳父為上海大官僚、
大商人聶仲芳,其岳母為曾
國藩之「滿女」崇德老人曾紀
芳。瞿兌之幼小聰穎,學有
素養,于宮廷、官場內情耳
濡目染,多所了解。成年後
從政,當張作霖外竄東北,
顧維鈞代攝元首職時,他儼
然代行總理職權,世有「黑
頭宰相」之譽。因此,他對
清代及民國掌故之熟悉幾乎
無人可及。其重要的掌故筆
記著作有《柁廬所聞錄》《
人物風俗制度叢談》等,均
為民國年間影響巨大的著作

瞿兌之更是民國年間頗
有名望的大學問家,尤善歷
史、駢文及方誌研究。現代
掌故學專家周劭先生稱:「
論本世紀(20)二十年代到七
十年代的半個世紀中,中國
學術界自王海寧、梁新會之
后,夠稱得上『大師』的,陳(
寅恪)、瞿(兌之)兩先生可
謂當之無愧。但陳先生『史
學大師』的稱號久已著稱,
瞿先生則尚未有人這樣稱呼
過,其實兩位是一時瑜亮、
銖兩悉稱的。」(見周劭《閑
話皇帝》)其代表著作有:
《汪輝祖傳述》《漢代風俗
制度考》《中國駢文概論》
《李白集校注》《劉禹錫集
箋注》《人物風俗制度叢談
》等。
瞿兌之精熟清代及民國
掌故,善於以史家眼光觀人
論事,凡述史事不專于搜奇
掠異,而更善見微知著,故
其掌故屬有述有作的那一種
,檔次更高。他認為:「通
掌故之學者是能透徹歷史上
各時期之政治內容、與夫政
治社會各種制度之原委因果
,以及其實際運用情狀。要
達到這種目的,則必須對於
各時期之活動人物熟知其世
系淵源、師友親族的各種關
系與其活動之事實經過,而
又有最重要之先決條件,就
是對於許多重複參錯之屑瑣
資料具有綜核之能力,存真
去偽。由偽得真。」(見瞿兌
之為《一士類稿·一士譚薈
》所作序言)可知瞿兌之不
僅善撰掌故,于掌故學亦見
解深微。
《杶廬所聞錄》發表于
民國二十一年(1932)到二十
四年(1935)之《申報月刊》
(第3卷第1號一第4卷第12號
)及其後《申報每周增刊》(
第1卷第1期一第2卷第32期)
,署名銖庵,165則。民國
二十四年五月《申報月刊》
連載未竟,即整理出單行本
,共98則。其中合併了「今
世桃源」及「信箋」「名刺」等6
則相近的內容,並據《思益
堂日札》對「明人怪事」「乾
隆名士寫真」等則加以增補
。而且將《申報月刊》連載
之《故都聞見錄》12則內容
收入,重新安排了目次。
《杶廬所聞錄》記事較
雜,以清代宮廷、官場及文
壇遺事為主,兼述各種民俗
風情、趣聞軼事。其單刊本
自序曰:「及乎越世之後,
而政事、典章、民生、風俗
胥得於此考見焉。古人不居
著作之名,而後人得其沾溉
之益。雜記之功,於斯為大
。」可見作者用心及自信。
正如「俞頌華序」所言:「事
實則目見耳聞,議論亦和平
中正,不訐陰私、不徇好惡
,凡有徵引,必舉原書。即
其行文,亦饒有自然不經意
之趣。不獨為筆記中之上品
,抑可作史料觀。」此乃本
書特點。
瞿兌之出身喬木世家,
其父久居軍機,深得西太后
信任,常得參与密商。故本
書有「軍機處」一則,述此清
代最高權力機關之遺事,備
悉其中縱橫捭闔之內幕,堪
稱**資料。此則與「光宣
朝政」「光宣朝士風尚」「長沙
民變」「禮制」等,皆脈絡清
晰、評析精當,足見瞿兌之
大史家學風。又明清兩代,
士林毒霧瀰漫,或行跡可笑
,或負氣傾軋,「名士嗜好」
「明人怪事」「杭堇浦軼事」等
即述此類遺事,今人讀來也
頗令人深思。
本次整理出版,在《杶
廬所聞錄》之後,列入了《
杶廬筆談》。該書署名銖庵
,載於《申報周刊》卷一第
十五期至第二十六期,共41
則。體例內容一如《所聞錄
》,廣博龐雜,足開眼界。
其中尤于平凡中見出真諦,
如「濫用公物」「舞弊」「報仇」
等,綜而觀之,頗有深意,
故不可以一則一事對待。這
兩種著作堪稱姊妹篇,對於
較為全面呈現瞿兌之之學識
、見解、文學素養等有所助
益,故作為合集呈現。
本次整理以1967年台灣
文海出版社印行的《近代中
國史料叢刊第十二輯》所收
錄的版本為底本,此底本較
之連載本、1924年單行本
在文字方面做了校正,是目
前較為完備之版本。此次出
版的內容共分為三部分:以
《近代史料叢刊第十二輯》
所收《杶廬所聞錄》98則內
容,以及《申報月刊》連載
之未收入于冊之內容,以「
《申報月刊》連載補遺」的
名義,收入67則,作為第一
第一部分;以《申報周刊》連載
的《杶廬筆談》共計41則,
作為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為
附錄,收入了《申報周刊》
刊載的《故都聞見錄》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