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經註解 溫公易說 司馬氏書儀 家範 玄宗李隆基 978730134070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北京大學
NT$801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孝經註解 溫公易說 司馬氏書儀 家範
ISBN:9787301340707
出版社:北京大學
著編譯者:玄宗李隆基
叢書名:儒藏精華編選刊
頁數:50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301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為《儒藏》精華編單行本之一,包括北宋學者司馬光的四種著作,可以為更全面地了解司馬光的思想提供幫助。

內容簡介
本書包括北宋學者司馬光的四種著作:《孝經註解》《溫公易說》《司馬氏書儀》和《家范》。
司馬光以史學、政事聞名,實際上他在儒學上亦有所成就,是朱熹所稱道的北宋「道學六先生」之一。本書所收四部著作便是對《易》《禮》《孝經》等儒家經典的闡釋發明,既有對經典本身的解讀,也有基於經典的經世致用之作,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認識司馬光的學術成就和儒學發展的歷史。
其中《孝經註解》一卷是就《孝經》進行發明。《孝經》一書自唐玄宗以今文為定頒行御注,《孝經》古文幾廢。司馬光于秘府得見古文《孝經》,作《古文孝經指解》,范祖禹又據《指解》本經文作《古文孝經說》。校點者為復旦大學趙四方、井良俊先生。
《溫公易說》是司馬光對《易》的解釋。司馬光解《易》唯以儒家中庸思想立說,推本天地之道,歸之於仁義禮智信。其解多不襲前儒舊說,在北宋《易》學自成一家。此書並非《易》之通釋,每卦或釋三四爻,或一二爻,亦有全卦無解說者。本書由山東大學易學與中國古代哲學研究中心劉保貞先生校點。
《司馬氏書儀》與《家范》則皆與「禮」有關,是司馬光植根于《儀禮》等經典,又與當時實際情況相結合,提煉總結出的禮儀程式與禮教規範。
《司馬氏書儀》十卷,內容以日常禮儀為主。其書一則依據經典,考訂精審,二則參酌古今,易於實行。因此撰成之後深受歡迎,影響較大。校點者為山西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張煥君教授。《家范》十卷,「取經史所載聖賢修身齊家之法,分十九門,編類訓子弟」(晁公武《郡齋讀書志》),為歷代推崇為家教的範本,從家庭倫理出發,全面系統地闡述了治家原則以及修身養性和為人處世之道。整理者為江西師範大學萬義廣、李倩及南昌工程學院溫樂平教授。

作者簡介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
孝經註解
〔唐〕玄宗李隆基 注。
〔北宋〕司馬光 指解。
〔北宋〕范祖禹 說
溫公易說
〔北宋〕司馬光 撰
司馬氏書儀
〔北宋〕司馬光 撰
家范
〔北宋〕司馬光 撰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號迂叟,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登進士第,累進龍圖閣直學士。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司馬光著述甚富,除《資治通鑒》外,還有《通鑒舉要歷》八十卷、《稽古錄》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易說》、《書儀》、《家范》、《潛虛》、《涑水紀聞》、《類篇》、《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等,還曾注《孝經》《太玄》《揚子法言》。
范祖禹(一四?一—一?九八),字淳夫,一字夢得,成都華陽人。嘉祐八年中進士,從司馬光編修《資治通鑒。在》,書成,司馬光薦為祕書省正字。累遷著作郎兼侍講,拜右諫議大夫。后因言者攻之,連貶而卒,年五十八。傳世著作有《唐鑒》《帝學》《范太史集》等。
唐玄宗李隆基(六八五—七六二),在文化上較為重視圖書建設。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2004年經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實體性機構,主要負責國家重大工程出版規劃項目《儒藏》的編纂工作。

目錄
孝經註解 1
溫公易說 45
司馬氏書儀 209
家范 369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