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良治-中國與世界的三千年 黃張凱 978710807722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NT$43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追尋良治-中國與世界的三千年
ISBN:9787108077226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著編譯者:黃張凱
頁數:34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741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以經濟學視角透視治亂興衰:盛世為何會突然終結? 為何近代歐洲崛起,亞洲卻陷入停滯?中國是如何浴火重生的? 有為政府如何構建?如何選賢任能? 濃縮經濟學和政治學對人類社會重要特徵和重大歷史進程的研究成果,站在全新的角度理解人類追尋良治的努力。

內容簡介

本書基於作者為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本科生開設的通識課《中國與世界:歷史視角》,書稿內容聚焦于經濟學視角下的國家治理,不涉及具體的政策,而是探討了更深層次的理念:國家如何形成、民族如何誕生、如何搭建政治體的組織結構、如何制衡統治者、現代有為政府的誕生、如何選賢任能、歐洲崛起、資本市場的誕生,等等。 作者在中外先賢對這些問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運用經濟學的思維方法和分析工具,總結現代社會科學對這些問題的分析,其中濃縮了經濟學和政治學等社會科學在最近幾十年裡對人類社會重要特徵和重大歷史進程的研究,尤其是定量研究的重要成果,呈現出三千年來人類追求良好治理的努力與成就。作者期待這些成果能讓有理想抱負的年輕人對人類社會的運轉有更多了解,進而造福更廣大的人群。書稿脫胎于課程,舉例深入淺出,語言明快曉暢,很多中西對比讀來讓人耳目一新。

作者簡介

黃張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清華大學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國際期刊《政府與市場經濟學》執行主編。2003年獲得牛津大學金融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公司金融、制度經濟學、政治經濟學、經濟史和金融史等。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大量關於中國經濟和金融市場的論文,其中關於中國經濟分權改革的論文發表於國際頂尖經濟學刊物《美國經濟學評論》。在清華大學為本科生開設「中國與世界:歷史視角」課程。

目錄

致讀者
第一章 普天之下:全球視角下的中國與世界
美好的開端
出人意料的結局
氣候的影響
全球化的影響
從歷史視角思考現在與未來
第二章 金戈鐵馬:國家的形成
中國的締造
歐洲國家的形成
統一與分裂
第三章 非我族類:民族的塑造
歐洲各民族的塑造
平庸之惡
中華民族的形成
第四章 周秦之變:權力的結構(上)
歐洲走向分權
歐洲各國的分化
中國的集權
封建與郡縣
更多思考
第五章 組織迷思:權力的結構(下)
英國東印度公司組織結構
現代企業組織結構
軍隊組織結構
疾控系統組織結構
第六章 民貴君輕:權力的制約(上)
鴻蒙初始
理論落地
合法性的兩難
長期和短期
第七章 民貴君輕:權力的制約(下)
教育的作用
君與臣
言官與史官
幹得久與幹得好
帝王之術
壞皇帝問題
第八章 國家能力:權力的使用(上)
有為政府與國家能力
戰爭與國家能力建設
第九章 國家能力:權力的使用(下)
中國古代的國家能力建設
清朝國家能力
國家能力與不平等
第十章 選賢任能:權力的選拔
文官的選拔
奧斯曼土耳其
選拔制度的弊端
第十一章 開天闢地:現代社會的誕生
東印度公司
股票市場
債務市場
第十二章 分道揚鑣:東西方大分流
大分流
英格蘭的崛起
歷史的先聲
第十三章 周雖舊邦:中國組織結構的傳統與更新
中國傳統的組織結構
組織結構的崩壞與重生
第十四章 其命維新:中國的現在與未來
集權與分權
過去、現在與未來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