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與國王-一部環境史 (美)托馬斯.R.特勞特曼 978754557672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天地
NT$56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大象與國王-一部環境史
ISBN:9787545576726
出版社:天地
著編譯者:(美)托馬斯.R.特勞特曼
頁數:42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297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大象龐大而莊嚴,從王權誕生之日起就是國王無法抗拒的尊貴象徵。各個早期文明已存在馴養大象的現象,如埃及、亞述、美索不達米亞、中國,以及印度河流域。在這些地方,大象的主要用途是王室祭品和狩獵對象。然而,托馬斯·特勞特曼在南亞次大陸發現了特殊的用象制度,這一制度保護了它們的棲息地和種群數量:那就是戰象。 以恆河流域為起點,戰象的足跡逐漸遍布南亞,同時向西傳播至波斯、敘利亞、埃及、迦太基、希臘和羅馬,向東傳播至中南半島、爪哇島和印度尼西亞的其他地區。托馬斯·特勞特曼追溯了戰象的緣起、傳播路徑和文化遺存,描繪了一幅跨越了3000年的文化圖景。為了維持這個獨特的制度,國王必須保護野生大象免受獵人的覬覦,也要保護大象棲息的森林不被砍伐,還要維護與森林民族的關係。因此,國王與大象的關係,實際上是國王、大象、森林和森林民族之間的四角關係——這是一個豐富且複雜的關係網。所有這一切,構成了我們所謂的文明。 19世紀,隨著英國人到來並統治南亞的絕大部分地區,人口數量暴增,獵象成為一項運動。戰象制度退出歷史舞台,大象的分佈範圍隨之縮小,種群數量也急劇減少。這一切都在時刻提醒著:我們需要找到方法來保護自己的未來,並在此過程中保護與我們共存的生物的未來。

作者簡介

托馬斯·R 特勞特曼(Thomas R Trautmann),美國歷史學家、文化人類學家,密歇根大學歷史與人類學榮休教授,曾任密歇根大學歷史系主任和南亞研究中心主任。1997-2006年擔任《社會與歷史比較研究》主編。著有《印度次大陸:文明五千年》《語言與國家》《雅利安人與英屬印度》。 特勞特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代印度歷史、人類學史和其他相關學科,尤其專精古印度梵語論典。他還撰寫了有關印度達羅毗荼人親屬關係和美國印第安人親屬關係的大部頭著作。特勞特曼常年在密歇根大學為本科生開設印度文明史通識課、專題課,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擅長用通俗淺顯的方式講授印度文明史專業知識。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大象的退卻與留存
印度與中國
大象和馬
亞洲象
問題
大象與印度王權
第二章 戰象
理想的戰象
國王與大象
戰象的發明
戰象和森林民族
第三章 用途構成:四軍、王室坐騎、作戰陣形
四軍
王室坐騎
作戰陣形
第四章 關於大象的知識
實用性知識
象學
《政事論》
《阿克巴則例》
戰象習俗的傳播
第五章 北印度、南印度和斯里蘭卡
摩揭陀的崛起
十六雄國
難陀王朝與同時代的情況
大象和孔雀王朝
南印度
斯里蘭卡
第六章 近東、北非和歐洲
阿契美尼德帝國和亞述帝國
亞歷山大帝國
塞琉古王朝和托勒密王朝
迦太基
希臘和羅馬
薩珊王朝
伽色尼王朝
第七章 東南亞
印度教化的國家、印度化王國、進行印度化的王國
進行印度化的王國和大象
東南亞的印度史詩
神話中的軍隊和現實中的軍隊
印度模式的巔峰、終結和來生
大象的未來
第八章 維持平衡,展望未來
中國
印度和中國的土地倫理
戰象時代
運木象的短暫盛行
大象和民族國家
可能的未來
註釋
參考文獻
譯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