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始信昆侖別有山-晚晴旅西記述研究 (1840-1911) ISBN:9787520214087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 著編譯者:楊波 叢書名:報刊史料與20世紀中國文學史叢書 頁數:38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816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歷史上的生命個體和民族族群的生存發展,離不開自我與他者的參照,總是在不斷想象世界和認識自我的過程中走向成熟,想象、認知和接納域外世界和異邦文明的過程,也是自我改造與升華的過程。身處文明衝突、文化裂變最前沿的就是這樣一批遠赴海外的西行者,他們將體驗觀感形諸文字,留下鮮活的記述,這些文本——晚清旅西記述,恰是還原歷史細節的重要樣本,敏銳地傳達出山雨欲來、大廈將傾的危機與現實,成為時代的珍貴記錄。內容簡介 晚清旅西記述作為一個變革與過渡時代的見證,記錄了國人跨洋出海、與西方世界的種種遭逢際遇。近代中國面臨從武力較量到文化存亡的全面危機,近代中國思想史上的矛盾、變異、糾纏及紊亂,亦是整個文化傳統面臨統合、再造、轉化時的表徵。中國文學的裂變與新生,不只是由內及外的自覺轉型,跨語際實踐是不可忽視的重要變數。這些文字承載了一代中國人了解西方、力圖自強的痛苦複雜的心路歷程,從中也可窺見中國傳統社會、近代文化轉型的蛛絲馬跡。作者簡介 楊波,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文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近代文學與文化研究。在《文學遺產》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1項、河南省社科規劃項目2項。治學之餘,兼事文學創作,出版有散文隨筆集《雪滿山》《月光堂堂》等。目錄 總序·關愛和緒論 第一節 研究意義 第二節 研究述評 第三節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寂寞的先行者:晚清旅西記述的寫作背景 第一節 早期的西行者與西行記 第二節 經世致用與輿地之學 第三節 遣使制度與近代外交的初創 第二章 文為有益之文,游非無事之游:旅西記述的文體特色 第一節 出使日記:個人書寫與公務文體 第二節 主題的變奏與功能的拓展 第三節 比較的視野與熟悉的風景 第三章 始信崑崙別有山:眼光的轉變與觀念的更新 第一節 行旅體驗與世界意識的形成 第二節 奈何鬚眉變巾幗:看與被看的異域體驗 第三節 口腹之慾與文化選擇:康有為海外遊記中的飲食書寫 第四章 初識「賽先生」:西行者眼中的近代科學 第一節 新事物與舊思想:迎拒與選擇 第二節 「西學中源」視野下的西洋科技觀 第三節 科學觀念的萌生與言說方式的轉型 第五章 敬而遠之的「德先生」:西行者眼中的西方民主 第一節 平民總統:從華盛頓到格蘭特 第二節 「泰西近古」的文化邏輯 第三節 敘述策略: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第六章 從域外遊記到新文體:海外行旅與散文新變 第一節 別開生面的桐城域外遊記 第二節 梁啟超與「新文體」 第三節 西行者筆下的西班牙鬥牛 第七章 薛福成出使日記:新媒介語境下的文本實驗 第一節 新聞紙:覘國勢與審敵情 第二節 出使日記:采新聞與稽舊牘 第三節 歐化的古文:牘副旁行,語翻重譯 第四節 經世宏編:出使日記的編訂與傳播 第八章 海外行旅與新小說的興起 第一節 小說救國神話的傳衍 第二節 無處不在的旅行者 第三節 使臣實錄與小說家言:遊記與小說的文體互滲 第四節 從《英軺日記》到《京話演說振貝子英軺日記》 第九章 因風借力:《萬國公報》與旅西記述的傳播 第一節 辦刊宗旨與文體選擇 第二節 新聞報道與域外遊記的互文 第三節 林樂知《環遊地球略述》的範式意義 第四節 郭嵩燾《使西紀程》的逆勢流傳 第十章 經世之心與文人風雅:《申報》與李圭《環遊地球新錄》 第一節 寫字先生、環遊地球客與一代循吏 第二節 文學市場化的典型:《申報》與《環遊地球新錄》 第三節 詩畫並茂的域外想象:李圭《環遊海國圖》 餘論 附錄一 李圭《環遊海國圖》 附錄二 晚清報刊所見域外遊記篇目匯錄(1840-1911) 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