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第六卷.20世紀下半期馬克思主義在蘇聯東歐的發展 9787300323534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NT$1,25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20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第六卷.20世紀下半期馬克思主義在蘇聯東歐的發展
ISBN:9787300323534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著編譯者: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頁數:64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978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簡體書】 20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第六卷.20世紀下半期馬克思主義在蘇聯東歐的發展 787300323534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內容簡介

本卷試圖全景式地展現20世紀下半期馬克思主義在蘇聯東歐各國的發展過程,突出的一條主線,就是其曲折發展的三部曲,藉此回答人們普遍關注的三個與蘇聯東歐命運攸關的基本理論問題:一、1945-1985年,蘇東各國力圖突破傳統計劃經濟蘇聯模式的改革,三次來潮,又三次受挫,曾取得哪些成果,又有哪些歷史教訓?二、1985-1991年,戈爾巴喬夫改革初期受挫之後,迷失方向,改旗易幟,乃至發生蘇東劇變,當代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遭受了一次世界歷史性的大麴折,其深刻根源到底何在?三、從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的馬克思主義思潮出現了特質各異的六個學派,這引人深思——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歷史命運如何?閱讀本書,不僅可以帶我們走回歷史長河,弄清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的歷史經驗與歷史教訓,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從歷史中汲取活的智慧,啟迪我們更加堅定不移地高舉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做出新探索,開創新時代!

作者簡介

王東,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全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馬克思恩格斯研究會副會長,列寧思想研究會會長。主要成果凝聚為「改革創新學十部曲」「中國學十部曲」「哲學創新北大六書」。

目錄

導論
一、本書研究的特定對象
二、這一階段的歷史分期
三、方法論上的三點創新
四、理論內容上的五點創新
第一章 20世紀下半期時代主題的重大轉化
一、戰後十年的跌宕起伏
二、20世紀50年代時代主題轉換的歷史先機
三、原子能和信息化的現代科技革命先機
四、經濟全球化的歷史先機
五、20世紀80年代時代主題轉換大勢已成
六、戰後蘇東各國主要矛盾與改革三次來潮
第二章 以季米特洛夫為代表的人民民主論探索初潮
一、東歐國家的共同歷史地理特徵與不同個性
二、東歐國家戰後走向人民民主道路的歷史契機
三、季米特洛夫人民民主論或新民主主義論
四、東歐各國對人民民主制度的探索
第三章 戰後斯大林的理論貢獻和歷史局限
一、斯大林戰後和平發展論與民族特色論
二、1948年後人民民主道路探索何以受挫
三、晚年斯大林向「左」逆轉
四、馬克思主義語言觀的新奠基
五、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新開拓
六、斯大林晚年時代觀與社會主義觀的歷史局限
第四章 蘇共二十大與斯大林問題
一、1956年蘇共二十大召開的歷史背景
二、蘇共二十大提出的基本理論問題
三、赫魯曉夫批判斯大林的「內部報告」
四、由赫魯曉夫批判斯大林引出的政治風波與理論爭論
五、斯大林問題的複雜性、長期性
第五章 赫魯曉夫的改革得失
一、赫魯曉夫改革的理論基礎
二、從農業改革開始的最初有益嘗試
三、全面建成共產主義空想目標
四、1958年後一系列盲動改革舉措
五、盲動改革終歸失敗
第六章 1956年前後東歐各國改革再次來潮
一、南斯拉夫自治社會主義的初期實踐與理論探索
二、1956年「波茲南事件」與波蘭改革
三、1956年「匈牙利事件」與匈牙利改革
第七章 勃列日涅夫時期與柯西金經濟改革
一、勃列日涅夫時期18年
二、柯西金開始改革的歷史背景
三、柯西金經濟改革的基本內容
四、柯西金經濟改革一度見到成效
五、1968年蘇聯出兵捷克斯洛伐克使柯西金經濟改革無果而終
六、勃列日涅夫時期的停滯與蘇聯模式僵化
第八章 20世紀中後期蘇聯哲學社會科學
一、20世紀六七十年代蘇聯哲學成果
二、蘇聯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三、蘇聯社會主義發展階段問題的理論演化
四、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社會主義所有制、現代科技革命與社會主義
第九章 20世紀60年代東歐各國改革的第三次來潮與受挫
一、20世紀六七十年代世界歷史與東歐發展的新特點
二、卡達爾領導的匈牙利改革穩健推進
三、南斯拉夫自治社會主義新階段與新問題
四、波蘭改革新走向與理論新問題
五、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探索與「布拉格之春」凋零
六、20世紀70-80年代東歐各國改革餘波與體制性危機
第十章 南斯拉夫實踐派與匈牙利布達佩斯學派
一、南斯拉夫實踐派的形成過程與理論觀點
二、弗蘭尼茨基《馬克思主義史》三卷本
三、南斯拉夫實踐派的理論貢獻與歷史局限
四、以盧卡奇為代表的匈牙利布達佩斯學派
五、晚年盧卡奇的四大理論創新
六、布達佩斯學派的主要思想
第十一章 波蘭等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
一、戰後波蘭馬克思主義發展過程
二、蘭格的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三、沙夫的人道社會主義批判理論
四、科拉科夫斯基的《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流派》三卷本
五、波蘭新馬克思主義的其他重要學者
六、民主德國的實踐中心論、布洛赫的希望哲學
七、保加利亞的巴甫洛夫現代科學反映論
八、捷克斯洛伐克科西克的存在主義人類學和里赫塔的現代科技革命哲學
九、羅馬尼亞古里安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人類學
十、東歐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局限與歷史命運
第十二章 戈爾巴喬夫新思維的演變軌跡
一、固守蘇聯模式的「加速戰略」宣告失敗
二、缺少真正反思而轉向政治「公開性」「民主化」
三、1987年的《改革與新思維》:照搬西方的開始
四、1989年11月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會主義」思想
五、1990年提出多黨制、總統制和議會制
六、戈爾巴喬夫新思維照搬西方、背離馬列
第十三章 戈爾巴喬夫時期的理論爭論
一、「馬列主義原罪論」與「源頭活水論」之爭
二、蘇聯馬克思主義的危機與蘇聯哲學的終結
三、政治經濟學中的改革新思維
四、馬克思、列寧科學社會主義思想的重新發掘
五、蘇聯馬克思列寧主義學界的局限性
六、戈爾巴喬夫、雅科夫列夫等人倡導的「公開性」「民主化」
七、矛頭指向共產黨領導、馬克思列寧主義指導地位
八、共產黨與馬克思列寧主義領導地位的喪失
第十四章 東歐劇變浪潮
一、20世紀八九十年代之交的多事之秋、東歐劇變
二、波蘭團結工會在大選中奪權
三、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分裂,失去政權
四、捷克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取消黨的領導權
五、民主德國併入聯邦德國
六、羅馬尼亞齊奧塞斯庫被推翻
七、保加利亞共產黨喪失政權
八、歷史趨勢與歷史教訓
第十五章 蘇聯解體根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