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馬來西亞的故事 胡正躍 黃惠康 978750855074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五洲傳播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和馬來西亞的故事
ISBN:9787508550749
出版社:五洲傳播
著編譯者:胡正躍 黃惠康
叢書名:我們和你們
頁數:28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205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馬來西亞地處東南亞中心位置,扼守馬六甲海峽,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和鄭和下西洋五次駐節之地,與中國有著綿延千年的深厚淵源;是東盟成立后最早與新中國建交的成員國家,與中國有著友好互信的政治基礎;是700多萬華人紮根生活的熱土,與中國有著得天獨厚的人文紐帶。本書由中國和馬來西亞各界友好人士協力創作。書中所收錄的文章對於讀者了解中馬關係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內容簡介
馬來西亞地處東南亞中心位置,扼守馬六甲海峽,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和鄭和下西洋五次駐節之地,與中國有著綿延千年的深厚淵源:是東盟成立后很早與新中國建交的成員國家,與中國有著友好互信的政治基礎;是700多萬華人紮根生活的熱土,與中國有著得天獨厚的人文紐帶。2013年10月,習近平訪馬,兩國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政治、經濟、人文、安全「四輪」驅動,駛入了成熟穩定、全面發展的快車道。
秉持「傳承世代友好,開創輝煌未來」的宗旨,本書由中國和馬來西亞各界友好人士協力創作。書中收錄的30篇文章,出自兩國各界代表筆下,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中馬友好之樹的根茂實遂。其中,有兩國領導人擘畫共贏發展藍圖、提升雙邊關係水平的重要時刻,有鄭和七下西洋、孫中山來馬爭取革命支持等珍貴歷史片段,有「南僑機工」助力中國抗日戰爭的悲壯回憶,有個人事業、家族命運與中馬關係進程同頻共振的感人故事,有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創業經歷,還有年輕一代對中馬關係的美好願景。中馬友好必將切水不斷、薪火相傳。

作者簡介
胡正躍、黃惠康

精彩書評
★中馬友好源遠流長,兩國互信深厚,合作密切,人文相親。中馬關係的健康發展造福了兩國人民,更在世界上樹立了大小國家、不同文明間和諧相處、互利共贏的典範。以史為鑒,繼往開來。作為第16任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我深受書中文字的鼓舞和啟發,看到了中馬友好合作的堅實基礎,也看到了中馬關係未來發展的無限潛力和廣闊前景。『我期待與兩國各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深化中馬各領域合作,促進雙方各層級交流,繼續為中馬友誼添磚加瓦,讓中馬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歐陽玉靖,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馬來西亞特命全權大使
★馬中兩國交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從那時起,我們的友誼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當前,兩國領導人進一步表明了推進雙邊關係的一致決心。馬中有著深厚的文化和語言淵源,有著共通的發展歷史,雙方秉承互信傳統,都在努力抓住機遇實現國家繁榮富強,這些都是我們合作的堅實基礎。新形勢下,馬中雙方將繼續作出建設性努力,進一步加強和深化雙邊關係,特別是在經濟、產業和技術、貿易、投資、教育、旅遊等領域的合作。
——努西爾萬,馬來西亞駐華大使

