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管弦樂作品集 (古箏協奏曲卷) 何占豪 978757202153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教育
NT$11,95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9*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民族管弦樂作品集 (古箏協奏曲卷)
ISBN:9787572021534
出版社:上海教育
著編譯者:何占豪
頁數:134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704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民族音樂研習、愛好者,作曲、指揮、音樂分析專業學生
多年來,何占豪的大名常與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連在一起。在半個多世紀里,何占豪創作的各種形式的音樂作品累計有一百五十余部(首),有些作品影響也很大,只不過音樂藝術的主要審美方式是憑藉聽覺,除了專業作曲家,很少有聽眾會去查詢作者。所以,有些樂迷聽著、哼著何占豪的作品,卻不知作曲竟是他。這套作品集的出版將告訴世人,除了小提 琴協奏曲《梁祝》,何占豪還有這麼多的民族管弦樂作品。今年恰逢何占豪教授九十壽辰,這套作品集既是作曲家艱辛探索現代民樂創作的多年心血,同時也是他奉獻給祖國的「丹心譜」。
作品集共收錄了27首作品,其中古箏協奏曲6首、二胡協奏曲5首、獨奏曲8首、合奏曲8首。這個集子雖尚不能包含作曲家創作的所有民樂作品,但足以展現他的文化態度與藝術傾向。這些作品題材各異,內容卻十分集中與鮮明。一是讚頌古今英雄,二是致敬優秀傳統,三是詠嘆嬌美江山。
翻開樂譜,似打開史冊。作曲家用民樂對傳統經典戲劇作品進行再創作,用旋律串聯、展現漫長的中國歷史畫卷。基於自身的人生體驗,作曲家用音樂表現著人間美好,表達著對祖國大地深沉的愛。

內容簡介
中國民族音樂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民族音樂有了很大的發展,許多音樂家在各個時期創作了一批又一批的民族音樂作品。著名音樂家何占豪在半個多世紀的創作生涯中,始終探索著一條「外來形式民族化、民族音樂現代化」的道路。他的作品中西交融、雅俗共賞,旋律優美感人,受到廣大聽眾的喜愛。《何占豪民族管弦樂作品集》包含了其至今創作的大部分民族管弦樂作品以及民樂協奏曲的總譜、分譜及全新錄製的音樂CD,全套分為古箏協奏曲卷、二胡協奏曲卷、獨奏曲卷、合奏曲卷共四卷(27首作品)。我們本著弘揚中國民族音樂文化的宗旨,力求最大限度地將中國民族音樂的里程碑式作品保留下來,並傳播八方。希望通過這套作品集的問世,能再一次掀起中國民族音樂的熱潮,進一步提升中國民族音樂藝術在全世界的地位。

作者簡介
何占豪(1933— ),著名作曲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歷任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上海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多次受聘出任全國金唱片獎評委、金鐘獎專業評委會主任等職務。曾於2013年獲中國音樂藝術最高獎——金鐘獎「終身成就獎」;2014 年被上海市委宣傳部授予「上海文藝家終身榮譽獎」;2019年獲第七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2021年獲中國音樂學院頒發的「一帶一路」國際箏樂學術交流季「古箏藝術特殊貢獻獎」。 主要創作的大型作品有: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台》(合作)、《盼》《洪湖》,交響詩《龍華塔》,交響南音《陳三五娘》,弦樂四重奏《烈士日記》《梁山伯與祝英台》《過節》,二胡協奏曲《別亦難》《亂世情》《英雄淚》《重上井岡》《莫愁女幻想曲》,民族管弦樂與女聲合唱《送別》,二胡、樂隊與合唱《鑒湖女俠——秋瑾》,古箏協奏曲《臨安遺恨》《西楚霸王》《孔雀東南飛》《越國西施》《東渡》《山水情》,古箏與樂隊《雲山組曲》,箏樂詩《陸遊與唐婉》,笙協奏曲《清照情》,箜篌協奏曲《清照情懷》, 阮組曲與童聲合唱《吟詩感懷》三首,民族管弦樂組曲《高原風情》等。

目錄
01 臨安遺恨
02 西楚霸王
03 孔雀東南飛
04 梁山伯與祝英台
05 山水情
06 陸遊與唐婉
注:正式出版物中各個作品單獨裝訂,不附目錄, 此作品目錄僅供參考。

