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5*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郭象適性美學研究 ISBN:9787522723617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 著編譯者:朱海坤著 叢書名:美學與文藝批評叢書 頁數:32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059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郭象的美學思想目前在學術界並沒有得到很好的總結和闡述,本書嘗試全面而準確地闡述和理解郭象的玄學思想,並歸納為「適性美學」,詳細論述了郭象適性美學的內涵、發展、其蘊含的理論資源、理論體系,以及郭象適性美學與六朝文藝美學的關係,最後以郭象的適性美學為中心,論述了魏晉玄學的產生、發展、特徵以及在哲學思想史上的地位。作者簡介 朱海坤,1988年生,安徽界首人,文學博士,畢業於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現任職于深圳大學美學與文藝批評研究院,主要從事中國古典文藝學與闡釋學研究。目錄 緒論第一節 郭象及其玄學思想 一 郭象與兩個學術公案 二 郭象玄學思想述略 第二節 郭象美學研究概述 一 21世紀以前的郭象美學研究 二 21世紀以來的郭象美學研究 第三節 郭象適性美學的研究意義 第一章 適性美學的理論資源 第一節 《莊子》學的興盛與逍遙義的演變 一 《莊子》與正始玄學清談 二 曹植詩文中的逍遙想象 三 阮籍的逍遙追求與反思 第二節 名教與自然:兩種生活方式的衝突 一 嵇康的名教觀 二 嵇康的自然觀 三 嵇康之死與向秀入洛 第三節 西晉士族價值虛無主義的三副面孔 一 西晉政治的虛浮主義 二 西晉士族的拜金主義 三 西晉士族的縱慾主義 第四節 郭象之前的西晉士風反思與治理 一 基於儒學立場的批判 二 玄學思潮的自我矯正 第二章 適性美學的理論體系 第一節 人性論 一 有限性和獨特性 二 習以成性 三 仁義之性 四 人性與潛能 五 性情之辨 第二節 適性說 一 《莊子》內篇與適性 二 《莊子》外雜篇的適性意識 三 早期玄學的適性觀念 四 郭象玄學的適性理論 第三節 自得說 一 自得的概念溯源 二 自得概念的內涵 三 自得的實現方法 第四節 玄冥論 一 心齋與坐忘辨正 二 玄冥與玄冥之境 三 與物冥與冥其極 第三章 適性美學的理論內涵 第一節 儒道互補的人生美學 一 「儒道互補」說的提出與反思 二 適性美學的「儒道互補」內涵 第二節 身心俱適的逍遙精神 一 莊子逍遙思想的身心分離問題 二 適性逍遙理論的身心俱適追求 第三節 物我冥一的審美體驗 一 目的論分析法辨正 二 「以物觀物」的開啟與定型 三 「以我觀物」與「以物觀物」的融匯 第四章 適性美學與東晉人生美學 第一節 《莊子注》在東晉的接受情況 一 清談中的《莊子》及郭注 二 郭象玄學與佛教心無宗 三 郭象玄學與《列子注》 四 郭象玄學與東晉儒學復興 第二節 門閥政治與東晉士族文化性格 一 荊揚之爭與士族文化性格 二 悶悶之政與察察之政 三 儒道兼綜與出處雙行 第三節 適性逍遙與東晉士族人生美學 一 兩種生活方式的和諧共生 二 尊重個體價值,欣賞個性之美 三 寧靜內斂的審美趣味和藝術化生活 第四節 謝安:魏晉風度的理想形態 一 達觀:櫟不辭社,周不駭吏 二 淵雅:為君談笑靜胡沙 三 靜退: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第五章 適性美學與六朝文藝美學 第一節 適性美學與自然審美意識 一 生存困境與遊仙想象 二 招隱詩中的自然觀念 三 從玄言詩向山水詩的過渡 四 自然審美意識的覺醒 第二節 陶淵明及其適性詩學思想 一 陶淵明的思想傾向 二 陶淵明的自得之場 三 陶淵明的適性詩學 第三節 劉勰文藝思想的適性精神 一 陶鈞文思,貴在虛靜——劉勰的構思論 二 從容率情,優柔適會——劉勰的養氣說 三 吐納英華,莫非情性——劉勰的風格論 參考文獻 附錄 魏晉清談藝術論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