目錄
序 / 歐陽玉靖 序 / 努西爾萬 記憶篇胡正躍:時光荏苒,友誼長存 黃家定:切水難斷,毋分彼此 柴 璽:習近平主席對馬來西亞的歷史性訪問 馬吉德:以馬來西亞外交官的視角回顧馬中友誼的發展 白 天:馬來西亞,後會有期 朱雪松:從「敦拉薩路憶往」到「我所不認識的南僑機工」 吳德廣:「貓城」不了情 吳 駿:百年檳城世紀情,中馬友誼添新輝——中國駐檳城總領事館開館往事 人物篇汪紅柳:矢志不渝的馬中友好推動者——記馬來西亞前上議長阿布·扎哈 王春貴:我與馬來西亞領導人的交往片段 陳凱希:你儂我儂中華情 古潤金:在中馬往來中豐富人生 林福山:我和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的一段緣 趙光明:我和我的馬來西亞朋友們 張曉卿:東南亞「報業大王」與中國的故事 合作篇黃惠康:砥礪奮進,攜手同行 黃家泉:從吉利與寶騰「聯姻」看中國和馬來西亞的故事 ◎ 楊天培:我所經歷的馬中經貿合作往事 許達維:血脈「鏈」起的合作之路—記檳城與廈門的技術合作之路 賈 鵬:在馬來西亞親歷共建「一帶一路」 楊銀梅:豐富多彩的馬中教育合作 張仲敏:開啟中馬防務合作新篇章 人文篇 毛 莉、張六陸:來北京就像與老朋友重逢——記馬來西亞駐華大使努西爾萬 白雨竹:熊貓「使者」萌動馬來西亞 春小喜:做一個維護馬中友好視頻主的體驗 張雅誥:我的中國情緣與琴緣 阿旺˙沙利延:中馬友誼,?古彌新 王佳睿:我和馬來語的故事 朱 煒:2020,我的慶幸與感恩 陳佩潔:難忘沙巴 後記

精彩書摘
2001 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問馬來西亞,當時的總理拿 督斯里馬哈蒂爾在馬中友好協會主辦的歡迎宴會上致辭時說: 「馬來西 亞人民對中國的關懷,並非是偶然的,也不是幾年前才發生的。從古代
以來,我們就已經開始建立商業與文化的交往。」
他指出: 「當華裔南遷並定居馬來西亞時,尤其是 20 世紀末期, 馬來西亞種族與社會背景,就因為華族與當地人民的交往而起了一些變 化。華族傳統文化被接納成為馬來西亞其他民族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豐
富了馬來西亞社會文化的特徵。」
我正是懷著這樣的情懷而與一班熱心人士設立這個促進兩國關係的組織。馬中友好協會 (PPMC) 于 1992 年 12 月 4 日成立,宗旨是促 進和鼓勵馬來西亞與中國人民之間的諒解、友好以及熱愛和平的精神,
同時協助政府加強兩國雙邊關係,增進各族人民之間的感情。

前言/序言
中馬友好源遠流長,兩國互信深厚,合作密切,人文相親。建交47年來,中馬關係經歷風雨考驗,始終健康蓬勃發展,並且擁有了許多「第一」。馬來西亞是最先推動中國與東盟對話的東盟成員國,是第一個同中國雙邊貿易額突破1000億美元大關的東盟國家,也是最早表態支持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中馬關係的健康發展不僅造福了兩國人民,更在世界上樹立了大小國家、不同文明間和諧相處、互利共贏的典範。特別是在2020年世紀疫情與百年變局疊加、全球發展面臨空前挑戰之際,中馬兩國守望相助、精誠合作、共克時艱,再次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患難與共的兄弟情誼,顯示了中馬關係的堅強韌性和旺盛生命力。
這一良好局面離不開中馬兩國曆屆政府和各界人士長期以來的辛勤付出和努力。本書的兩位主編都曾擔任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為中馬關係發展傾注了特別的關切和心血。書中收錄的30篇文章,出自中馬兩國政、商、學等各界代表筆下。其中,有兩國領導人擘畫共贏發展藍圖、提升雙邊關係水平的重要時刻,有鄭和七下西洋、孫中山來馬爭取革命支持等珍貴歷史片段,有戰爭年代「南僑機工」助力中國抗日戰爭的悲壯回憶,有個人事業、家族命運與中馬關係進程同頻共振的感人故事,還有年輕一代對中馬關係的美好願景。而這些,只是千千萬萬中馬友好合作故事中的零光片羽。因為中馬友好是一項世代傳承、永續接力的事業,「我們和你們」的故事會生生不息、源源不斷。
以史為鑒,繼往開來。作為第16任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我深受書中文字的鼓舞和啟發,看到了中馬友好合作的堅實基礎,也看到了中馬關係未來發展的無限潛力和廣闊前景。我期待與兩國各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深化中馬各領域合作,促進雙方各層級交流,繼續為中馬友誼添磚加瓦,讓中馬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最後,衷心祝賀本書付梓面世。希望大家繼續關心和支持中馬關係發展。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