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早期語言學經典中的中國現代文學史-基於副文本的框架分析 ISBN:9787552041897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 著編譯者:張虹倩 頁數:29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163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現代漢語」發展至今業已百年,在這一中華民族共同語的制度化歷史中,「現代文學」發揮了巨大的功用,但不同作家作品的貢獻卻有著天壤之別。 鑒於此,本書基於布迪厄社會語言學,以新言語行為理論為邏輯起點,運用框架分析方法,對20世紀早期代表性漢語語言學著作中的現代文學作品引例予以窮盡性研究,考察在20世紀上半葉的語言學著作中,哪些文體更具有「語言生活的現實性」,從而更能獲得語言學者的青睞;哪些作品更具有「語言形式的規範性」,從而直接標記了現代漢語制度化的過程;哪些作家更具有「語言藝術的顯著性」,從而成為社會大眾的「修辭樣板」。由此,提供了20世紀「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另一種敘事。作者簡介 張虹倩,復旦大學博士,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后、晨暉學者,上海市晨光人才,碩士生導師。現任國家語委全球中文發展研究中心輿情室主任、華東師範大學國家話語生態研究中心(CTTI來源智庫)執行副主任、國際漢語文化學院副教授,兼任國際韓禮德研究會常務理事、國際克里斯蒂娃研究會會員、中國修辭學會《中國修辭》叢刊編輯部主任。研究方向為社會語言學、政治傳播語言學、修辭學、文獻學等。出版學術專著2部;在國內外刊物發表論文50餘篇(含CSSC1 20餘篇),多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轉載;主持國家與省部級等項目10項。先後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上海市決策諮詢研究成果獎。目錄 緒論第一節 20世紀中國文學史之敘事嬗變及修辭策略 第二節 「國語建構觀」下的文學史敘事框架 第一編 早期語法學家視野下的中國現代文學史 第一章 早期語法學史分期及代表性語法著作的選取 第一節 漢語語法學史的分期與嬗變歷程(1898—1949) 第二節 早期現代漢語語法學著作的選取 第二章 漢語語法學自覺初創期的文學史敘事框架 第一節 《國語文法概論》與五四語境下的文白轉型 第二節 黎錦熙語法學著作中的文學史敘事框架 第三節 楊伯峻語法學著作中的文學史敘事框架 第三章 漢語語法學革新探索期的文學史敘事框架 第一節 王力語法學著作中的文學史敘事框架 第二節 呂叔湘語法學著作中的文學史敘事框架 第三節 高名凱語法學著作中的文學史敘事框架 第四章 早期語法學家視域下的中國新文學史景觀 第一節 早期語法學家筆下的作家群考察 第二節 早期語法學家筆下的作品群考察 第三節 早期語法學家筆下的文體貢獻度考察 第二編 早期修辭學家視野下的中國現代文學史 第五章 早期修辭學史分期及代表性修辭著作的選取 第一節 漢語修辭學史的分期與嬗變歷程(1905—1949) 第二節 早期現代漢語修辭學著作的選取 第六章 漢語現代修辭學創建期的文學史敘事框架 第一節 呂雲彪、董魯安修辭學著作中的文學史敘事框架 第二節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中的文學史敘事框架 第七章 漢語現代修辭學深化期的文學史敘事框架 第一節 修辭學通論中的文學史敘事框架 第二節 國語修辭學著作中的文學史敘事框架 第三節 實用修辭學著作中的文學史敘事框架 第八章 早期修辭學家視域下的中國新文學史景觀 第一節 早期修辭學家筆下的作家群考察 第二節 早期修辭學家筆下的作品群考察 第三節 早期修辭學家筆下的文體貢獻度考察 結語 早期語言學家視野下的中國現代文學史 第一節 早期語言學家筆下的文學史個性敘事框架 第二節 早期語言學家筆下的文學史共性敘事框架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