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邊務報告 延吉廳領土問題之解決 吳祿貞 978754728881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吉林文史
NT$1,196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延吉邊務報告 延吉廳領土問題之解決
ISBN:9787547288818
出版社:吉林文史
著編譯者:吳祿貞
叢書名:長白文庫
頁數:28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368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延吉邊務報告》《延吉廳領土問題之解決》兩部作品。
《延吉邊務報告》內容豐富,考證翔實,為研究東北邊疆史和延邊地方史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史料。
《延吉廳領土問題之解決》作者匡熙民在二十世紀初葉,滿懷愛國熱忱和反帝義憤,以國際公法和大量的官方文獻及踏查資料,有理有據地批駁了日本帝國主義企圖否定歷史事實,蠶食我國領土的謬論,使其侵略野心在世界公理面前暴露無遺。從而確鑿地論證了延邊是我們中國的神聖疆土。本書實為後世研究邊疆歷史的珍貴文獻。

目錄
延吉邊務報告
重刊序言
延吉邊務報告序
延吉邊務報告敘言
標註說明
第一章 延吉廳疆域之歷史
第二章 延吉廳建設之沿革
第三章 延吉廳之地理
第四章 韓民越墾之始末
第五章 吉韓界務之始末
第六章 日韓謬說之糾正
第七章 日人經營延吉之原因
第八章 日人經營延吉之政策
延吉廳領土問題之解決
自序
點校前言
例言
第一章 延吉廳之價值
第二章 領土問題宜速解決之理由
第三章 日本不能與我開釁之實情
第四章 解決之方法
附一 「間島」問題
附二 吳協統意見書吉林地方自治會呈外部請爭「間島」
並附呈中韓國界歷史地圖文

前言/序言
吉林師範學院李澍田同
志,悉心鑽研歷史,關心鄉
邦文獻,于教學之餘,搜羅
有關吉林的書刊,上自古代
,下迄辛亥,編為「長白叢
書」,征序于予,辭不獲命
。爰綴予所知者書于簡端日

昔孔子有言:「夏禮吾能
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
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
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
之矣。」說者以為:「文,典
籍也。獻,賢也。」這是因
為文獻對於歷史研究相輔相
成,缺乏必要的文獻,歷史
研究便無從措手。古代文獻
,如十三經、二十四史之屬
,久已風行海內外,家傳戶
誦,不虞其失墜,而近代文
獻往往不易保存。清代學者
第一章學誠對此曾大聲疾呼,喚
起人們的注意,于其名著《
文史通義》中曾詳言之。然
而,保存文獻並不如想象那
么容易。貴遠賤近,習俗移
人,不以為意,隨手散棄者
有之。保管不善,毀於水火
,遭老鼠批判者有之。而最
大損失仍與政治原因有關。
自清朝末葉以來,吉林困厄
極矣,強鄰環伺,國土日蹙
,先有日、俄帝國主義戰爭
,繼有軍閥割據,九一八事
變后,又有敵偽十四年統治
,國土淪陷,生民憔悴。在
政權更迭之際,人民或不免
于屠刀,圖書文物更隨時有
遭毀棄和掠奪的命運。時至
今日,清代文書檔案幾如鳳
毛麟角,九一八事變以前書
刊也極為罕見。大抵有關抨
擊時政者**毀棄,有關時
事者則幾無孑遺。欲求民國
以來一份完整無缺的地方報
紙已不可能,遑論其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
來,百廢俱興,文教事業空
前發展。而中經十年內亂,
公私圖書蒙受極大損失,斷
簡殘篇難以拾綴。吉林市舊
家藏書,「文革」期間遭到洗
劫,損失尤重。粉碎「四人
幫」后,祖國復興,文運欣
欣向榮,在撥亂反正的號召
下,由陳雲同志倡導,大張
旗鼓,整理古籍,一反民族
虛無主義積習,尊重祖國悠
久文化傳統,為振興中華,
提供歷史借鑒。值此大好時
機,李澍田同志以一片愛國
愛鄉的赤子之心,廣泛搜求
有關吉林文史圖書,不辭勞
苦,歷訪東北各圖書館,並
遠走京滬各地,僕僕風塵,
調查訪問,即書而求人,因
人而求書,在短短几年內,
得書逾千,經過仔細篩選,
擇其有代表性者三百種,編
為「長白叢書」。蓋清代中葉
以來,吉林省疆域迭有變遷
,而長白山鍾靈毓秀,巍然
聳立,為吉林名山,從歷史
上看,不成山于《山海經·
大荒北經》中也有明確記錄
,把長白山當作吉林的象徵
,這是合情合理的。
「叢書」中所收著作,以
清人作品為最多,範圍極其
廣泛,自史書、方誌、遊記
、檔案、家譜以下,又有各
家別集、總集之屬。為網羅
散佚,在宋、遼、金以迄明
代的著作之外,又以文獻征
存、史志輯佚、金石碑傳補
其不足,取精用宏,包羅萬
象,可以說是吉林文獻的總
匯,對於保存文獻,具有重
大貢獻。
回憶醞釀編余之際,李
澍田同志奔走呼號,獨力支
撐,在無人、無錢的條件下
,邀集吉長各地的中青年同
志,乃至吉林的一些老同志
,群策群力,分工合作,眾
志成城,大業克舉。在整理
文獻的過程中,摸索出一套
先進經驗,培養出一支堅強
隊伍。這也是有志者事竟成
的一個範例。
我與李澍田同志相處有
年,編訂此書之際,澍田同
志虛懷若谷,對於書刊的搜
求,目錄的選定等方面多次
徵求意見。今當是書即將問
世之際,深喜鄉邦文獻可以
不再失墜,故敢藉此機會聊
述所懷。殷切希望讀此書者
,要從祖國的悲慘往事中,
體會愛國家、愛鄉土的心情
,激發鬥志,為「四化」多作
貢獻。也殷切希望讀此書者
,能夠體會到保存文獻之不
易,使焚琴煮鶴的蠢事不要
重演。
當然,有關吉林的文獻
並不以漢文書刊為限,在清
代一朝就有大量的滿文、蒙
文的檔案和圖書,此外又有
俄、日、英、美各國的檔案
和專著,如能組織人力,有
計劃、有步驟地進行整理,
提要鉤玄勒成專著,先整理
一部分,然後逐漸擴大,這
也是不朽的盛業,李君其有
意乎?
吉林陳連慶謹序
一九八六年五月一日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