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無線通信 9787121467196 (美)Theodore S. Rappaport(西奧多 .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電子工業
NT$1,07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毫米波無線通信
ISBN:9787121467196
出版社:電子工業
著編譯者:(美)Theodore S. Rappaport(西奧多 .
叢書名:經典譯叢
頁數:49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935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涵蓋毫米波通信的各個技術方面,包括通信理論、通道傳播、天線和電路等。首先介紹無線通信從特高頻和微波頻段提高到毫米波頻段過程中所演變出的新功能和新架構以及毫米波技術的一般應用。接著介紹毫米波通信的基礎理論,包括基帶信號、通道模型、調製、均衡、差錯控制編碼和MIMO原理等,此外還包括早期毫米波通信系統中已經應用的傳統技術、毫米波室內外通信的無線傳播原理以及波束組合、毫米波通信系統的天線和天線陣列、毫米波模擬電路的設計包括射頻電路收發信機的設計和其他關鍵設計、超高速數字基帶電路的設計如高速高保真DAC/ADC等。最後,介紹毫米波通信系統物理層的設計思路如演算法選擇和缺陷消除、更高層(物理層之上)的設計思路如波束自適應和多波段共存、60 GHz無線通信系統標準化工作中的設計要素以及每種標準的主要特點、它們的物理層和介質訪問控制設計中的重要細節等內容。 本書適合作為電子信息類專業高年級本科生或研究生學習毫米波無線通信技術的教材或參考書,也適合無線通信技術人員、工程師參考學習。

作者簡介

Theodore S Rappaport 是紐約大學知名教授,無線通信技術專家。他分別於1982年,1984年和1987年在普渡大學獲得工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88年加入弗吉尼亞理工大學,2002年加入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2012年加入紐約大學工學院,現任紐約大學工學院電氣工程與計算機工程系David Lee/Ernst Weber教授,紐約大學無線通信實驗室的創始人和負責人,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的作者。他曾與人共創了TSR技術公司和Wireless Valley通信公司,並在曾任教的3所大學創立無線通信學術研究中心。Rappaport 教授曾擔任IEEE期刊Selected Areas in Communications (JSAC)的 編輯,並領導了IEEE無線通信事務的創立。

