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地可依-後工業時代芝加哥的家庭與階級 克里斯蒂娜.J.沃利 978710807663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無地可依-後工業時代芝加哥的家庭與階級
ISBN:9787108076632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著編譯者:克里斯蒂娜.J.沃利
叢書名:雅理譯叢
頁數:30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991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本書是一本專業、嚴謹且極具現實感和可讀性的社會學作品。人類學家沃利「把自己作為方法」,以真摯且感人的故事帶領讀者走進了她的自我民族志。她的家庭因去工業化陷入了災難,她自己卻因為個人的努力而實現了階層跨越,這種強烈的反差,以及上溯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人的生活經歷,為讀者構建了一幅波瀾壯闊且悲壯的藍領工人家庭的生活史。

內容簡介

1980年,14歲的克里斯蒂娜·J 沃利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父親所在的芝加哥東南部的鋼鐵廠突然倒閉,接下來的幾年裡,近十萬名附近的居民也將失去工作。 30年後,沃利成為了一名文化人類學家,她在《無地可依》中把人類學視角帶回家,審視自己的家庭和整個美國藍領階層的命運。作者結合個人敘事和家庭照片,對「去工業化」的社會影響進行了細緻的評估。通過描述家庭成員的努力奮鬥和自己向上流動的故事,沃利揭示了在複雜的緊張關係之中,美國工業衰退的社會景觀。

作者簡介

克里斯蒂娜·J 沃利麻省理工學院人類學教授。1999年從紐約大學獲得人類學博士學位。她的第一本民族志《激流:東非海洋公園的自然與發展》探討了坦尚尼亞農村的環境衝突。創建Exit Zero項目,利用芝加哥東南部前鋼鐵廠地區的家庭故事來研究美國去工業化的長期影響,根據此項目寫作《無地可依》一書,並拍攝了同名紀錄片。

目錄

前言
致謝
芝加哥東南部地圖
引言
第一章 鋼鐵世界:家族相簿里的故事
第二章 轟然倒塌:我的父親與芝加哥鋼鐵業的衰落
第三章 上流
第四章 羈絆
結論守望新生
註釋
參考文獻
索引
譯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