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電影運動新說 林大慶著 978750439059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廣播影視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三大電影運動新說
ISBN:9787504390592
出版社:中國廣播影視
著編譯者:林大慶著
頁數:24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112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發軔於20世紀中葉的左岸作家電影、新浪潮和新現實主義三大電影運動是西方電影的文化核心,其影響力波及全球。三大電影運動的消亡也是西方主流文化走向衰敗的縮影,因而研究這一消亡的原因和過程有助於更好地理解當今世界電影的文化現狀。 本書沒有對三大電影運動做電影史式的陳述,而是提綱挈領式的剖析,並以獨特的角度釐清了一些讓人困惑的問題和錯誤定論:阿倫·雷乃不同時期作品的文化變異,左岸電影的文化意義、成功秘笈與消亡的必然性,新浪潮和左岸電影的界定,戈達爾電影的文化本質,新浪潮和後現代電影的關係,新現實主義影片的美學定位,還提出了義大利「真實主義電影」的假說。 書中以貼近文本的細讀方式表述樸素道理,頗具說服力。雖然閱讀電影評論與理論研究書籍具有一定門檻兒,但本書幽默、犀利而不枯燥的行文仍能給讀者帶來閱讀快感。

作者簡介

林大慶,一級導演、製片人。1982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作品曾獲國內、國際獎項。另著有: 《不僅僅是好萊塢:細讀伍迪·艾倫》——2015年由「後浪」出版並被「豆瓣」選入「2015年度令人難以忘懷的12本佳作」 《新中國意識形態電影(1949-1976)》(待出版)

目錄

第一章 左岸電影的物種滅絕
第一節:阿倫·雷乃的堅守與退卻
敘事的簡單化
電影語言的簡單化
人物性格的簡單化
主題的簡單化
劇中人物的老年化
「性」的淡化與消失
人物支配權的性別變化
第二節:左岸電影金字塔秘笈之一:電影與文學的撞擊
左岸電影金字塔A:《廣島之戀》
左岸電影金字塔B:《去年在馬里昂巴德》
左岸電影金字塔C:《長別離》
第三節:左岸電影秘笈之二:合則成,分則敗
金字塔后的阿倫·雷乃
金字塔后的羅伯-格里耶
金字塔后的杜拉斯
金字塔后的科爾皮
註釋
第二章 無性繁殖的新浪潮
第一節:新浪潮就是戈達爾
雜誌編輯和文學家的區別
幾個導演和幾十個導演的區別
精英文化與反精英文化的區別
第二節:戈達爾電影的新分類法
政治片
故事片
《卡賓槍手》寓言性的構成
第三節:后「新浪潮」的戈達爾:妥協與突進
妥協
突進
第四節:《再見,語言》:戈達爾告別電影的獨特方式
註釋
第三章 義大利電影:一個主義、若干大師、兩部新作
(上篇)《燦爛人生》:來自新現實主義的隔代遺傳?
第一節:《燦爛人生》與《羅科和他的兄弟》的相似性
人生價值觀的相似性
人物關係的相似性
第二節:《燦爛人生》與《羅科和他的兄弟》的相悖性
對抗性矛盾與差異性矛盾
戲劇性矛盾衝突結構與日常生活記事結構
戲劇性矛盾與差異性矛盾的不同劇作功能
戲劇性矛盾與差異性矛盾的不同劇作效果
第三節:《燦爛人生》與義大利真實主義的歷史淵源
第四節:《燦爛人生》在人物心理活動刻畫方面所體現的真實主義美學原則
第五節:《燦爛人生》在人物塑造方面所體現的真實主義美學原則
第六節:《燦爛人生》所體現的真實主義「社會記事性」美學原則
註釋
(下篇)《絕美之城》與後現代
第一節:對後現代的「后『後現代』」態度
第二節:對消解的「再消解」
結語:抑或是義大利新真實主義電影的誕生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