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手書古詩詞十七講 董曉彤 978752072616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東方
NT$81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毛澤東手書古詩詞十七講
ISBN:9787520726160
出版社:東方
著編譯者:董曉彤
頁數:22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195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青少年、高校學生、黨史愛好者、時政愛好者、公務員、大眾
詩為心語,書為心畫。在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之際,本書通過賞析毛澤東同志手書的17幅中國古代詩詞,以及闡述毛澤東同志對17位中國古代文人的獨特點評,將書法藝術、詩人詩詞、偉人情思相結合,生動呈現了毛澤東同志的書法藝術特點和獨特的古典詩詞觀,以此紀念毛澤東同志為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內容簡介
毛澤東主席曾揮毫潑墨,書寫了大量中國古典詩文。本書從主席手書的十七幅古典詩詞以及圈畫過的古代文學家的作品入手,通過書法賞析、詩人詩詞和偉人情思三部分,引出毛澤東與古代文學家之間的心靈對話。通過主席在不同時期對古詩詞的評批讓廣大讀者進一步了解主席的人生經歷、理想現實、困難挫折、愛情親情、壓力焦慮等一系列問題,同時也讓更多青年們了解一個更加細膩真實的領袖人物。
本書選擇的十七幅毛澤東手書作品,筆跡縱橫捭闔,氣勢恣肆汪洋,豪邁之氣破紙而出,每一幅作品都令人嘆為觀止,拍案叫絕。為廣大讀者欣賞毛澤東書法、感受毛澤東詩才、走近毛澤東心靈打開一扇別樣風光的窗戶。

作者簡介
董曉彤,1990年生,山東煙台人,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現就職于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長期從事黨和國家領導人思想生平研究、中共黨史研究。參与編輯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等書籍十余部,參与完成省部級智庫項目、科研項目多項,在《黨的文獻》《毛澤東研究》《炎黃春秋》等期刊發表文章三十余篇。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共產黨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毛澤東詩詞。

目錄
「我們就是他生命長存的見證人」 ——毛澤東與屈原
「要注意辨別風向」——毛澤東與宋玉
「我們要給曹操翻案」——毛澤東與曹操
「此人一輩子矛盾著」 ——毛澤東與謝靈運
「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毛澤東與庾信
「青年人比老年人強」——毛澤東與王勃
「他是一個胸襟洒脫的人」 ——毛澤東與賀知章
「空前絕後的不朽藝術家」 ——毛澤東與李白
「一分為二為宜」——毛澤東與韓愈
「白詩高處在此,不在他處」 ——毛澤東與白居易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毛澤東與羅隱
「辦事而兼傳教之人」——毛澤東與范仲淹
「讀放翁詩詞,如遇知己」 ——毛澤東與陸遊
「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 ——毛澤東與辛棄疾
「他的詞寫得不錯」——毛澤東與薩都剌
「明朝最偉大的詩人」 ——毛澤東與高啟
「我勸馬列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毛澤東與龔自珍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精彩書摘
湖南是戰國時楚國舊地,也是屈原行吟之地,更是其殉難之所。湖湘文化的鍾靈毓秀,孕育了屈原,也孕育了毛澤東。也許是地緣上的聯結性,毛澤東畢生都與屈原結下了不解之緣。
伴隨毛澤東一生的讀物
從青年到老年,屈原的作品,伴隨了毛澤東的一生。
上文中所提到的毛澤東讀書時期所抄寫的《離騷》和《九歌》,便是其青年時代熱愛和苦學屈原作品的珍貴記錄。此外,根據毛澤東青年時代好友羅章龍的回憶,1915年5月,他與毛澤東第一次見面時,二人就談論了許多與《離騷》有關的內容,主張對於離騷進行新的評價。後來,羅章龍還為此次會面寫了一首題為《定王台晤二十八畫生》的詩歌:
白日東城路,?嬛麗且清。
風塵交北海,空谷見庄生。
策喜長沙傅,騷懷楚屈平。
風流期共賞,同證此時情。
頸聯中的「騷懷楚屈平」一句,說的便是屈原的《離騷》。可見,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對屈原及其《離騷》情有獨鍾。
建國后,毛澤東依然常讀《楚辭》中的屈原作品,不僅時而使用其中的詩句,還經常推薦給他人閱讀。
1950年3月,毛澤東在接見新中國駐外大使時,就發生了一件與《楚辭》相關的趣事。毛澤東在接見首任匈牙利大使黃鎮時,詢問黃鎮,為什麼要把原來的名字黃士元改為黃鎮?黃鎮回答,因為他的脾氣不好,需要提醒自己時刻保持「鎮靜」。」毛澤東隨即想起了《楚辭》中的詩句,他說:黃鎮這個名字也不錯。《楚辭》有雲「白玉兮為鎮」。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可毀其節。派你出去,是要完璧歸趙。毛澤東在這裏所引用的「白玉兮為鎮」就出自屈原《九歌》中的《湘夫人》。
1951年7月,毛澤東邀請老友周世釗、蔣竹如在中南海里划船時,再次稱讚《楚辭》,並表示:《左傳》、《楚辭》雖是古董,但都是歷史,也還有一讀的價值。同年的12月,毛澤東又請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何其芳把各種版本的《楚辭》,以及有關《楚辭》和屈原的著作列一個目錄,經過兩個多月的時間,收集了50餘種。
1958年的一段時間里,毛澤東較為集中地閱讀了《楚辭》。1月12日,毛澤東在致江青的信中說:「我今晚又讀了一遍《離騷》,有所領會,心中喜悅。」1月的南寧會議期間,毛澤東批示印發《離騷》給與會者,並在結論報告中引用《離騷》中「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與「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紂之猖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后指出「以上是判斷問題」,以此說明要做到「文件的準確性、鮮明性、生動性」就要解決概念、判斷和推理問題。1月18日凌晨,面對國民黨飛機向南寧方向飛來,毛澤東堅持不去防空洞,點著蠟燭繼續研讀《楚辭》。1958年3月成都會議期間,毛澤東在提倡幹部要講真話時,說屈原是敢講真話的人,敢於為原則而鬥爭。1958 年9月,在視察合肥時,向隨行的張治中推薦《楚辭》,並說,這是本好書,我介紹給你看看。這一時期,正是最富於幻想的「大躍進」的年代,毛澤東在這期間頻繁閱讀《離騷》等《楚辭》作品,並推薦給其他領導幹部閱讀,除了其本身的文學價值外,也許還有著其他深意。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