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理論與實踐 李芳柏等 978703075993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科學
NT$3,05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稻田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理論與實踐
ISBN:9787030759931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李芳柏等
頁數:48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152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面向我國稻田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的國家重大需求及相關科學與技術挑戰,從地球表層系統科學的視角,全面介紹了稻田土壤重金屬污染控制理論、技術及應用。理論部分,首先介紹了研究方法與水稻吸收轉運礦質元素的基本過程,然後介紹了鎘、砷、汞、鉛、鉻、銻等重(類)金屬在土壤-水稻體系中的遷移轉化。技術部分,介紹了土壤-水稻體系多介質界面的鎘砷同步鈍化與生理阻隔技術。應用部分,介紹了區域稻田土壤重金屬污染源解析方法及應用、工程治理實踐、技術標準體系。 本書可作為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土壤學、環境地球化學、農業工程及相關交叉學科的參考書,也可作為生態環境、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等行業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李芳柏,1968年生,中共黨員,研究員,博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負責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南粵百傑。入選英國土壤學會會士、中國土壤學會會士。擔任廣東省科學院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所長、華南土壤污染控制與修復國家地方聯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創建主任。兼任中國土壤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土壤學會理事長。主持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863計劃」課題等。帶領「珠江人才計劃」創新團隊長期聚焦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及糧食安全的國家重大需求與國際性難題,創建了降低土壤重金屬活性的鐵循環調控原理-多介質界面的三重阻控技術-大面積治理的工程化應用體系,為推進國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及保障糧食安全貢獻了綿薄之力。核心技術入選中國生態環境十大科技進展、「科創中國」先導技術榜單。主持編製國家、行業、廣東省技術標準共15項。獲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中國土壤學會傑出成就獎、中國青年科技獎、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章。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及廣東省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共4項。

目錄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0章 緒論
第1章 土壤-水稻體系重金屬遷移轉化研究方法
1 1 土壤重金屬形態及其相關參數的研究方法
1 1 1 重金屬形態提取方法
1 1 2 氧化鐵形態分析方法
1 1 3 氧化鐵與重金屬固相表徵
1 2 重金屬形態轉化熱力學與動力學研究方法
