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豫西南鄂西北地區龍山晚期至二里頭時代考古學文化研究 ISBN:9787564595050 出版社:鄭州大學 著編譯者:王瓊著 頁數:19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120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豫西南鄂西北地區是指河南省西南部及湖北省西北部區域,其地貌條件中,東部為南陽盆地和襄宜平原,西部為低山地,其間分佈有漢水和丹江沖積形成的小塊山間谷地和沖積平原。該地區位於中原、江漢兩大文化區的交匯地帶,長期以來就是華夏集團和苗蠻集團激烈交鋒的前沿陣地,因此也形成了獨特的考古學文化面貌和發展序列。多年來,學術界對該地區的考古學文化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討,為深入研究龍山晚期至二里頭時代考古學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本書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近年來新發現的考古材料,運用考古地層學、類型學、文化因素分析法及聚落考古等方法,並結合文獻學的相關材料,對豫西南鄂西北地區龍山晚期至二里頭時代的考古學文化面貌、區域內不同時期聚落的形態變遷以及與周鄰地區文化的互動等問題進行綜合研究。目錄 緒論一、研究範圍與研究內容 二、相關概念的界定 三、考古發現與研究現狀 四、研究目的及方法 第一章 龍山晚期遺存分析 第一節 典型遺址的分組 一、遺址的發現情況 二、典型遺址的分組 第二節 龍山晚期遺存的文化屬性、分期、年代及類型 一、文化屬性 二、典型陶器型式的劃分 三、分期 四、年代 五、類型和分佈範圍 第二章 二里頭時代遺存分析 第一節 典型遺址的分組 一、遺址的發現情況 二、典型遺址的分組 第二節 二里頭時代遺存的文化屬性、分期、年代及類型 一、文化屬性 二、典型陶器型式的劃分 三、分期 四、年代 五、類型 第三章 龍山晚期至二里頭時代的聚落及其演變 第一節 龍山晚期聚落 一、單個聚落 二、區域聚落 第二節 二里頭時代聚落 一、單個聚落 二、區域聚落 第三節 龍山晚期至二里頭時代聚落的變遷 一、石家河文化聚落概述 二、石家河文化時期至龍山晚期聚落的變遷 三、龍山晚期至二里頭時代聚落的變遷 第四章 豫西南鄂西北與周鄰地區考古學文化的互動 第一節 豫西南鄂西北及其周鄰地區的文化格局 一、龍山晚期文化格局 二、二里頭時代文化格局 第二節 龍山晚期與周鄰地區考古學文化的互動 一、龍山晚期遺存文化因素分析 二、對周鄰考古學文化的繼承 三、與周鄰考古學文化的互動 第三節 二里頭時代與周鄰地區考古學文化的互動 一、二里頭時代遺存文化因素分析 二、對周鄰地區考古學文化的繼承 三、與周鄰地區考古學文化的互動 第四節 文化互動的方式及產生原因 一、龍山晚期文化互動的方式及產生原因 二、二里頭時代文化互動的方式及產生原因 結語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