目錄

第1章 緒論
1 1 科學前沿:毫米波無線技術
1 2 技術前瞻:毫米波技術實施中可能面臨的挑戰
1 3 毫米波通信的新興應用
1 3 1 數據中心
1 3 2 替代晶元上的有線互連
1 3 3 信息傾注
1 3 4 未來的家庭和辦公室
1 3 5 車輛領域的應用
1 3 6 蜂窩通信和個人移動通信
1 3 7 航空航天領域的應用
1 4 本書的目標
1 5 全書概要
1 6 符號和常用定義
1 7 本章小結
第2章 無線通信基礎
2 1 引言
2 2 復基帶信號表徵
2 3 數字調製
2 3 1 符號
2 3 2 符號檢測
2 3 3 二進位相移鍵控及其他形式
2 3 4 幅移鍵控及不同形式
2 3 5 正交相移鍵控及不同形式
2 3 6 相移鍵控
2 3 7 正交振幅調製
2 4 時域均衡
2 4 1 線性均衡
2 4 2 判決反饋均衡
2 4 3 最大似然序列估計
2 5 頻域均衡
2 5 1 單載波頻域均衡
2 5 2 OFDM調製
2 6 差錯控制編碼
2 6 1 差錯檢測的塊碼
2 6 2 里德-所羅門碼
2 6 3 低密度奇偶校驗碼
2 6 4 卷積碼
2 6 5 網格編碼調製
2 6 6 時域擴頻
2 6 7 不等差錯保護
2 7 估計與同步
2 7 1 適用於通信的結構
2 7 2 頻率偏移同步
2 7 3 幀同步
2 7 4 通道估計
2 8 多輸入多輸出(MIMO)通信
2 8 1 空間復用
2 8 2 空間多樣性
2 8 3 MIMO系統中的波束賦形
2 8 4 混合預編碼
2 9 硬體架構
2 10 系統架構
2 11 本章小結
第3章 毫米波的無線電波傳播
3 1 引言
3 2 大尺度傳播通道效應
3 2 1 對數距離路徑損耗模型
3 2 2 大氣效應
3 2 3 毫米波傳播的天氣效應
3 2 4 繞射
3 2 5 反射和透射
3 2 6 散射和雷達散射截面建模
3 2 7 周圍物體、人和樹葉的影響
3 2 8 射線跟蹤和特定站址傳播預測
3 3 小尺度通道效應
3 3 1 延遲擴展特性
3 3 2 多普勒效應
3 4 多徑和波束組合的空間特徵
3 4 1 波束組合方法
3 4 2 波束組合效果
3 5 角度擴展和多徑到達角
3 6 天線極化
3 7 室外通道模型
3 7 1 3GPP室外傳播模型
3 7 2 車輛到車輛模型
3 8 室內通道模型
3 8 1 室內通道的射線跟蹤模型
3 8 2 瑞利、萊斯和Multiwave衰落模型
3 8 3 IEEE 802 15 3c和IEEE 802 11ad通道模型
3 8 4 IEEE 802 15 3c
3 8 5 IEEE 802 11ad
3 9 本章小結
第4章 毫米波應用中的天線及陣列
4 1 引言
4 2 毫米波片上天線和封裝天線的基礎知識
4 2 1 天線基礎理論
4 2 2 天線陣列基礎
4 3 片上天線環境
4 4 封裝天線
4 5 毫米波通信的天線拓撲結構
4 6 提高片上天線增益的技術
4 7 自適應天線陣列—毫米波通信的實現
4 7 1 毫米波自適應天線陣列的波束控制
4 7 2 天線陣列波束賦形演算法
4 7 3 專門的波束賦形演算法—ESPRIT和MUSIC
4 7 4 毫米波通信自適應陣列的案例研究
4 8 片上天線性能的測試
4 8 1 毫米波片上天線測試的案例研究
4 8 2 片上天線或封裝天線的探針台特性改善
4 9 本章小結
第5章 毫米波射頻與模擬器件和電路
5 1 引言
5 2 毫米波晶體管和器件基本概念
5 3 S參數、Z參數、Y參數及ABCD參數
5 4 毫米波電路的模擬、布局和CMOS製造
5 5 晶體管與晶體管模型
5 6 毫米波晶體管的其他先進模型
5 6 1 BSIM模型
5 6 2 毫米波晶體管模型的演化—EKV模型
5 7 傳輸線和無源器件簡介
5 7 1 傳輸線
5 7 2 差分與單端傳輸線
5 7 3 電感器
5 7 4 鍵合引線封裝產生的寄生電感
5 7 5 變壓器
5 7 6 互聯線
5 8 基本晶體管組態
5 8 1 共軛匹配
5 8 2 米勒電容
5 8 3 極點與反饋
5 8 4 頻率調諧
5 9 毫米波無線電的靈敏度及鏈路預算
5 10 模擬毫米波器件的重要度量指標
5 10 1 非線性交調點
5 10 2 雜訊係數與雜訊因數
5 11 模擬毫米波組件
5 11 1 功率放大器
5 11 2 低雜訊放大器
5 11 3 混頻器
5 11 4 壓控振蕩器(VCO)
5 11 5 鎖相環
5 12 損耗因子理論
5 12 1 功率效率因子的數值實例
5 12 2 損耗因子的定義
5 13 本章小結
第6章 超高速數字基帶電路
6 1 引言
6 2 ADC和DAC採樣與轉換的回顧
6 3 器件失配:ADC和DAC的難題
6 4 基本模數轉換電路:比較器
6 5 ADC設計的目標和挑戰
6 6 編碼器
6 7 毫米波無線ADC的趨勢和架構
6 7 1 流水線ADC
6 7 2 逐次逼近型ADC
6 7 3 時間交錯ADC
6 7 4 快閃記憶體ADC和摺疊快閃記憶體ADC
6 7 5 ADC案例研究
6 8 數模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