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老學通史.先秦兩漢卷 劉固盛 徐華著 978721108976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福建人民
NT$878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國老學通史.先秦兩漢卷
ISBN:9787211089765
出版社:福建人民
著編譯者:劉固盛 徐華著
頁數:60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856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中國老學通史》是第一部對整個中國老學進行貫通性的全面系統研究的多卷本著作。全書以不同歷史階段為單元,全面總結老學歷史的和邏輯的發展進程,深入分析並提煉出不同歷史時期老學的理論創建和思想特點,揭示其與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深刻聯繫,闡明中國老學的思想學術價值和歷史地位。《先秦兩漢卷》將道家學派的形成置於思想史的視野,溯源老子哲學的思想淵源,結合出土文獻對老子其人其書及其思想作了新的論證。

目錄

第一章 老子其人其書及其思想
第一節 老子其人
一、眾說紛紜的老子
二、《史記·老子傳》的再審視
三、先秦文獻中的老子
四、老聃生平仕履的幾個問題
第二節 《老子》其書
一、《老子》書的作者
二、《老子》的成書
三、《老子》書的版本
第三節 老子的基本思想
一、「道」「德」的存在及提升
二、「道」「德」的特性及作用方式
三、「道」「德」的領悟與實踐
第二章 前老子時代的知識傳統
第一節 普遍的知識和思想
第二節 活躍的逸民隱者
第三節 老子的述古
第四節 古道者的傳言佚著
第五節 史官文化傳統
第三章 時代課題與老學發軔
第一節 急劇變化的戰國時代
一、變革:時代的新課題
二、士階層的快速崛起
三、百家爭鳴
第二節 老聃弟子及其他有關係的人
一、老聃弟子
二、老聃友人
三、向老聃問道訪學者
第三節 傳老子與學老子者
第四章 學派分化中的老學初傳
第一節 以楊朱、列子、關尹為代表的學派
第二節 孔門學道弟子與老子思想
第三節 墨子思想與老子思想的契合
第四節 兵學思想與《老子》學說
第五節 老學初興的傳播取向
第五章 莊子與內聖道家派
第一節 莊子其人其書
第二節 老莊並稱的來源
第三節 莊子對老聃之學的繼承
第四節 莊子的獨特性
一、對天人關係的重新思考
二、對個體生命自然本性的極致強調
三、對標榜聖智仁義之學的激烈抨擊
四、莊子的內觀內修之路
五、理想人格的變遷
六、由小國寡民到至德之世
七、「游心」的體驗與生命的突破
第六章 戰國黃老學的大發展
第一節 黃老學的名與實
一、「黃老」名稱所起
二、「黃老」源流考實
第二節 學術中心與黃老學術的生成
一、魏文侯學術中心的「士」與「道」
二、稷下學官與稷下道家
三、楚地的道學風氣
第三節 黃老學著作對老子思想的吸收和揚棄
一、長沙馬王堆帛書古佚書與《老子》
二、《管子》與《老子》
三、《鶚冠子》與《老子》
第七章 發掘·融匯·重建:《文子》解《老》
第一節 文子其人及《文子》真偽問題
第二節 《文子》解《老》的體例與特色
第三節 立足老學,融匯諸家
第八章 《韓非子》的《解老》《喻老》
第一節 韓非其人其書
第二節 《韓非子》解《老》的老學史價值
第三節 全面構建道法結合政治體系的理論思考
第九章 老莊道家與屈宋文學革新
第一節 思想內容的契合
第二節 表現形式的模擬關係
第三節 「靜觀」「神遊」的精神與審美之維
第十章 《呂氏春秋》與先秦黃老學的總結
第一節 《呂氏春秋》的編纂宗旨
第二節 以道家為基礎的理論總結
一、貴己去私論治身
二、太一為道的宇宙論
三、主張義兵的軍事思想
四、貴因、知始的思維理路
第十一章 漢初七十年黃老思潮的流行和理論建構
第一節 大一統時代與新的時代課題
一、國家的大一統
二、崇尚黃老的思想風氣
第二節 陸賈與漢初新道家的文化創製
第三節 賈誼《新書》的黃老政術
第四節 太史公父子:論大道則先黃老而後六經
一、司馬談《論六家之要指》
二、司馬遷思想與黃老道家的關係
第十二章 《淮南子》:黃老道家理論體系的集大成
第一節 對黃老道家理論的綜合性繼承
一、以道為本的整體理論構建
二、人君體道以修身為政治的關鍵
第二節 對黃老道家思想的創新性發展
一、氣化宇宙論的深層推衍
二、本末一體的現實政治觀
第三節 《老子》思想的多元闡釋
第十三章 兩漢尊儒語境下士人階層的老學傳承
第一節 董仲舒對黃老政治思想的吸收
第二節 劉向、劉歆父子與老學
第三節 班氏家族與老學
第四節 揚雄、桓譚與老學
第五節 王充《論衡》與老學
第六節 張衡與老學
第十四章 嚴遵《老子指歸》的老學思想
第一節 嚴遵其人及其著作
第二節 《老子指歸》的思想內容
一、以「道德」為字窗本原
二、欲治天下,先為其心
三、融貫《老》《庄》《易》
四、嚴避思想的既遠影響
第十五章 河上公《老子注》的老學膨想
第一節 河上公其人
第二節 關於河上公《老子往》的時代
第三節 關於河上公《老子往》的版本網題
第四節 河上公《老子往》的時代話譜特色
一、明治身治國之要
二、自然之道為根本主宰
第五節 河上公《老子往》的老學意義和文獻價值
第十六章 道教頭起與老學的密切關係
第一節 東漢後期老子的神化與信仰
第二節 《老子想爾注》及其思想內容
一、《老子想爾注》的成書
二、《老子想爾注》的思想內容
第三節 《太平經》對老子思想的充分吸收
第十七章 《老子》在其他學術領域的影響
第一節 《易。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