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妖與先知-張競生傳 張培忠 978702018247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文學
NT$591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0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文妖與先知-張競生傳
ISBN:9787020182473
出版社:人民文學
著編譯者:張培忠
頁數:62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9711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北大中文系教授陳平原作序
民國”三大文妖”之一
著名作家李敖眼中的”先知”
魯迅、周作人、林語堂皆佩服的美學家、性學家、文學家
驚世駭俗赤子心,最是孤獨尋夢人
張競生的傳奇一生,盡在此書中

內容簡介
本書以大量史料為支撐,以歷史的眼光、學術的理性和文學的情感,書寫張競生立獨行的一生。
在文學畫廊裡,張競生是”雖千萬人,吾往矣”的”這一個”。
在學術領域,張競生是富於想像、敢於創新創造的”先行者”。
在社會變革中,張競生是獨立潮頭、躬身服務大眾的”實踐家”。
張競生是飲食革命的先覺者,科學生活方式的倡導者。尤為難能可貴的是,張競生還是鄉村建設運動的先驅者。

目錄

目 錄
孤獨的尋夢人 / 陳平原
楔 子
第一章 混沌初開
一、待詔山下
二、月光少年
三、童試落第
四、琴峰書院
五、珠江浪湧
六、黃埔風潮
第二章 從晚晴園到總統府
一、追隨孫中山
二、父親的禮物
三、謀救汪精衛
四、閣樓上的風景
五、軍中馬前卒
六、南方議和團首席秘書
七、稽勳留學第一人
第三章 從巴黎到裡昂
一、在赴法郵輪上
二、左岸:哲學會晤處
三、留法學生會與華法教育會
四、留學時代浪漫史
五、異方情操
六、探究盧梭的精神世界
第四章 從金中到北大
一、首倡節 育
二、與孫中山談系統論
三、金山頂上
四、敗走金中
五、受聘北大
第五章 京華歲月(上)
一、革命本色
二、風生水起
三、愛情定則
四、論辯姻緣
五、風俗調查
第六章 京華歲月(下)
一、性學先驅
二、美治主義
三、情人制理論
四、讀書之爭
五、《性史》風波
第七章 滬上恩怨
一、別鵠離鶯
二、《新文化》始末
三、美的書店盛衰
四、”三大文妖”與性學論戰
五、煙霞洞系獄
第八章 顛沛流離
一、二度旅歐
二、偉大與怪惡
三、擔任實業督辦
四、義助賽金花
五、梅開三度
第九章 鄉村建設
一、主編經濟月刊
二、率領民眾抗日
三、創辦饒平農校
四、籌組中國農民黨
五、烽火舊寨園
第十章 大時代的小學生
一、南大學子
二、隨風飄逝
三、鬻文為生
四、最後的情人
第十一章 廢墅殘陽
一、劫後重逢
二、學問無窮盡
三、廠埔書簡
後 記
再版後記
新版後記
附 錄
一、張競生大事年表
二、本書參考書目

媒體評論
直到讀完張培忠先生的傳記文學《文妖與先知》,才吃了一驚。原來先生(指張競生)的業績並不僅止於性學和風俗學方面,先生的領域還涉及到美學、社會學,先生還是實績豐厚的翻譯家和散文家,先生更有參與辛亥革命、抗日救亡以及鄉村建設的寶貴實踐。因為這本書,使我對張競生算是有了一個較為全面的瞭解。因此,談到這部傳記,我以為首先要表達我對作家張培忠的敬意培忠先生研究張競生、記敘張競生,其實也是時代精神的體現應該謳歌革命的先行者,也應該關注一切為了這個民族追求過、奉獻過、努力過的人們。從這個角度來說,《文妖與先知》是一部洋溢著時代精神的著作當不為過。
——中國作家協會原副 陳建功
《文妖與先知》的作者不僅出於對家鄉先賢的關切,更是對這段歷史和一代學人的追溯、發現和反思,集思想、文化、文學、歷史、美學於一體,具有題材開創性和價值引領性。作者在後記裡談到六個定論:張競生是”一個出色的哲學家,一個重要的美學家,一個啟蒙的性家學,一個傑出的社會學家,一個鄉村建設運動的實踐家,一個具有詩人氣質的文學家”,並最後總結他是一個”具有浪漫情懷的自由知識分子”。這些基於二十年考證積累、近十年研究寫作的底蘊,閃耀著自信與智慧的評價,對我們閱讀與研究張競生,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視野和便捷的路徑。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 楊璐臨
好在本書作者張培忠君深知其中奧秘,為撰寫此書投入了大量精力(所謂”念茲在茲近三十年,積累考證近二十年,研究寫作近十年”,參見本書後記),廣收博采,兼及作家的揣摩、學者的考證,以及盡可能詳盡的田野調查,故此書多有可觀之處。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陳平原

