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電磁兼容原理與技術 ISBN:9787121464522 出版社:電子工業 著編譯者:楊德強 等 頁數:21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139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 本書從電磁兼容基本概念人手,由「電磁干擾三要素」中的「電磁干擾源」和「耦合通道」展開,介紹電磁干擾源的特點及性質,分析傳導干擾和輻射干擾,闡述抑制電磁干擾的「三大技術(接地、屏蔽和濾波)」的基本方法及應用,電磁兼容預測分析數學模型、預測方法,電磁兼容性測試設備與場地、測試內容與方法,還附有電磁兼容性教學實驗,使讀者對電磁兼容的知識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為日後進一步研究和解決電磁兼容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書適合作為電氣與電子信息類專業本科生的教材,可作為研究生相關課程的參考教材,也可供從事電子技術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目錄 第一章 電磁兼容概論1 1 電磁干擾及其危害 1 2 電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1 2 1 電磁兼容的含義 1 2 2 基本電磁兼容技術術語 1 2 3 電磁干擾效應 1 3 電磁兼容學科的研究領域 1 4 電磁兼容的研究方法 1 4 1 電磁兼容學科的特點 1 4 2 電磁兼容的實施 1 4 3 電磁兼容研究的幾個重要發展趨勢 1 5 電磁兼容性標準概況 1 5 1 電磁兼容性標準的基本內容 1 5 2 國內外電磁兼容性標準簡介 1 6 電磁兼容計量單位和換算關係 習題 第2章 電磁干擾源 2 1 電磁干擾源的分類 2 2 自然電磁干擾源 2 3 人為電磁干擾源 2 4 電磁干擾源的基本性質 習題 第3章 電磁干擾的耦合與傳播 3 1 電磁干擾的耦合方式 3 2 傳導干擾傳輸線路的性質 3 3 傳導耦合分析 3 3 1 電阻性耦合 3 3 2 電容性耦合 3 3 3 電感性耦合 3 4 輻射耦合分析 3 4 1 電基本振子(電流元)的輻射 3 4 2 磁基本振子(磁流元)的輻射 3 4 3 輻射耦合方式 習題 第4章 接地與搭接技術 4 1 接地的概念 4 2 安全接地 4 3 信號接地 4 3 1 單點接地 4 3 2 多點接地 4 3 3 浮地 4 3 4 混合接地 4 3 5 轉換接地 4 4 地線迴路的干擾及抑制技術 4 4 1 地線迴路中的電磁干擾 4 4 2 兩點接地時的雜訊電壓 4 4 3 抑制地迴路耦合電磁干擾的技術 4 5 電纜屏蔽體的接地 4 5 1 低頻電纜屏蔽體接地點的選擇 4 5 2 高頻電纜屏蔽體的接地 4 6 屏蔽盒的接地 4 6 1 單層屏蔽盒的接地 4 6 2 雙層屏蔽盒的接地 4 7 搭接 習題 第5章 屏蔽技術 5 1 概述 5 2 電屏蔽 5 2 1 電屏蔽的原理和分析 5 2 2 低頻電屏蔽效能的計算 5 2 3 電屏蔽的設計要點 5 2 4 多級級聯電路的屏蔽盒結構 5 3 磁屏蔽 5 3 1 磁屏蔽的原理和分析 5 3 2 磁屏蔽效能的計算 5 3 3 磁屏蔽體的設計要點 5 4 電磁屏蔽 5 4 1 電磁屏蔽的原理和分析 5 4 2 單層金屬板的電磁屏蔽效能 5 4 3 雙層屏蔽的電磁屏蔽效能 5 4 4 薄膜屏蔽的電磁屏蔽效能 5 4 5 非實心型屏蔽體的電磁屏蔽效能 5 4 6 裝配面處縫隙電磁泄漏的抑制 5 4 7 通風孔的電磁屏蔽 5 4 8 觀察窗口(顯示器件)電磁泄漏的抑制 5 4 9 器件調諧孔(有連接桿的作器件)電磁泄漏的抑制 5 5 電磁屏蔽設計要點 習題 第6章 濾波技術 6 1 電磁干擾濾波器的特性和分類 6 2 插入損耗的計算方法 6 3 反射式濾波器 6 3 1 低通濾波器 6 3 2 高通濾波器 6 3 3 帶通濾波器 6 3 4 帶阻濾波器 6 4 電容、電感的頻率特性 6 4 1 電容的頻率特性 6 4 2 電感的頻率特性 6 5 有源濾波器 6 6 吸收式濾波器 6 7 反射-吸收組合式低通濾波器 6 8 電源濾波器 6 9 濾波器的選擇和使用 習題 第7章 電磁干擾預測 7 1 電磁干擾預測的目的和作用 7 2 電磁干擾預測建模 7 3 電磁干擾發射機模型 7 3 1 基波發射模型 7 3 2 諧波發射模型 7 3 3 非諧波發射模型 7 4 電磁干擾接收機模型 7 4 1 接收機的選擇性 7 4 2 基本接收通道模型 7 4 3 亂真響應模型 7 4 4 接收機互調 7 4 5 接收機交調 7 4 6 接收機減敏 7 5 天線模型 7 5 1 天線的方向性 7 5 2 全向天線的方向圖 7 5 3 定向天線的方向圖 7 5 4 發射天線-接收天線對的化匹配修正 7 5 5 近場天線模型 7 5 6 發射天線-接收天線對的配置 7 5 7 天線掃描 7 6 電磁干擾預測方法 7 6 1 電磁干擾預測的基本步驟 7 6 2 分級預測方法 7 7 系統間電磁干擾預測 7 7 1 干擾預測方程 7 7 2 系統間干擾預測實施過程 7 8 系統間電磁干擾控制 7 8 1 頻率管理 7 8 2 時間管理 7 8 3 空間管理 7 9 系統內部電磁干擾預測 7 9 1 系統內部電磁干擾預測流程 7 9 2 系統內部EMI預測實例 習題 第8章 電磁兼容性測試技術 8 1 電磁兼容性測試項目 8 2 測試場地 8 2 1 開闊測試場地 8 2 2 屏蔽室 8 2 3 電波暗室 8 2 4 混波室 8 2 5 平行板線 8 2 6 橫電磁波傳輸室 8 2 7 吉赫茲橫電磁波傳輸室 8 3 常用測試儀器與設備 8 3 1 電磁干擾測量儀 8 3 2 頻譜分析儀/電磁干擾接收機 8 3 3 線路阻抗穩定網路(LISN) 8 3 4 亥姆霍茲線圈 8 3 5 電流探頭 8 3 6 功率吸收鉗 8 3 7 信號發生器 8 3 8 功率放大器 8 4 電磁兼容性測試用天線 8 4 1 電磁兼容性測試用天線的特點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