1 2 1 熱力學研究方法
1 2 2 動力學研究方法
1 3 非傳統穩定同位素分餾研究方法
1 3 1 同位素分餾
1 3 2 化學分離
1 3 3 質譜測試
1 4 重金屬轉化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學研究方法
1 4 1 非原位微生物分離培養技術
1 4 2 原位功能微生物識別技術
1 4 3 微生物重金屬代謝機制分析技術
1 5 水稻重金屬轉運分子生物學研究方法
1 5 1 重金屬轉運基因研究方法
1 5 2 酵母異源表達分析方法
1 5 3 重金屬吸收轉運的組學分析方法
參考文獻
第2章 水稻重要礦質元素吸收與轉運機制
2 1 概述
2 1 1 水稻吸收和轉運礦質元素的基本過程
2 1 2 水稻吸收和轉運礦質元素的重要轉運蛋白
2 1 3 穩定同位素分餾解析水稻礦質元素吸收轉運機制
2 2 水稻植株形態解剖結構特徵
2 2 1 水稻植株生長發育基本過程
2 2 2 水稻主要器官形態解剖基本特徵
2 3 水稻重要礦質元素吸收與轉運的分子機制
2 3 1 硅
2 3 2 鐵
2 3 3 鋅
2 3 4 錳
2 4 水稻重要礦質元素的同位素分餾特徵與機制
2 4 1 鐵
2 4 2 鋅
2 4 3 硅
2 5 展望
參考文獻
第3章 土壤-水稻體系中鎘遷移轉化機制
3 1 我國稻田土壤鎘污染現狀及鎘的賦存形態
3 1 1 鎘的危害及土壤鎘污染現狀
3 1 2 土壤鎘的賦存形態及生物有效性
3 1 3 鎘的物理化學與地球化學性質
3 2 稻田土壤鎘的轉化機制
3 2 1 土壤鎘形態轉化的熱力學機制
3 2 2 土壤鎘形態轉化的動力學機制
3 2 3 鎘形態轉化模型與土壤H+平衡模型
3 3 水稻植株中鎘遷移轉運的多介質界面機制
3 3 1 土壤-水稻體系多介質界面過程
3 3 2 水稻根系吸收鎘的生理機制
3 3 3 水稻植株中鎘的轉運與解毒機制
3 3 4 鎘從根遷移至籽粒的同位素分餾特徵
3 3 5 水稻不同生長發育時期的鎘同位素分餾
3 3 6 鐵和鋅對水稻鎘吸收轉運的影響
3 3 7 影響稻米鎘積累的關鍵因素
3 4 展望
參考文獻
第4章 土壤-水稻體系中砷遷移轉化機制
4 1 我國稻田土壤砷污染現狀及砷的形態
4 1 1 土壤砷的來源及分佈特徵
4 1 2 砷的地球化學特徵
4 1 3 土壤砷的形態、遷移性、毒性及生物有效性
4 2 稻田土壤砷的轉化過程與機制
4 2 1 土壤砷形態轉化的熱力學機制
4 2 2 土壤砷形態轉化的化學與微生物機制
4 2 3 土壤砷形態轉化的動力學機制
4 3 水稻植株中砷遷移過程與機制
4 3 1 水稻砷吸收、轉運與解毒的生理機制
4 3 2 水稻全生育期砷轉運基因的表達特徵
4 3 3 稻米砷積累的特徵
4 4 土壤-水稻體系中砷遷移轉化的影響因素
4 4 1 成土母質
4 4 2 水分
4 4 3 養分
4 5 展望
參考文獻
第5章 土壤-水稻體系中汞遷移轉化機制
5 1 我國稻田土壤汞污染現狀及其賦存形態
5 1 1 稻田土壤汞來源與污染現狀
5 1 2 汞的理化性質、毒性及土壤汞的賦存形態
5 2 稻田土壤中汞的轉化機制
5 2 1 汞的生物轉化
5 2 2 汞的化學轉化
5 2 3 土壤汞形態轉化動力學和熱力學
5 3 土壤-水稻體系中汞遷移的多介質界面機制
5 3 1 土壤-根系界面遷移
5 3 2 根系-籽粒界面遷移
5 3 3 水/土/葉-氣界面交換
5 4 土壤-水稻體系中汞的同位素分餾
5 4 1 汞的自然穩定同位素及分餾方式
5 4 2 土壤-水稻體系中汞的同位素分餾特徵
5 4 3 汞穩定同位素分餾的研究進展
5 5 土壤-水稻體系中汞轉化和累積的影響因素
5 5 1 自然因素
5 5 2 農業活動
5 6 展望
參考文獻
第6章 土壤-水稻體系中鉻遷移轉化機制
6 1 我國稻田土壤鉻污染現狀及其地球化學特性
6 1 1 土壤鉻來源及污染現狀
6 1 2 鉻的地球化學特性
6 1 3 土壤鉻的賦存形態、遷移性及生物有效性
6 2 稻田土壤中鉻的轉化機制
6 2 1 土壤鉻轉化的生物地球化學機制
6 2 2 土壤鉻形態轉化的動力學機制
6 3 土壤-水稻體系中鉻遷移轉運的多介質界面機制
6 3 1 水稻根系吸收鉻的生理機制
6 3 2 水稻植株體內鉻的轉運
6 3 3 土壤-水稻體系中鉻同位素分餾的特徵
6 4 影響土壤-水稻體系中鉻遷移轉化及積累的主要因素
6 4 1 水稻籽粒鉻積累的特徵
6 4 2 土壤-水稻體系中影響鉻遷移轉化的主要因素
6 4 3 影響水稻籽粒鉻積累的土壤理化性質
6 5 展望
參考文獻
第7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