精彩書摘
第六章 京華歲月(下)
一、性學先驅
作為一個追求世界大同的烏托邦主義者,張競生所關注、研究、傳授的,始終是以西方文化為參照物的最前沿、最激進的新思想、新道德。1923年9月,結合講授行為論,張競生在北大課堂首次開講性學第一課。此舉可謂石破天驚,使張競生在上半年因引發愛情大討論後,再次成為媒體和學界爭論的焦點。
性是什麼?被稱作”最文明的英國人”的著名性心理學家靄理士說過,就是最高的性研究的權威也輕易不敢下一個定義。然而,就其本質而言,人類的性行為是生理因素和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
最早在課堂裡講授性知識的是魯迅。1909年8月,二十九歲的魯迅從留學歸國,經好友許壽裳的介紹進入浙江兩級師範學堂任教。他擔任優級的生理學和初級的化學教員,親自編寫生理學講義《人生象?》,該講義講解的是人體解剖生理學的知識,其中本論的第九部分是生殖系統。在課堂上,魯迅傳授了進化論知識,並應學生的要求,破例講了生殖系統。據夏丏尊在《我的同事魯迅三兩事》一文中回憶:”這事在今日學校裡似乎也成問題,何況在三十年以前的前清時代。全校師生們都為之驚訝,他卻坦然地去教了。他只對學生們提出一個條件,就是在他講的時候不許笑。他曾向我們說:‘在這些時候,不許笑是個重要條件。因為講的人態度是嚴肅的,如果有人笑,嚴肅的空氣就破壞了。’大家都佩服他的卓見。別班的學生因為沒有聽到,紛紛向他來討油印講義看,他指著剩餘的油印講義對他們說:‘恐防你們看不懂的,要麼,就拿去。’原來他的講義寫得很簡,而且故意用著許多古語,用‘也’字表示女陰,用‘了’字表示男陰,用‘糸’字表示精子,諸如此類,在無文字素養未曾聽過講的人看來,好比一部天書了。”
魯迅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一邊講授性知識,一邊在黑板上畫出生殖器構造,這種圖文並茂的教學給學生留下終生難忘的印象,而讓學生更加刻骨銘心的,是他的科學態度和無畏的勇氣。無獨有偶,魯迅的弟弟周作人於1918年5月15日在《新青年》發表譯作《貞操論》,從而引發了婦女問題關於經濟的解放與性的解放的討論。從人類精神發展角度來認識、討論性問題和婦女問題,正是五四時期先進知識分子共同的思路。有英國學者認為,性事與國事有著內在的邏輯聯繫,性話語在民國文化和教育中的突顯是中國由封閉的專制的社會向現代的民主的社會轉型的一種象徵。因此,張競生在北大講堂講授性學,並非一時的心血來潮,也非偶然的空穴來風,這一壯舉,有他打破性禁忌、衝擊舊禮教的雄心壯志,也有他重構人生、改造社會的理想追求。
北大的講壇上,或者說綿延幾千年的古老中國的書齋裡,第一次響徹張競生異端的聲音:”說及性教育一問題,關乎人生,比什麼科學與藝術更大。性與情感有直接關係,而對於理智也有莫大的交連。飲食是生命的起始,性欲是生命的發展。現在許多政治家專心去討論經濟,而世界的教育家竟忘卻了這個比經濟更重大的性欲問題。我們自然不肯把它放過的,聘請關於性的專家,從生理、心理、社會各方面討論性教育的道理,舉凡關於生殖器的構造、交媾的方法、受孕的理由、避孕的常識以及生殖器病的防範及升級而為文藝的象徵各問題,旁及教養嬰兒的方法,編成為三本教科書:一為初中用,二為高中用,三為大學的課本。此外又須編些普通易曉的冊子,使全社會的人皆對性有相當的知識。”
