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新型工業化高層住宅設計與建造 ISBN:9787112292233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 著編譯者:丁穎 張宏 頁數:20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732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研究以我國建設需求量最大、最具有代表性和技術挑戰性的高層工業化住宅為對象,針對所面臨的時代問題和目標,包含以下內容: 一是梳理和歸納國內外高層工業化住宅及其體系的演變與發展歷程,以及當前設計—建造的相關理論,通過評述尋找當前高層工業化住宅所存問題的原因,尋找「新型高層工業化設計與建造模式」的技術策略和理論支撐。 二是借鑒製造業的構件集成原理,構建「基於構件體系的高層工業化住宅設計模式」理論框架,從構件體系的分類原則與方法進行闡述,探索出基於構件體系的標準化設計的基本方法、標準化構件與非標準化構件的組合化設計方法以及構件體系獨立組合設計方法及理論,並對構件體系理論下高層工業化住宅空間設計原則與方法進行闡述,指出高層工業化住宅應該採用面向工業化建造的設計模式。 三是構建「新型鋼筋混凝土現澆工業化建造模式」策略框架模型,藉助正工作室研發的裝配式剛性鋼筋籠技術、模板工具化技術、架子一體化技術以及智慧建造技術實現對新型鋼筋混凝土現澆工業化混凝土體系、鋼筋體系、模板體系、腳手架體系等四大體系的重新架構,並建立新型鋼筋混凝土現澆工業化的構件三級裝配理論。 四是搭建基於B1M技術的設計一建造協同平台。在BIM技術+物聯網技術、RFID技術的支撐下,提出設計一建造的全過程協同理論,並研發出新的構件編碼方式以及信息寫入插件,便於BIM模型與實體建造之間的信息交互,在協同原則和協同目標的指引下,完成協同平台的搭建。 五是以東南大學在江蘇某地的31層保障房為例進行基於構件體系的設計理論和新型鋼筋混凝土現澆工業化技術策略以及設計一建造協同平台相關技術體系的實證分析和研究,分析和印證整套設計一建造模式對當今高層工業化住宅的提升優勢和存在價值。最後總結研究的結論、創新點和不足,並展望未來的研究策略。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1 研究背景 1 2 相關概念界定 1 3 國內外研究現狀與文獻綜述 1 4 研究目的與意義 1 5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1 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高層工業化住宅設計與建造模式的歷史沿革及相關理論 2 1 國外高層工業化住宅設計—建造的演變與發展研究 2 2 我國高層工業化住宅設計—建造的演變與發展研究 2 3 高層工業化住宅設計—建造相關理論研究 2 4 對我國高層工業化住宅技術策略的啟示 第三章 基於構件體系的高層工業化住宅設計模式 3 1 建築構件體系 3 2 構件體系的分類原則 3 3 構件體系的分類方法與步驟 3 4 高層工業化住宅構件體系的分類 3 5 基於構件體系的高層工業化住宅設計模式 第四章 基於新型鋼筋混凝土現澆工業化技術體系的高層工業化住宅建造模式 4 1 鋼筋混凝土現澆工業化 4 2 鋼筋混凝土建造模式的四大技術體系 4 3 新型鋼筋混凝土現澆工業化建造的目標 4 4 基於新型鋼筋混凝土現澆工業化的高層工業化住宅建造技術體系架構 4 5 構件的三級工業化裝配建造原理 第五章 基於BIM信息化平台的高層工業化住宅設計—建造協同 5 1 協同的概念及設計—建造協同的支撐技術 5 2 設計—建造關聯性的演化進程 5 3 基於BIM的設計—建造協同目標與原則 5 4 基於BIM的高層工業化住宅設計—建造協同平台搭建 5 5 設計—建造協同工作內容 第六章 裝配式剛性鋼筋籠高層保障性住房設計與建造實踐 6 1 項目概況及場地布局 6 2 高層保障性工業化住宅構件體系設計 6 3 新型鋼筋混凝土現澆工業化建造體系的技術構成 6 4 構件的三級工業化裝配式建造 6 5 協同技術的運用 6 6 建造實踐總結 第七章 總結與展望 7 1 主要觀點與結論 7 2 本研究的創新點 7 3 發展趨勢與思考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