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與流 張旭東 978750357561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源與流
ISBN:9787503575617
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
著編譯者:張旭東
頁數:28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169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對政治概念的產生、發展、運用和意義進行梳理總結,有助於我們增強政治素養,正確而客觀地看待國家的政治事務,積極地為社會的發展和繁榮做出貢獻。本書在每一章聚焦於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個政治概念進行爬梳,闡釋總結政治概念的產生、發展、實踐運用、理論意義等。本書中所涉及的政治概念主要有「改革開放」「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全面依法治國」「全面深化改革」「懲前蔥后、治病救人」「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等。在具體闡述中,作者遵循概念產生的歷史脈絡,注重概念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不同文件中的聯繫和演變。本書語言較為流暢,邏輯架構清晰,所作闡述對讀者具有一定的啟發意義。

作者簡介

張旭東,法學博士,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多所高校和黨校兼職教授。主要從事黨史黨建研究與教學,長期擔任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省部班、中青年幹部培訓一班、中青年幹部培訓二班、廳局級班的主講老師。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2項(《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核心政治概念源流考證》《偉大的建黨精神研究》),參与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主持中國馬克思主義基金會項目3項,出版專著《歷史如何選擇了中國共產黨》《1920尋夢歐洲的中國青年》《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外資企業的改造歷程》《1949一1978中國共產黨四種資本主義經濟政策及認識研究》,參編著作《中共黨史十二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史》《復興之路:中國崛起的30個歷史關鍵》《改革開放30年重大決策始末》《改革開放的偉大曆程與當代中國的社會變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形成與發展》等多部,在《中共黨史研究》《黨的文獻》《當代中國史研究》《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毛澤東思想研究》《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研究》《黨史研究與教學》《人民日報》《經濟日報》等國家級刊物上發表論文60餘篇,多篇文章被新華網、《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等媒體刊物轉載。

目錄

第一章 前提和基礎:「中國共產黨」與「新中國」
一、從「社會黨」到「中國共產黨」
二、「新中國」話語體系的演進
第二章 主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一、「中國特色」
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三章 主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二、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到「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
第四章 動力:「改革開放」
一、「改革開放」
二、從「改革開放」到「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三、從「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到「新時代改革開放」
第五章 目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
一、從「快速發展」到「可持續發展」
二、從「可持續發展」到「科學發展」
三、「科學發展」指導下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
四、幾點啟示
第六章 目標:「中國夢」
一、「中國夢」的源:「大同小康」
二、從「大同小康」到「全面小康」
三、「中國夢」的提出及傳播
四、「中國夢」:中國共產黨奮鬥目標
第七章 國情:「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源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概念的提出
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概念的傳播及發展
第八章 體制:「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一、「計劃經濟」
二、「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
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上升為國策的演進過程
五、「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六、小結
第九章 戰略目標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一、「小康」及「小康社會」
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第十章 戰略目標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一、建立「獨立民主和平統一富強的新中國」
二、憧憬「四個現代化」
三、擘畫「強國夢」
四、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第十一章 根本保證:「全面從嚴治黨」
一、「從嚴治黨」的早期實踐
二、「從嚴治黨」概念的提出
三、從「從嚴治黨」到「全面從嚴治黨」
四、「全面從嚴治黨」的科學內涵
第十二章 根本保障:「全面依法治國」
一、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到「依法治國」
二、從「依法治國」到「全面依法治國」
第十三章 強大動力:「全面深化改革」
一、「改革」上升為國策
二、從「全面改革」到「深化改革」
三、從「全面改革」「深化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
第十四章 道路模式:「中國式現代化」
一、「中國式現代化」概念的理論淵源與變遷
二、「中國式現代化」概念的話語創新
三、「中國式現代化」概念內涵演進的現實啟示
第十五章 精神狀態:「鬥爭」
一、「鬥爭」「爭鬥」「競爭」「戰爭」
二、從「階級鬥爭」到「反腐敗鬥爭」
三、從「鬥爭」到「偉大鬥爭」
結語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政治概念
一、需要與時俱進的政治概念
二、需要中國特色的政治概念
三、需要大眾化的政治概念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