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生物安全學 武桂珍 978703075197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科學
NT$4,630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國家生物安全學
ISBN:9787030751973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武桂珍
頁數:96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847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生物安全已經成為關乎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深刻認識新形勢下加強生物安全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貫徹落實生物安全法,加強國際生物安全風險防控和治理體系建設,提高國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是全社會各行各業的需求。本書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亞太生物安全協會主席武桂珍研究員主持編寫,國內生物安全領域的其他權威專家共同參与,全書分為八篇,第一篇為生物安全學概論,第二至第八篇圍繞生物安全法的「四梁八柱」,從傳染病與動植物疫情、兩用生物技術與生物安全、實驗室生物安全、人類遺傳資源與生物資源、生物入侵防控、微生物耐葯、生物恐怖與生物武器等方面全面展現了國內外生物安全的總體概況,為讀者了解、分析生物安全現狀提供了理論依據。 本書適合生物學、公共衛生和預防醫學、農林等生物安全相關領域的學生、科研人員及相關從業人員參考使用。

目錄

第一篇 生物安全學概論
第一章 生物安全學的基本概念和內容
第一節 生物安全的概念
第二節 新發突發傳染病的威脅
第三節 致病微生物耐藥性
第四節 生物技術謬用
第五節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
第六節 外來物種入侵
第七節 生物恐怖與生物武器威脅的防範
參考文獻
第二篇 傳染病與動植物疫情
第二章 傳染病概論
第一節 傳染病的特點和特徵
第二節 感染
第三節 病原體的致病性
第四節 致病狀況或致病機制
第五節 傳播方式
第六節 診斷
第七節 治療與撲殺
第八節 預防控制策略
第三章 細菌性傳染病
第一節 細菌學及發展
第二節 細菌性傳染病歷史及流行概況
第三節 細菌感染的傳播方式
第四節 細菌性傳染病特點
第五節 預防控制策略和未來方向
第六節 細菌耐葯
第七節 結語
第四章 病毒性傳染病
第一節 病毒學的發展
第二節 病毒性傳染病的發展史及流行概況
第三節 病毒感染的傳播方式
第四節 病毒的致病機制
第五節 預防與控制策略
第五章 寄生蟲病
第一節 寄生蟲病的發展史及流行概況
第二節 寄生蟲病的致病機制
第三節 寄生蟲病的傳染過程
第四節 寄生蟲病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第五節 寄生蟲病預防與控制策略
第六章 人獸共患病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人獸共患病的動物宿主
第三節 節肢動物媒介
第四節 自然疫源地
第五節 人獸共患病對社會經濟的影響
第六節 預防與控制策略
第七章 動物疫病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全球動物疫病防控
第三節 我國動物疫病防控
第八章 重大植物疫情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風險分析與監測預警
第三節 防控策略與技術
第四節 重大有害生物
參考文獻
第三篇 兩用生物技術與生物安全
第九章 兩用生物技術概述
第一節 兩用生物技術
第二節 近年值得關注的兩用生物技術
第三節 兩用生物技術監管
第十章 微生物基因組修飾技術兩用性及生物安全
第一節 微生物基因組修飾技術
第二節 微生物基因組修飾技術兩用性及生物安全
第十一章 合成生物學技術的兩用性與生物安全
第一節 合成生物學技術及其發展
第二節 合成生物學的兩用風險與生物安全
第十二章 基因編輯、基因驅動技術的兩用性與生物安全
第一節 基因編輯技術
第二節 基因驅動技術
第三節 基因編輯與基因驅動的兩用性與生物安全
第十三章 動植物基因組修飾技術及動物克隆技術兩用性及生物安全
第一節 動物基因組修飾技術兩用性及生物安全
第二節 植物基因組修飾技術兩用性及生物安全
第三節 動物克隆技術兩用性及生物安全
第十四章 基因組學技術兩用性及生物安全
第一節 主要基因組測序計劃
第二節 基因組學技術的兩用性
第三節 防止基因組學技術謬用的建議
第十五章 氣溶膠技術兩用性及生物安全
第一節 生物氣溶膠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生物氣溶膠的採集、鑒定與傳播
第三節 生物氣溶膠的防護
第四節 氣溶膠技術在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
第五節 生物氣溶膠的謬用
第十六章 生物安全新技術
第一節 免疫學技術與生物安全
第二節 材料學技術與生物安全
第三節 人工智慧技術
第十七章 生物技術兩用性和多學科
第一節 生物技術在醫學中的兩用性
第二節 生物技術在工業中的兩用性
第三節 生物技術在農業中的兩用性
第四節 生物技術兩用性與生態環境
第十八章 兩用生物技術的甄別和應對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生物技術的甄別
第三節 生物技術的應對
第四節 生物技術展望
第十九章 生物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安全的監管政策
第一節 美國兩用生物技術監管
第二節 歐盟和其他國家兩用生物技術監管
第三節 我國兩用生物技術監管
參考文獻
第四篇 實驗室生物安全
第二十章 實驗室生物安全概論
第一節 實驗室生物安全的發展
第二節 實驗室生物安全的基本原理
第三節 實驗室生物安全法律法規和標準指南
第四節 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總則要求
第二十一章 實驗室生物安全風險評估與控制
第一節 總則
第二節 生物風險管理
第三節 動物實驗風險評估及風險控制
第二十二章 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
第一節 生物安全管理體系
第二節 人員管理
第三節 材料管理
第四節 實驗室活動管理
第五節 標識管理
第六節 生物安保管理
第七節 實驗室應急管理
第八節 廢物管理
第二十三章 實驗室安全防護設施設備
第一節 實驗室安全防護設施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