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域文化通覽.浙江卷 (精) 吳光 978710108999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華書局
NT$1,13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1406*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地域文化通覽.浙江卷 (精)
ISBN:9787101089998
出版社:中華書局
著編譯者:吳光
頁數:60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362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吳光、袁行霈、陳進玉編著的《中國地域文化通覽(浙江卷)(精)》是國務院參事室、中央文史研究館為響應「十七大」提出的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號召,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由中央文史研究館牽頭,舉全國文史館之力編撰的一套大型文化叢書,是一項國家級的重點文化工程。該套叢書以文為主,適當配圖,年代上限自有文字記載開始,下限原則上截止到辛亥革命。本卷綜合、簡要、有重點地展示了浙江地區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的的傳統文化。

內容簡介

吳光、袁行霈、陳進玉編著的《中國地域文化通覽(浙江卷)(精)》是中央文史研究館組織各地文史研究館和館外專家用6年時間撰寫的學術著作,共34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港、澳、台均有1卷。各卷上編縱向地描述當地文化的發展史,下編重點描述當地文化的特點和亮點。上起於遠古時代,下迄於1911年辛亥革命,可視為各地的「文化地圖」。本書以學術性、現實性、可讀性三者的統一為目標,可供學者參考,也可供幹部培訓及廣大讀者研習之用。尤其希望本書能對當前各地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借鑒作用。

目錄

總緒論/袁行霈
緒論
第一節 浙江名稱的由來與地域概況
浙江地名因「浙水」「浙水」界分浙東、西「七山一水兩分田」
第二節 浙江文化的起源、發展與繁榮
浙江文化的起源與成型——從史前到隋唐的浙江文化浙江文化的發
展與繁榮——宋元明清「浙學」的崛起、演變與革新
第三節 浙江文化的近代轉型——改革與創新蔚然成風
龔自珍疾呼「改革」章太炎振興「國學」
第四節 浙江文化的主要特色及其人文精神
上編
第一章 源起:上古時期的浙江區域文明
第一節 河姆渡文化與稻作文明
河姆渡遺址是長江流域史前考古的里程碑發達的稻作農業文明先
進的干欄式建築技術太陽崇拜在圖像上的體現
第二節 良渚文化與玉器文明
良渚文化中心區的良渚遺址群反山、瑤山與良渚古城琮、璧、鉞
是良渚玉器的主要代表良渚玉器上的神人獸面像良渚玉器與中華
文明起源
第三節 越國的崛起及其經濟文化特色
越國的建立與允常稱王越王勾踐?薪嘗膽滅吳稱霸飯稻羹魚和農
末俱利聞名天下的越國青銅劍原始瓷的專用窯場
第四節 越族文化習俗
蛇種和鳥崇拜斷髮文身與跣行
第二章 成型:漢晉南北朝時期的浙江文化
第一節 王充與漢晉南朝時期的經學
王充的「實事疾妄」之學漢末三國時期的浙江經學「衣冠南渡,
玄風南移」影響下的浙江文化
第二節 漢晉南朝時期的浙江史學
《越絕書》——越人寫的越地史((吳越春秋》——展示吳越爭霸的傳
記體史書謝承及其((後漢書》的成就干寶《晉紀》「稱良史」南朝
浙江多史家
第三節 漢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
從「文為世用」的王充《論衡》到「清拔有古氣」的「吳均體」山水詩
派的鼻祖謝靈運沈約與詩歌聲律
第四節 漢晉南北朝時期的書畫藝術與著述
士族文化土壤孕育出書畫藝術的豐碩成果佛畫之祖曹不興「書聖」
王羲之智永和他的《千字文》謝赫的《古畫品錄》虞鑠與《論書
表》
第五節 佛道二教的互動與發展
道教重鎮浙江的道士與道經佛教「般若學」在浙江的傳播從衝突
走向融攝的佛道二教
第六節 智者大師與天台宗的創立
智頡生平與「天台三大部」以「止觀」為核心的天台宗教義「東土
小釋迦」——智額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
第三章 繁榮:隋唐五代時期浙江多元文化的交互發展
第四章 鼎盛:兩宋時期的浙江文化和「浙學」的興起
第五章 革新:元明時期的浙江文化
第六章 轉型:清代的浙江文化
下編
第一章 「浙商」的文化特性與傳統
第二章 西湖——文化與審美創造的典範
第三章 京杭大運河浙江段的變遷與文化特色
第四章 藏書與刻書:浙江文化史上的兩大亮點
第五章 浙江青瓷與文化創新
第六章 富有文化韻味的地域名產
第七章 浙江的民俗風情
主要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