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學啟蒙書-如何提高科學素養 羅伯特.哈森 詹姆斯.特雷費爾 978751667128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新華
NT$369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我的科學啟蒙書-如何提高科學素養
ISBN:9787516671283
出版社:新華
著編譯者:羅伯特.哈森 詹姆斯.特雷費爾
叢書名:科技強國科普叢書
頁數:31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740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
暢銷世界三十多年的科普名著
搭建個人科學知識體系的常備書
從板塊構造到輕子再到最早的生命細胞,幫你理解複雜世界背後的簡單科學

內容簡介
《我的科學啟蒙書》是一本介紹當代科學主要門類(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電子等)的基礎概念與理論的科普圖書,是一本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普及讀物。
本書不同於以往晦澀的科普讀物,將枯燥的科學術語、複雜的數學難題以通俗易懂又不失優美的語言呈現給大眾讀者,適合作為大眾科學素養基礎入門讀物。作者從獨特的視角向公眾傳播科普知識,讓不懂專業知識的普通讀者在從粒子物理到生物科技的科學世界裡自由徜徉。本書將有助於讀者搭建科學知識的基本架構,提高科學素養,提升在工作和生活中認識外部世界的科學能力。

作者簡介
羅伯特 哈森:美國卡內基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喬治梅森大學地球科學教授。已發表350多篇著作和20多本圖書,涵蓋地球科學、材料學、生命起源、歷史、音樂等多個領域。作者長期通過廣播、電視、講座和視頻課程等面向公眾傳播科學。曾獲得美國礦物學學會及其傑出公眾傳播獎、美國化學學會伊帕季耶夫獎、蒂姆斯 泰勒獎、教育學會獎、伊麗莎白 伍德科學寫作獎等。其科普著作《地球的故事》已在國內出版。
詹姆斯 特雷費爾: 美國弗吉尼亞州喬治 梅森大學克拉倫斯 J 羅賓遜講席物理學教授。他不僅是一位國際知名的科學家,而且擅長將複雜的科學知識講述得通俗易懂。2007年,美國物理研究所授予他”科學寫作獎”。除了發表過100多篇學術論文以外,他還是眾多科普雜誌的撰稿人,已出版50多部科普圖書。他與妻子住在弗吉尼亞州的費爾法克斯。其著作《美國國家地理科學大百科》已在國內出版。

精彩書評
瞭解科學的基本思想和原理是培養文化素養的基礎。大多數科學讀物要麼晦澀難懂,要麼太過專業,很難吸引讀者。《讀懂科學》是一個例外。它信息豐富,卻沒有那麼多科學術語和複雜的數學運算,適合作為高中和大學科學素養基礎入門課程的課本。該版本是本書出版近二十年來第一次再版,與時俱進對相關內容進行了更新。作者從獨特的視角向公眾傳播科普知識,讓不懂專業知識的普通讀者在從粒子物理到生物科技的科學世界裡自由徜徉。——英文版推薦語
哈森和特雷菲爾是兩位非常謙遜的科學老師,他們和藹、務實、無所不知,是教師的典範。——《紐約時報》書評
輕鬆明快,簡單易懂。哈森和特雷菲爾善於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 《讀懂科學》堪稱完美之作。—— 《華盛頓郵報》
一本可供專業人士參考的科普讀物如果他們遇到拿不准的相對論或量子力學問題。——《新科學家》
條理清楚、簡單易懂,不會讓人心生畏懼,一步一步帶領讀者走進科學的世界如果你一直認為自己永遠搞不懂科學,那麼哈森和特雷菲爾會證明你錯了。——《華盛頓月刊》

目錄

前言:淺談科學素養I
第一章 ?瞭解世界001
瞭解世界的方式/002
如鐘錶般規律的宇宙/005
運動/006
重力/010
科學方法/016
科學家/017
科學前沿:複雜的混沌系統/021
第二章 ?能量023
功?能量?功率/024
能量的類型/025
好的一面——熱力學第一定律/027
不好的一面——熱力學第二定律/032
科學前沿:新的能量來源/037
第三章 ?電和磁039
麥克斯韋方程組/040
電路/048
電磁輻射:光的本質/049
科學前沿:無線世界/058
收起全部

