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對就業與工資的影響研究 ISBN:9787564242343 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 著編譯者:姜宏 頁數:16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205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本書基於2012—2019年中國製造業上市企業面板數據,結合隨機前沿模型和超越對數生產函數測度出中國製造業技術進步偏向于自動化資本,借鑒Ace-moglu(2002)理論模型,推導了製造業技術進步偏向的影響因素,並基於Ace-moglu和Restrepo(2018)的研究,理論分析並實證檢驗了製造業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對就業、工資水平和不同勞動力工資差距的影響及機制。 作者簡介姜宏,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現就職于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管理學院,研究方向為技術進步、數字經濟以及產業轉型與升級。主持上海市教委課題1項,校級課題1項。參与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發改委重大課題1項,上海市政府決策諮詢專項課題5項,上海委辦局項目5項。參与編著《人工智慧與產業變革》《2018中國產業發展報告——改革開放40年中國產業發展:轉型升級與未來趨勢》《郵輪綠皮書:中國郵輪產業發展報告》等著作。近年來發表SSCI、CSSCI論文近10篇。 目錄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 選題背景與問題的提出 一、選題背景 二、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研究意義 一、理論意義 二、實踐意義 第三節 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和創新點 一、研究內容 二、基本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創新點 第二章 國內外研究現狀與文獻綜述 第一節 偏向型技術進步 一、偏向型技術進步的內涵 二、偏向型技術進步的影響因素 三、偏向型技術進步的測算方法 第二節 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對就業和工資的影響 一、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對就業總量的影響 二、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對就業結構的影響 三、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對工資的影響 第三節 文獻評述 一、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的內涵 二、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的測度方法 三、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對就業和工資的影響機制 第三章 中國製造業技術進步偏向的測度及影響因素研究 第一節 中國製造業技術進步偏向的測度 一、模型設定與變數說明 二、模型檢驗與測度結果 第二節 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理論模型分析 二、實證分析 第三節 結論 第四章 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對就業和工資影響的理論研究 第一節 理論模型推導 一、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對就業的影響 二、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對工資的影響 三、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對工資不平等的影響 四、研究假說 第二節 結論 第五章 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對就業影響的實證研究 第一節 模型設定與變數說明 第二節 基準回歸結果 一、基準回歸 二、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對就業結構的影響 三、異質性分析 第三節 穩健性檢驗 第四節 內生性檢驗 第五節 機制檢驗 一、就業總量的影響機制檢驗 二、低技能和高技能勞動力就業效應的影響機制檢驗 第六節 行業關聯效應檢驗 第七節 進一步討論 一、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與就業總量的非線性關係 二、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對高低技能勞動力就業的非線性影響 第八節 結論 第六章 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對工資影響的實證研究 第一節 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對製造業工資水平的影響 一、模型設定與變數說明 二、基準回歸結果 三、異質性分析 四、機制檢驗 五、穩健性與內生性檢驗 六、行業關聯效應檢驗 第二節 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對製造業工資差距的影響 一、模型設定以及變數說明 二、基準回歸結果 三、異質性分析 四、機制檢驗 五、穩健性與內生性檢驗 六、行業關聯效應檢驗 第三節 結論 第七章 案例研究——工業機器人應用對製造業就業和工資的影響 第一節 國內外工業機器人發展概況 一、工業機器人的起源和發展歷程 二、國內外工業機器人的發展現狀 第二節 工業機器人應用與製造業發展 一、工業機器人應用下製造業的關鍵生產要素 二、工業機器人應用下製造業的生產組織方式 第三節 工業機器人應用對中國製造業就業的影響 一、模型設定與變數說明 二、描述性統計 三、基準回歸結果 四、穩健性檢驗 五、內生性檢驗 第四節 結論 第八章 結論與對策建議 第一節 主要結論 一、關於中國製造業技術進步偏向的測度與影響因素 二、關於製造業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對就業的影響 三、關於製造業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對工資的影響 四、製造業自動化資本偏向型技術進步對上下游企業就業和工資的影響 五、關於工業機器人與製造業就業 第二節 對策建議 第三節 研究展望 附錄 附錄A 數據匹配過程 附錄B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