前言/序言
何占豪的大名常與小提琴協奏曲《梁祝》連在一起。從某種意義上說,《梁祝》既成就了作曲家,也淹沒了作曲家。《新民晚報》首席編輯吳南瑤的特寫,標題起得好——「何占豪 我的人生並不只有《梁祝》」。
《梁祝》是何占豪26歲時與陳鋼合作完成的處女作,至今已有64年。除此之外,在半個多世紀 里,何占豪創作的各種形式的音樂作品累計有一百五十余部(首),有些作品影響也很大,包括不少聲樂作品,如徐小鳳演唱的《別亦難》,就出自何占豪筆下。只不過音樂藝術的主要審美方式是憑藉聽覺,除了專業作曲家,很少有聽眾會去查詢作者。所以,有些樂迷聽著、哼著何占豪的作品,卻不知作曲竟是他。
現在,上海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這套《何占豪民族管弦樂作品集》,至少將告訴世人,除了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何占豪還有這麼多的民族管弦樂作品。其實,在此之前,作曲家已結集出版過多 部交響樂作品。至於單個作品的出版,則起始於他在上海音樂學院的學生時代。 這套《何占豪民族管弦樂作品集》,分設「古箏協奏曲卷」「二胡協奏曲卷」「獨奏曲卷」和「合奏曲卷」四卷。今年,恰逢何占豪教授九十壽辰,這套作品集既是作曲家艱辛探索現代民樂創作的多年心血,同時也是他奉獻給祖國的「丹心譜」。 一般來說,作者的文化態度與藝術傾向,是通過一定數量的作品來呈現的。這套作品集共收錄了27首作品,其中古箏協奏曲6首、二胡協奏曲5首、獨奏曲8首、合奏曲8首。這個集子,顯然尚不能包含作曲家創作的所有民樂作品。然而,僅憑此,也足以讀出作曲家的藝術追求與熾熱情懷。
縱觀這27首作品,不難發現,雖題材各異,但內容相當集中與鮮明。一是讚頌古今英雄,二是致敬優秀傳統,三是詠嘆嬌美江山。
翻開樂譜,似打開史冊。你可以看到手舉長槍策馬平天下的項羽(《西楚霸王》),也可以聽到岳飛的「仰天長嘯」(《臨安遺恨》);穿越歷史風雲,還可見到瀟湘英烈楊開慧(《英雄淚》)、「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山水情》)等。除了上述作品,還有好幾部未入選這套作品集的同題材名作:如描摹近代民主革命開拓者孫中山的《送別》,頌揚民主革命先驅秋瑾的《鑒湖女俠》,展現卓越無產階級革命家瞿秋白情志的《江南第一燕》,熱烈讚歎毛澤東、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重上井岡》等。山高水長,風捲雲舒。何占豪用旋律串聯、展現出一幅漫長的中國歷史畫卷。崇敬英雄,弘揚大義,似乎是這位作曲家的「情有獨鍾」。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何占豪出生於浙江諸暨的何家山頭村。他是家裡的長子,上有姐姐,下有弟妹三個。貧困農家,難熬饑寒,五個孩子,不堪負擔,姐姐不得不背井離鄉,進紗廠打工,受盡欺凌。 何占豪在少年時代經歷了殘酷的抗日戰爭,1942年,諸暨慘遭淪陷,日本侵略者長驅直入。他見證 了戰爭對山河的摧殘,對文明的踐踏。讀小學時,他天天見到矗立在校園中心的孫中山先生雕像,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這12個字銘刻在懷的同時,革命的種子也萌發於他純真的童心。
當五星紅旗飄拂在諸暨城鄉,何占豪與中華民族一起新生,榮幸地成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代音樂工作者,大作連連,名揚四海。他對中國共產黨滿懷感恩,對祖國無比熱愛,對英雄先輩從小崇敬。這樣的政治覺悟和濃烈情感,完全出自他的人生體驗。體現在他的作品里,就是一種堅定的藝術自覺。何占豪曾說:「每位英雄都是為我們而犧牲的。歌頌他們,是我的責任,也是我的良心。忘記給我們帶來幸福的人,就是背叛。」英雄崇高的道義,似烈焰般在他的作品中燃燒。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