魯迅是先行者,但他只是一般地傳授性知識。張競生則走得更遠,他撕掉了性的神秘的面紗,試圖還性以本來的面目,進而把它作為一個科學研究的對象。他告誡人們,愚昧才會導致罪惡,生殖器是人身最扼要的機關,豈可毫無研究,以致此間變成生番的野地,一任穢蕪不理遂至惡毒叢生?在這裡,張競生多少帶有詩人的描述與比擬。為了表述得更為直截了當,張競生引用了哲學家叔本華在其巨著《作為意志和表像的世界》中的論述:”生殖器官應該是意志的焦點 性其實是所有行為動作無形的中心,雖然被蒙上了一層面紗,但它還是四處流露出來。它是戰爭的起因也是和平的目的;它是嚴肅的基礎也是打趣的目標;它是永不枯竭的智慧源泉,也是一切意向的鑰匙,以及一切神秘暗示的旨意。”“性衝動可以被看作是大樹的內在活力,個人的生命就像是長在樹幹上的葉子,一邊汲取樹幹上的養料,一邊又積極地為樹幹提供養料。這就是那種衝動如此強烈,並從人性深處迸發出來的原因。”張競生深受弗洛伊德的影響,自然十分贊同叔本華的判斷。所以,性教育是一種必要的教育,又是極重要的教育,從初中起,應由訓育主任莊重地解釋給學生聽,使他們知道生命的發展,在物質方面則為精液的發洩,在精神方面則為情感的昇華。
為把道理講夠講透,張競生以水作喻,進一步強調開展性教育的重要性:”性譬如水,你怕人沉溺麼?你就告訴他水的道理與教他會游泳,則人們當暑熱滿身焦躁時才肯入浴,斷不會在嚴冬寒冷投水受病,又斷不會自己不識水性,就挽頸引領,閉目伸頭,一直去跳水死。故要使青年不至於去跳水尋死,最好就把性教育傳給他。我想這個性教育的運動極關緊要,本年想在北大稍為講演。”
從1923年9月份起,張競生以專題的形式,開始了性學的系列講座。這個系列講座,又以”美的性育”為總主題,展示了張競生作為一個性學先驅在探索的道路上披荊斬棘的艱辛歷程。他知道,他與北大有著別的緣分,從事性學研究的種子就是當年在京師大學堂讀書時種植和紮根的;後來到留學,接受盧梭的自然主義,促進了性教育思想的萌芽,濡染了獵豔的風俗,確立了兩性平等交往與自由發展的意識。當然,張競生還受到19世紀末烏托邦者傅立葉和聖西門的深刻影響。”烏托邦”意為”烏有之鄉”,最早出自柏拉圖的《理想國》。16世紀初,英國人文主義者莫爾出版了《烏托邦》一書,這是烏托邦思想史上的里程碑。莫爾虛構了一個完善、和諧、沒有壓迫和剝削的叫作”烏托邦”的理想國,從此,烏托邦成為空想的代名詞,也成為照耀人類思想的一道閃電。在歷史長河上順流而下,意大利人康帕內拉的《太陽城》、人維拉斯的《塞瓦蘭人的歷史》、英國人培根的《新大西島》和霍布斯的《利維坦》、人歐文和傅立葉的著作,乃至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無不受到莫爾的影響和啟發。所以,傑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考茨基說:”現代始於《烏托邦》。”張競生留學八年,長期浸淫於烏托邦所展現于未來的”美麗新世界”,對於性學的研究,既有理論資源,更有實踐基礎。因此,在探討”美的性育”時,張競生不僅著眼於知識的傳授,還側重於方法的介紹,並從三個層面加以詳盡的論述。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