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式思維 ISBN:9787559672087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著編譯者:曾仕強 頁數:27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198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曾仕強認為當下很多中國人 「對自己很不了解」,有的人還「時常腦筋不清楚」。通過閱讀《中式思維》一書,讀者可以掌握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特點,清楚了解自己,也能掌握與中國人打交道的訣竅。 《中式思維》一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以我們只有一個地球,為什麼會產生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作為探討的起點,指出西方人從西方觀察地球,獲得「二構成一」的觀點,產生「分大於合」的理念,而中國人從東方審視地球,看出「一內涵二」,而且「合大於分」。這兩種思維方式,都可能產生變形,成為「一統全局」,主張「有合無分」。這三種思維方式各有自己的特性、優點和缺失。 下篇,我們列舉出中國人的基本性格、基本信條、基本立場、矛盾心態、心靈狀態、衡量標準、判斷標準、基本態度、複合標準和必要修養等,找出現代中國人應有的素養。如果能夠在多元化的趨勢中,建立我們自己的共識,必定可以減少內部的紛爭,得以步調和諧,提升管理效益。內容簡介 不了解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你如何做好中國人?不了解中國人的思維特點,你如何為人處世?只有洞悉中式思維的特點,才能掌握與中國人打交道的訣竅。曾仕強教授詳細講解中式思維,讓你對中國人的基本精神、信條、立場、標準等有更深入與真切的了解,對於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如何減少內耗,有豁然開朗的感覺。作者簡介 曾仕強,當今中國極具影響力的管理大師與國學大師。台灣交通大學教授、台灣師範大學教授,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美國杜魯門州立大學行政管理碩士。研究中國管理哲學三十年,首倡中國式管理,名動政商學界,享譽海內外,被稱為「中國式管理之父」。 曾仕強教授深諳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管理學,學問淵深,世情洞達,以其深厚的中國文化功底和中西貫通的淵博學識在中國管理界獨領風騷。目錄 前言上篇 第一章 東西文化的根本差異 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西方人從西方觀察 東方人從東方審視 一樣事實,兩種看法 意識形態顯有差異 產生中西不同觀點 第二章 「二構成一」的特性 是非十分明確,表達也很清楚 彼此公平競爭,接受優勝劣敗 避免過度膨脹,講求有力制衡 注重個人權益,儘力加以維護 善於表現的人,容易獲得成功 一切遵照規定,大家依法而行 第三章 「二構成一」的優點 適合於穩定的環境 有一定的途徑可循 權利義務相當明確 看起來條理很分明 有利於教育和學習 相對地簡單和專業 第四章 「二構成一」的缺失 缺乏應變力 喪失創造力 不喜歡創新 不能夠互助 書面才算數 不容易調整 第五章 「一內涵二」的特性 是非並不明確,表達也很含糊 彼此互補互助,能者應該多勞 不需明顯制衡,不知不覺互動 注重個人義務,力求善盡責任 善於隱藏實力,必要時才顯露 因時因地制宜,大家合理配合 第六章 「一內涵二」的優點 適合於變動的環境 採取持經達變方式 隨時可以調整應變 繼舊開新,日新又新 可進可退,因時制宜 在動態中維持均衡 第七章 「一內涵二」的缺失 不容易學習 不覺得公平 不容易判斷 不覺得單純 不能說分明 不易生信任 第八章 都可能變成「一統全局」 「二構成一」有四種變形 要變成「一內涵二」很難 「一內涵二」有五種變形 很容易變成「二構成一」 只有一種共同的變形 特別稱之為「一統全局」 第九章 「一統全局」的特性 絕對服從上級的命令 對外抗爭而對內互助 以關懷消弭制衡心理 注重團體 不容許個人有突出的表現 組織成員一致行動 第十章 「一統全局」的優點 適合小變動的環境 執行沒有大的阻力 充分溝通再做決策 大家商量才能改變 團體的約束力甚強 成員必須充分合作 第十一章 「一統全局」的缺失 決策錯誤時損失很重 團體所施的壓力太強 個人的犧牲實在太大 脫離團體時不知所措 實非一般人所能忍受 第十二章 紛亂的根源 過去各自擁有不同的理念 彼此不兼容引起區域戰爭 現代信息發達社會多元化 不同理念在同一區域爭吵 今後區域內紛爭必定增多 如何化解繼續深入去探究 下篇 第十三章 中國人的基本精神 一切都是不一定 不一定也不一定 從不一定到一定 一定含有不一定 變來變去都一樣 一樣會變來變去 第十四章 中國人的基本信條 堅持以不變應萬變 以不變應萬變是變 變到和沒有變一樣 有所變又有所不變 持經達變以求合理 合理應變叫作時中 第十五章 中國人的基本立場 既不表示贊成,也不表示反對 應該反對才反對,否則就贊成 有本事不可以隨便表現出來 深藏不露才不致一表現就死 可以騙別人,千萬不能騙自己 保留顏面,促使自己好好表現 第十六章 中國人的矛盾心態 喜歡管人,卻不喜歡被管 一方面自大,一方面自卑 被抓住時很乖,一放手便作怪 自己含糊,卻罵人不清楚 害怕被討好,又怕受冷落 遇有矛盾設法把它化解 第十七章 中國人的心靈狀態 隨時隨地都十分自由 自由之中要講求倫理 與人有關的事都主觀 科學也不可能純客觀 第十八章 中國人的衡量標準 不喜歡單一的衡量標準 多重標準以尋求合理點 有時候對外人比較客氣 有些事對自己人更寬厚 看起來親疏有別不公平 注重長期性與綜合性的平等 第十九章 中國人的判斷標準 妥當性往往大於真實性 虛安和誠信並沒有關係 和合性常常大於分別性 合中有分容易維持和諧 合理性層次高於合法性 我們只能接受合理的法 第二十章 中國人的基本態度 習慣於含含糊糊中找出明朗的答案 用彼消我長的較量精神彼此拉扯 自願追隨也可長相左右 以下賭注的心態來尋找合理平衡點 第二十一章 中國人的複合標準 害怕權威卻不服從權威 喜歡表現卻又害怕表現 個人主義卻又重視團體 沒有意見便是很有意見 不用擔心就是各自小心 中國人主張合理就好 第二十二章 中國人的必要修養 明辨隨機應變和投機取巧 把圓通和圓滑切實分清楚 分辨虛安和欺騙的差異性 辨別藝術和權術的分界點 區別「大我」與「小我」的同和異 弄清楚經和權之間的配合 第二十三章 現代中國人的共同問題 腦筋時常不清楚 對自己很不了解 說什麼融合中西 談什麼他山之石 對自己缺乏信心 不認真提升自己 第二十四章 現代中國人應有的素養 重新認識中華文化 先做好一個中國人 建立中國人的觀點 客觀比較中西文化 尊重各種文化特性 自然成為世界主流 結語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