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水深流-哲學斷想與讀書劄記 (精) 楊耕 978757603221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
NT$75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2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靜水深流-哲學斷想與讀書劄記 (精)
ISBN:9787576032215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楊耕
叢書名:楊耕文集
頁數:46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188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學術隨筆不同於學術專著。專著追求的是理論的深度,隨筆展示的是思考的痕?;專著關注的是邏輯的嚴謹,隨筆顯示的是思想的火花。 《靜水深流(哲學斷想與讀書札記)(精)/楊耕文集》收錄《哲學的位置在哪裡》《重建公平》《人的存在方式與生存本體》等文章。

內容簡介

《靜水深流:哲學斷想與讀書札記》是作者的學術隨筆。在這本學術隨筆中,作者力圖用通俗易懂的形式,用「詩一般的語言」,透顯出哲學的獨特智慧。全書約40萬字,分為四編:第一編是關於哲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特徵的斷想;第二編是關於哲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一些基本觀點的斷想;第三編是作者一些著作的序言或後記;第四編是讀書札記。《靜水深流》先後出版了三個版本,收入《楊耕文集》的是第三版,在前兩版的基礎上,重新編排了順序,增加了作者近些年對哲學、文化的新省思。

作者簡介

楊耕,哲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學報主編。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學部委員。中國辯證唯物主義學會副會長。曾任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學與研究》總編輯,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哲學)組長。先後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求是》《中國社會科學》《哲學研究》等報刊上發表論文200餘篇,代表作為《關於馬克思哲學理論主題和體系特徵的再思考》《重新理解唯物主義的歷史形態及其革命性變革》《關於馬克思主義理論主題、理論基礎和理論結構的再思考》《德里達:從解構主義轉向馬克思主義》;先後出版學術著作20部,代表作為《為馬克思辯護: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解讀》《危機中的重建: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現代闡釋》《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歷史唯物主義》《東方的崛起: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哲學反思》;先後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出版基金重大項目等7項;先後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等獎項8項。

目錄

第一編
哲學的位置在哪裡
文化的作用是什麼
文化、宗教、哲學
社會科學的特殊性
社會科學方法的西方走向
歷史哲學:在哲學與歷史學的交叉點上
批判歷史哲學的基本特徵及其啟示
後現代歷史哲學對歷史客觀性的質疑
「形而上學」的終結與哲學的「生存論轉向」
馬克思視野中的哲學
馬克思哲學的理論主題:人類解放何以可能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特徵:實踐、辯證、歷史的唯物主義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批判性及其特徵
唯物主義歷史觀的創立:「雙桅船」不斷前進的歷史
如何學習和把握唯物主義歷史觀
西方馬克思主義對歷史唯物主義的重建
阿多諾「否定的辯證法」的特徵
南斯拉夫的「實踐派」與「辯證唯物主義派」
馬克思主義與人道主義
西方「馬克思學」視野中的馬克思主義哲學
中國馬克思學:文獻學還是文本學
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三種路向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問題與實質
構建中國特色哲學話語體系
第二編
自在世界、人類世界與實踐活動
限定中的超越:主體與客體相互作用的實質
認識矛盾及其特殊性:哲學思考的本質
「悖論」與思維本身的矛盾性
否定之否定與否定性的辯證法
一般和個別不等於共性和個性
歷史規律的重複性與歷史事件的不可重複性
歷史規律的決定性與人的活動的選擇性
社會發展中的自然形態與派生形態
「黃色文明論」與地理環境決定論
傳統與現代性的衝突:兩種異質文明的衝突
人的存在方式與生存本體
人的本質與人的本性
人的個性化與社會化
人是生命衝動與精神活動的統一體
對象意識與自我意識
建構性思維與反思性思維
理論思維、哲學思維與辯證思維
辯證思維與否定性思維
價值評價:主體「願景」的體現
價值觀:價值關係應然狀態的展示與期盼
人文關懷的取向與歷史尺度的堅守
幸福、正義與制度
重建公平
自由與必然:人類存在與發展的本原性矛盾
時間是人的發展的空間
第三編
在「向死而生」中尋找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楊耕作品系列》總序
走進馬克思哲學的深處:《為馬克思辯護: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解讀》德文版序言
「敢問路在何方」:《為馬克思辯護: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解讀》商務印書館版序言
以合乎真理的方式談論真理:《為馬克思辯護》第一版後記
沉思往事與發現未來:《為馬克思辯護: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解讀》第二版後記
渴望思想平靜:《為馬克思辯護: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解讀》第三版後記
擁抱晨鐘與拒絕暮鼓:《為馬克思辯護: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解讀》第四版後記
重建唯物主義歷史觀:《危機中的重建: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現代闡釋》序言
多少往事煙雨中:《危機中的重建: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現代闡釋》後記
「此事古難全」:《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歷史唯物主義》後記
以哲學的方式反映和引導現實:《東方的崛起——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哲學反思》序言
唯物主義歷史觀本身就是一種方法:《馬克思的社會研究方法》序言
本體論的確立與認識論的支撐:《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研究》英文版序言
從歷史與邏輯的雙重視角重建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研究:歷史演變與基本問題》序言
「思入風雲變態中」:《多維視野中的馬克思》自序
「理性的激情」與「激情的理性」:《理性與激情》自序
「我就是我」:《哲學遐思與文化斷想》自序
「從錯誤中學習」:《書緣人生——行走在哲學與出版的路途上》(第二版)自序
「我就是我的地獄與天堂」:《楊耕集》自序
「領·晤日常事物」:《楊耕自選集》前言
中國學者的「知識產權」:《唯物主義的現代形態——實踐唯物主義研究》前言
探尋真理之路:《馬克思主義哲學文本導讀》序言
第四編
書里書外的馬克思
艱難中的創新:讀《社會學大綱》
曲折中的探索:讀《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
探索中的困境:讀《馬克思主義哲學導論:實踐的唯物主義》
闡釋中的誤釋:讀《辯證唯物論與歷史唯物論》
夕陽中的黃昏:讀《哲學導論》
寥廓江天萬里霜:讀陳先達教授的論著
發時代之先聲:讀《一位「85后」的馬克思主義觀》
當代中國偉大變革的宏偉交響:讀《大轉變時期》
居高聲自遠:讀《思維的建構與反思:重新理解馬克思主義認識論》
開闢從本體論認識現實的道路:讀《馬克思哲學本體論及其當代意義》
激活馬克思辯證法的「思想實驗」:讀《馬克思辯證法的歷史語境與當代視域》
歷史認識的真實性何以可能:讀《歷史認識的真實性問題研究》
盧卡奇物化理論的雙重邏輯:讀《盧卡奇的物化理論及其演變》
走近工程哲學:讀《實踐哲學視野中的工程》
理論的深度與思想的容量:《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文庫》的出版旨趣
「令人震撼的空間感」:《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叢書》的出版旨趣
基礎材料與理論參照:《國外馬克思學譯叢》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