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風景感受美學的現代性 ISBN:9787576507805 出版社:同濟大學 著編譯者:廖宇航 頁數:17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8043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風景感受美學淵遠流長,然當今的景觀規劃實踐更多朝著西漸方向發展,對中國風景感受美學的的傳承乏力,本書對於中國傳統風景感受美學進行了縱向上的解讀與繼承,在橫向上與尋找與當代西方景觀倫理的融合與重構,使中國園林在「延續家風」的同時亦達到共贏。對重塑當代中國風景園林價值體系具有積極的意義。 與以往景觀類書籍的研究內容大多側重於純量化分析或設計實踐表達為主不同,本書提出了中國傳統風景感受美學的哲學精神及相關要素,以「三元論」為框架構建中國當代風景園林的哲學精神,即以「物我—本我—超我」的中國風景園林的哲學解讀來構建中西互為體用的評價標準,再以空間為載體對當代的景觀行為模式進行實證研究,將評價體系的研究成果融入到具體設計中。目錄 序前言 第1章 風景感受美學的理論背景 1 1 風景感受美學的研究背景 1 1 1 發展背景 1 1 2 問題溯源 1 1 3 出路探尋 1 2 風景感受美學的內容、對象、範圍及基本概念辨析 1 2 1 研究的內容 1 2 2 研究對象 1 2 3 研究的範圍 1 2 4 相關概念辨析 1 3 風景感受美學的思想及相關理論 1 3 1 核心思想 1 3 2 相關哲學論點及理論 1 3 3 發展趨勢研究 1 4 風景感受美學的意義與應用價值 1 4 1 研究目的 1 4 2 理論意義 1 4 3 實踐意義 1 5 風景感受美學的方法論與框架 1 5 1 學術構想與思路 1 5 2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與創新點 1 5 3 研究框架 第2章 風景感受美學的相關研究綜述 2 1 環境認知的發展及趨勢研究 2 2 有關風景感受美學的研究 2 2 1 西方有關風景感受美學的研究 2 2 2 中國有關風景感受美學的研究 2 2 3 中西方美學思想比較 2 3 有關景觀行為的相關研究 2 3 1 景觀行為理論的「五個思潮」 2 3 2 景觀行為的發生機制及特性 2 4 有關景觀空間的研究 2 5 有關風景感受美學評價與實踐的研究 2 5 1 風景資源普查方法 2 5 2 使用狀況評價 2 5 3 風景—美景度 第3章 中國風景感受美學的「形而上」 3 1 中國風景園林哲學的有無 3 2 造園者的自覺哲學意識 3 3 大象無形與異質同構 3 4 中西文化在空間營造中的互為體用 3 5 中國風景園林的形而上 3 6 審美連續體 3 7 中國風景園林的哲學語義——言外之意 3 8 中國風景園林的哲學世俗化方法——「意在筆先」與「時空轉換」 3 9 結語 第4章 體物察形:從物質空間到直覺審美 4 1 「體物察形」的直覺審美圖式 4 1 1 物與形 4 1 2 體物而得神 4 1 3 物己之神 4 2 直接審美感受模式 4 2 1 體:直覺體驗 4 2 2 察:直接感受 4 2 3 游物 4 3 直覺空間模型 4 3 1 空間形態的豐富度 4 3 2 空間光線的明暗度 4 3 3 色彩的變化 4 3 4 聲音的豐富度與清晰度 4 3 5 味道的更替 4 3 6 要素的可觸摸度 4 3 7 空間的轉折度 4 4 結語 第5章 言形見象:從審美行為到意象含蘊 5 1 言形見象的心理審美圖式 5 1 1 氣與象 5 1 2 神會 5 1 3 移情 5 2 審美心理行為模式 5 2 1 「象—體—意」的審美知覺模式 5 2 2 「無意—有意—有意后」的情緒喚醒模式 5 2 3 立象 5 3 意象空間模型 5 3 1 空間的多中心 5 3 2 和諧的景觀空間領域關係 5 3 3 多變的景觀方向 5 3 4 有層次的距離感 5 3 5 多樣的景觀路徑 第6章 尋象求神:以物而暢神 6 1 尋象求神的精神審美圖式 6 1 1 心聲心畫 6 1 2 呈於心而見於物:境 6 1 3 動與靜:情感狀態 6 2 審美精神行為模式 6 2 1 神遊 6 2 2 神思 6 2 3 妙悟 6 2 4 興 6 3 意境空間模型 6 3 1 曠奧空間 6 3 2 聯想空間 6 3 3 勢空間 第7章 人與自然:評價與實踐體系的構建 7 1 天人合一的審美圖式 7 1 1 自天而物而人 7 1 2 自人而物而天 7 2 評價體系的三元架構 7 2 1 目標層:真—善—美和象—體—意 7 2 2 系統層:中西互為體用 7 2 3 實施層:從詩書畫里提取詞彙指標 7 3 評價標準構建與指標提取途徑 7 3 1 基於中國風景感受美學的評價標準 7 3 2 基於景觀感受的西方定量表達 7 3 3 中西互為體用的評價體系:「級—量」 7 4 試驗與實踐方法的設計 7 4 1 風景感受美學試驗方法——「級」 7 4 2 基於邏輯分析思維的心理試驗的適用領域及方法——「號」 7 4 3 試驗條件 7 4 4 可操作性預測 7 5 結語 第8章 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