精彩書摘
某一天,我們拿起報紙,看到頭版上這樣的新聞標題:《科學家發現幹細胞新奧秘》,或者《科學家提出全球變暖新理論》。這些報道十分重要,相關議題的討論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而”讀懂議題”是我們加入這些討論,表達觀點和看法的基礎。
從全球氣候變化的討論到關於進化論的表述以及美國競爭力逐漸下降等問題的相關研討,科學與技術從未像現在這樣主導著公共議題的討論。理解這樣的討論正如我們能夠閱讀一樣重要。
即使經過幾十年艱苦的、持續的努力,科學家和教育工作者們仍未能讓公眾掌握應對當前和未來複雜的科學技術世界所必需的、基本的背景知識。
什麼是科學素養?
科學素養是指人們理解公共議題的知識和能力。它是一個複雜的知識體系,包括事實、術語、概念、歷史、哲學等,並不針對某個專業領域,而是政治話語中更通俗、更寬泛的知識。如果你能理解與科技相關的新聞,能消化幹細胞研究、溫室效應等報道,並能將它們與現實生活聯繫在一起,或者簡單說,你能像讀其他新聞那樣讀懂科技類相關新聞,那麼你就具備了科學素養。
這樣的標準對於大部分專業學者來說相當低,而且看起來並無太大意義。但那些持有人人必須深入理解科學論調的專家,混淆了科學知識重要但並不相同的兩個方面:”做”科學和”用”科學。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所指的科學素養僅與”用”科學相關。
普通民眾不需要像科學家一樣精通科學。我們不需要懂得芯片是怎樣設計的,基因是如何排序的,我們只需要理解日常生活中與科學有關的所見所聞。就像我們想要瞭解飛機是如何飛行的,並不需要跑去弄明白飛機是怎樣設計的。
只是,即使我們不需要弄明白飛機是怎樣設計的, 也至少應該明白飛機如何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納米科技、生物工程等領域的科技進步如何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就需要人們有足夠的背景知識來理解這些變化。我們只有理解科技進步帶來的重要影響,才能夠結合現實參與相關的討論。
與文化素養一樣,科學素養並非詳細的、專業的知識,那些深奧的專業知識是專家們的事情。當我們在新聞報道中遇到”超導體”這個術語的時候,我們只要知道超導體是一種損耗極小的導電材料就可以了。由於超導體只能在超低溫環境下才能發揮特性,所以它的應用領域有限。當前材料學重要的科研方向即是如何突破超低溫的限制,在更廣泛的領域應用超導材料。即使不懂原子層面超導體的工作原理,只要能明白超導體分為哪幾種類型,如何製造超導材料等問題,就可以說具備了基本的科學素養。
深入研究某一科學領域並不意味著已經擁有了基本的科學素養。有的科學家在相關研究領域無所不知,但超出他們的專業領域,常常表現得像個科學”文盲”。本書作者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請24名物理學家和地質學家分別解釋 DNA 和RNA 之間的區別。結果令人出乎意料,只有三位科學家講清楚了生命科學最基本的兩個概念,且三位科學家所從事的研究需要這兩個概念的相關知識。儘管本書作者沒有針對生物學家進行過類似的調研,比如請生物學家解釋超導體和半導體的區別,但我們相信結果大同小異。實際上,科學家接受的教育普遍局限於某個特定的領域,他們可能和普通人一樣在很多科學問題上表現出無知。記得下次聽諾貝爾獎得主煞有介事地講他們專業之外領域的話題時,千萬不要忘了他們也許和你一樣,在某些問題上一知半解。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知識的某個層面常常與科學素養混為一談。比如有人說”新員工普遍不知道如何使用黑莓手機”,”普通人的生活離不開科技,但遇到家裡沒人的時候甚至不知道如何使用錄像機”。這些觀點本身沒錯,反映了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但它們討論的並不是科學素養,更準確地說是”技術素養”。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