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禮學文獻八講 ISBN:9787100223867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著編譯者:關長龍 叢書名:浙大文獻學研究生教程 頁數:33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714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禮學文獻八講》超越了傳統禮學研究的單一徑路,吸納社會學、民俗學、人類學、宗教學等多學科的成果,對禮、禮學及禮學文獻進行了創新性的體系構建和理論闡釋。全書立足於「禮以成人」的基本功能,各講細緻入微地討論和總結:禮之緣起的終極依據、禮經的禮學定位、踐禮的主要類型、禮儀的全體面貌,以及各禮學要素的基本形態和相關文獻。作者簡介 關長龍,筆名關童。男,滿族,遼寧省岫岩縣人。歷史學博士,現任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學術史的學術研究與文獻整理工作。目錄 第一講 禮、禮學與禮學文獻一 禮是什麼? 二 禮學是什麼 三 禮學文獻的類型 第二講 終極關懷中的禮學文獻 一 主體內省的終極體認——禮意文獻 二 主體對境的終極關懷——禮義文獻 三 主客因緣的終極提撕——禮術文獻 第三講 禮義覺醒中的禮經文獻 一 六經之禮——《儀禮》 二 禮器專釋——《周禮》 三 禮經傳釋——《禮記》與《大戴禮記》 第四講 禮義踐行中的禮儀文獻 一 禮制類文獻 二 禮俗類文獻 三 家禮類文獻 四 教禮類文獻 第五講 禮學反思中的禮論文獻 一 禮論與禮緯 二 禮論通家比目 三 禮儀長編的結構模式 第六講 禮意冥契中的禮樂文獻 一 《樂經》《樂記》與《樂緯》 二 感物而動,禮樂的致用要素 三 率神從天,禮樂的呈現境界 第七講 禮儀錶達中的禮器文獻 一 物器的基本類型 二 名器的等差依據 三 文器的符號取象 四 禮器致用的基本原則 第八講 禮儀流行中的禮法文獻 一 「天討」——「天秩」失落後的本體報應 二 「五刑」——「五禮」出越后的社會懲罰 三 禮樂刑政,其極一也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