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晚清的科學-以西方科學譯著研究為核心 ISBN:9787523603598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聶馥玲 叢書名:清代科技史叢書 頁數:24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826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選擇中國士大夫理解西方科學的視角,從他們當時編譯西方科學著作時對其內容的選擇與重構的角度對晚清第一批傳入的科技著作(包括天文學、物理學、數學、化學、地質學以及煤礦開採技術等學科)進行研究,以揭示科學文化在晚清的傳播與發展。同時,本書還進一步探究翻譯過程中中國傳統文化對譯著知識結構、體系的影響,以及關注科學翻譯中對中國近代科學概念形成的影響。目前,翻譯史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領域,科技翻譯史的研究還比較欠缺。希望本書能讓廣大讀者對晚清科技翻譯在中國科學近代化進程中的影響有新認識。作者簡介 聶馥玲,內蒙古師範大學科學技術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物理學史、科學翻譯史、中外科技交流。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項和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攻關項目1項。獲內蒙古自治區「草原英才」稱號。出版學術專著1部,參編著作3部,發表研究文章60餘篇。是英國劍橋大學李約瑟研究所、日本東京大學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系訪問學者。擔任中國科技史學會物理學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目錄 第一章 序言一、為什麼要以晚清科學著作的編譯為例來研究晚清科學文化 二、目前關於晚清科學翻譯與科學文化的研究基礎 三、晚清科學翻譯研究的幾個問題 第二章 晚清科學譯著中西文本的學術背景 第一節 近代科學革命的成果及其在中國的傳播 一、近代科學革命與中國的學術背景 二、哥白尼學說的系統傳入——《談天》 三、西方符號代數的傳入——《代數學》《代數術》 四、古典學術的傳入——《幾何原本》后九卷 第二節 西方地礦知識及其開採技術的傳入 一、地礦知識傳入的背景 二、《地學淺釋》譯介之前已傳入中國的西方地質學知識 三、《開煤要法》傳入之前傳統的煤礦開採技術 第三節 晚清科學譯著的底本 一、《談天》的底本 二、《地學淺釋》的底本 三、《開煤要法》的底本 四、其他譯著的底本 第三章 晚清科學翻譯的改寫與變通 第一節 譯本對體例的改寫 一、不同版本的《談天》與其底本體例差異 二、《地學淺釋》及其底本的體例差異 三、《開煤要法》及其底本的體例差異 第二節 譯本知識結構的調整 一、《化學鑒原》對底本結構的調整 二、《幾何原本》對底本結構的調整 第三節 譯本對內容的刪減與增補 一、《化學鑒原》翻譯過程中知識的增補與刪減 二、《幾何原本》的刪減與增補 三、《開煤要法》翻譯中的刪減與增補 第四章 晚清科學翻譯中的術語與符號 第一節 晚清代數術語的翻譯 一、西方符號代數學的傳入及其術語的翻譯 二、《代數學》與《代數術》的術語翻譯 三、清末符號代數學術語的流傳 第二節 晚清幾何學、煤礦工程技術等術語的翻譯 一、《幾何原本》前六卷和后九卷術語分析 二、《幾何原本》前六卷與后九卷的術語比較 三、《開煤要法》的主要技術術語的翻譯研究 第三節 晚清力學術語的翻譯 一、《重學》術語的翻譯 二、《重學》術語翻譯存在的問題 三、力學術語的傳承與變化 第五章 晚清科學翻譯中的文化現象 第一節 符號翻譯中的中國傳統元素 一、數學符號的翻譯和改造 二、其他學科相應的符號翻譯及變通 第二節 術語翻譯的中國傳統元素 一、「項」譯名的中國傳統元素 二、「方程」譯名中的傳統元素 三、傳統之根:術語翻譯原則 第三節 晚清科學翻譯的文化特點 一、晚清科學譯著的刪述與信息流失 二、晚清科學譯著信息流失的文化特徵 三、晚清科學譯著翻譯中的本土化特徵 結語 附表1 科學著作中的代數術語統計 附表2 《英華萃林韻府》中的代數術語 附表3 《幾何原本》前六卷術語 附表4 《幾何原本》后九卷術語 附表5 《談天》中沿用至今的名詞術語 附表6 《談天》中譯法有變化的名詞術語 附表7 《重學》中的力學術語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